APP下载

浅析狄兰·托马斯诗歌意象中反映的死亡观*

2018-02-26

关键词:诗作托马斯意象

(云南大学外国语学院英语系 云南昆明 650091)

狄兰·托马斯,1914年10月27日出生于英国威尔士。他惊人的天赋和才华使他在短暂的一生中取得了很大的成功。人们欣赏他,赞扬他,他不仅轻而易举地走进了英国当代大诗人的行列,而且催生了摹仿他的“新启示”诗派(又称为“天启派”)。他这一生对长寿并不是那么的执着,是一个有着自我毁灭激情的诗人——痴迷于追求生命之花的极致绽放。因此,他的诗歌很多是以死为主题。他是一位任由死亡观占据着他主要思想的诗人但他本质上却是一位浪漫主义诗人。值得人注意的是:很多浪漫主义诗歌都表达了对生活的热爱,对生命的向往。而狄兰.托马斯建立在浪漫主义基础上的观点却是死亡。

他生活在一个很有教养的中产阶级家庭中。但他本人却与这种氛围格格不入,他生性顽劣,又视烟酒为生命。这使他养成了放荡不羁的性格,这种性格对他日后的诗歌创作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不疯魔不成活,”说的就是狄兰.托马斯。诗风狂放如燃烧地狱之火,诗歌的音韵像火星一般活力四射,却又不失严谨,如火的诗歌灼烧了他精彩的岁月。狄兰.托马斯处在一个以现实主义文学为主流的时代,而诗作却大体属于超现实主义流派,他就像地狱的使者一样,用黑暗与生命交织的颜色不断地描写着世间最奇妙,最匪夷所思,最令人难忘的事物。

狄兰.托马斯的诗作里,藏着他曾经走过的路、他生平的故事。而对他生平故事进行解读,就像是找到了一个通向他诗作的逆向入口。在对这个逆向入口进行深入的探索之后,则会给人们带来一个全新的视角,让人们来重新审视这位遥远而伟大的诗人。

1931年,17岁的狄兰.托马斯他带着写作梦想离开家乡去往伦敦,然而在发表了第一本诗集《诗十八首》之后,他却没有如料想的那样备受瞩目,相反,在当时的英国,极少数人对他表示看好。只有一个美国的出版商将他的三本书做成合集发表,名为《我生活的世界》。自此之后的狄兰.托马斯一直拿着微薄的仅供自己生活之需的薪水,继续着他的传奇写作人生。对生活存在的不满在他的诗作中得以体现——时刻充斥着对死亡的抗争,但与此同时,他又不断地歌颂着死亡。后来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在二战期间的狄兰.托马斯经历着任何时代都不曾有过的战乱纷争的。死亡,这个恒久不变的主题,在那个时代更为凸显。他见证了无数的死亡,也在生活中对死亡充满了复杂的情感。他呼吁与死亡抗争,但又从心中对死亡充满了乐观。他在战乱年间达到了事业巅峰,然而对回归本真的渴望,即对儿时幸福生活的怀念,又使他积极地面对死亡。在他心中,死亡是一种人性与生命的回归,是理性与感性相结合的、神圣的回归。他一生更像是一场短暂的旅行,开始时他沉浸在旅途的愉悦中,感受美景,对生命充满渴望。成年后他不拘泥于眼前,追求自己的写作梦想,在动乱的社会中感受着生与死、爱与恨。虽然他的生命只有短短的三十九年,但这也足够传奇,也足以使这个天才诗人形成这种积极、独特而又疯狂的死亡观。

狄兰.托马斯是一个天才诗人,他写出了很多不朽的诗作。他的作品正如他的韶华一般,韶华易逝,但是却是耀眼的精彩。而他的死亡观在他的诗作中更是体现的淋漓尽致。他大部分诗中的意境属于超现实,超理智的梦境或者幻觉,将大部分的这种无意识的世界作为一切创作的的源泉和实现场景。只有这种超越现实性质的意境才能置于世界这片混沌之外,才能摆脱一切束缚,最真实地显示客观事实的真实面目。他本人就预言过,自己可能活不长,所以他要紧迫的活着。在他有限的生命中,真正的诠释了何为紧迫的活着,三十九年光阴,十三杯威士忌,数不清的璀璨诗集。他以强烈的本能拥抱生命,又在一种神秘的召唤下走近死亡。诗歌的意象承载着创作主体独特的情感体验,意象是我们认识诗人、感悟其诗作的主要途径。狄兰·托马斯是一位喜用且善用意象以抒怀创造的诗人,例如在他的代表作一诗中:

西沉的月亮融为一体;

骨头被剔净,而干净的骨头又消失,

他们的臂肘和脚底一定会有星星;

前四句诗中他选择“西沉的月亮”“被剔干净的骨头”“肘底和脚底,”还有星星等清冷,素净的意向,渲染出一种凄清,孤冷的氛围。将死亡的气息步步紧逼,紧紧相扣,下文则是层层递进。

尽管他们发痴却一定会清醒,

尽管他们沉落海底却一定会重新升起;

尽管情人会失去,爱情却永生;

死亡也井非是所向披靡。

紧接着下文运用:“痴呆不清醒的人们,”“沉落却又升起的星星和月亮,”消失的情人,这些相对失意的人们,他们沉睡着清醒,沉落又升起,消失又是爱情的永生。意味着死亡也并非是所向披靡,死亡也是如同在白天会消失的星星月亮一般,如同消磨了意志还会重塑自我的人们,如同消失的情人不朽的爱情一般,周而复始。死亡象征着另一种活着,死亡也并非是所向披靡。

久卧在大海的迂曲漩涡之下,

他们不会像卷曲的风儿一样死去;

……

在阳光中碎裂直到太阳崩裂,

死亡也并非是所向披靡。

下文中,运用犀利刺骨的名词甚至是让人心生恐惧的动词来塑造死亡的氛围,梦境般幻觉却又真实的氛围,给人一种肃杀,惊悚的感觉却也是反映了作者以及像作者一样生存在那个时代的人们。尽管活着却还没有死亡来的歇斯底里,战争的残酷和破坏封杀扭曲了人性,狄兰托马斯用这种理性的诗歌题材,浪漫主义的意境手法抨击鞭挞着疯狂的世道,正如死亡一般,疯狂而平静。

上述只是其中一首比较有代表性的诗歌。而在狄兰·托马斯的诗选《穿过绿色茎管催动花朵的力》、《时光是一座奔跑的坟墓》里却集中地呈现了与死亡观念密切相关的意象群。"蠕虫"、"尸布"、"坟墓"、"蛆虫"……如此简单的罗列似乎只是在单纯地走向死亡,充满了无奈和绝望,但狄兰·托马斯的天才就在于他的死亡并不纯粹。他摆脱英美诗坛理性束缚的第一步就是以其威尔士行吟诗人狂野奔放的本质、汪洋恣意的笔触突破逻辑的枷锁——”尸布般的风帆”、”奔跑的坟墓”……原本平凡的意象被赋予不可捉摸、充满张力的生机与能量,在看似腐朽的死亡背后实则涌动着一股奇诡的生机。

其次,在狄兰·托马斯的诗歌里,死亡并非唯一主题,换言之,死亡意象并非独立的存在,而多与“方舟”、“十字架”、“基督”、“上帝”、“天堂”、“地域”、“圣徒”、“祭坛”、“修女”……诸如此类富含宗教色彩和历史内涵的宏阔意象以及“子宫”、“精子”、“耻骨”、“乳房”、“大腿”、“胯部”……这些富含性意识的意象相互交织。而当死亡与性及宗教相碰撞,当光明与暗黑相纠缠,狄兰托马斯的诗作里自然无可避免地爆发了一场又一场奇崛而迷人的花火。在那一个个看似破碎实则自成一体的神秘世界里,死亡充满了神秘而瑰丽的张力,更富有一种无可言喻的生命力。

狄兰·托马斯的诗歌过了这么久,还依然被人们传诵,“不要温和地走进那个良夜”这句诗歌现在依然被引用,甚至被引用于当代的电影当中,其影响力是显而易见的。这首诗是作者写给他父亲的,不希望自己的父亲离世,他知道生命的可贵,但更追求人生的精彩,作者因饮酒过度而英年早逝足以体现这一点。1946年出版的《死亡与出场》更为不同凡响,这时他已经成为了英国当代大诗人,诗中有一句话“死亡也并非是所向披靡”。这句话也揭露了诗人的死亡观,诗人不惧怕死亡,他追求极致的生活乐趣与内心世界的充实,他认为死亡只是一种形式,精神将会永存,这同时也给普罗大众展示了一种全新的死亡观。

不论是在何时何地,诗歌的力量都不会减弱。狄兰托马斯的诗歌不论是在哪个时代,都能经得住时光的洗礼,都能给后人无尽的宝藏,让他们对生活有全新的看法,对事物有全新的观点。他不避讳、不畏惧死亡,所谓向死而生者,不外如是。也正是疯狂的追求,狄兰·托马斯才能有这么不同寻常的造诣。这也真正体现了他是一位“不疯魔不成活”的诗人。

猜你喜欢

诗作托马斯意象
托马斯·杨的光干涉实验
抚远意象等
诗词里的意象之美
상경란과 서영수합의 시작(诗作)비교 연구
兰铁成红楼诗作手稿
画与理
意象、形神
反转人生 伊塞亚·托马斯
托马斯送电器
天资聪颖,幼年诗作得赞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