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宪法教育探析

2018-02-26

关键词:宪法初中生道德

(九江市濂溪区五里中学 江西九江 332000)

一、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宪法教育要义概述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是以培养学生正确道德观和法治观为目的的综合性课程,注重对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和法治教育,从而在适应初中生知识结构的基础上开展符合其成长规律的道德与法治教学,保证学生正确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的建立,引导学生更好的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因此,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具有思想性、人文性、综合性和社会实践性。宪法教育,从本质上来看包含“宪法”和“教育”两个方面的内容,其中教育主体为国家,教育对象是公民,教育内容为与宪法相关的公民权利与义务、国家权利等内容。总的来说,宪法教育是国家权力机关对公民行使权力的一种体现,是从公众利益出发,维护公民的受教育权利。

二、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宪法教育问题透视

纵观当前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宪法教育情况不难看出,初中生对宪法的认识严重不足,且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使得学生获取宪法知识的途径局限于课堂,形式较为单一,学生宪法知识欠缺,学习宪法的积极性也较低,而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在于:

1.对初中宪法教育的重视度亟待提升

在我国现有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中,对于宪法的重视度不高,课程形式较为简单,且课本内容大多以法律条文和案例的形式存在,布局单一,内容枯燥,使得初中生宪法学习兴趣较低。不仅如此,学校对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的重视度不够,课时安排较少,宪法教育时长严重不足,教育内容深度不够,造成了学生宪法知识的严重缺失。

2.教师宪法知识教学能力稍显不足

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初中教师片面注重升学成绩,而忽视了对相关知识的拓展和延伸,知识储备稍显不足,尤其在宪法教育过程中,由于宪法知识并非中考重点内容,使得教师教育教学的主动性降低,业务水平提升的积极性也严重不足,宪法教育能力退化,难以在有效的知识体系下完成对学生的教育工作,使得宪法教育流于形式。

3.初中宪法教育的模式和途径较为落后

宪法知识的教育应该以课本为中心进行拓展和延伸,建立健全初中生宪法知识体系,使得教学内容不仅仅停留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材之上,而注重实践生活案例的解析,从而提升相关知识的应用能力。但由于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使得普法教育虽然取得一定成效,学生法治意识有所增强,但是效果不够显著,不少学生对宪法和宪法精神的认识不充分,甚至完全陌生,教学模式创新迫在眉睫。

三、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宪法教育策略探寻

在当前依法治国战略方针不断推进的作用下,初中作为宪法和法律知识教育的最佳时间和阶段,能够培养学生的法治意识,利用宪法和法律知识武装自己和规范自己,如此为我国法治社会的建立做保障。

1.注重对宪法知识的延伸

宪法知识的教育应该以课本为中心进行拓展和延伸,建立健全初中生宪法知识体系,使得教学内容不仅仅停留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材之上,而注重实践生活案例的解析,从而提升相关知识的应用能力。自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加强社会主义法治建设以来,我国基础教育始终坚持开设法治教育课程以满足普法教育的需求,但由于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使得普法教育虽然取得一定成效,学生法治意识有所增强,但是效果不够显著,不少学生对宪法和宪法精神的认识不充分,甚至完全陌生。因此,开展宪法教育是符合当前建设法治国家根本目标的重要举措,能够让学生充分了解宪法的重要性和基础性地位,进一步明确作为中国公民的权利和义务,为法制意识的形成奠定基础。

2.坚持对宪法理论的传输

在当前依法治国战略方针不断推进的作用下,初中作为宪法和法律知识教育的最佳时间和阶段,能够培养学生的法治意识,利用宪法和法律知识武装自己和规范自己,如此为我国法治社会的建立做保障。随着全球化趋势的不断推进,我国经济要适应世界经济发展步伐,就必须进一步严格法治,做到有法可依、执法必严。因此,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宪法教育必须在现有教材的基础上进行充分挖掘和开拓,通过教学优化,保证理论知识的传输,坚持灌输式教学在宪法教育中的应用,以弥补学生宪法知识的不足,拉近宪法理论同学生之间的距离,让学生系统性的掌握宪法概况、条款和精神,强化学生记忆,保证感性认识的获取,从而为以后上升为理性认识奠定基础,推动理论向实践的转化。

3.重视宪法教学形式创新

在应试教育背景下,初中生升学压力较大,教师教学过程中也将文化考试成绩置于重要地位,而忽视了对初中学生法治观念和道德素养的培养,对于宪法知识的传授更是少之又少,这就使得处于青春叛逆期的初中生对宪法认识不充分,犯罪现象频发,严重影响了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同时,由于宪法教育多以法律条文和案例的讲解为主,课堂形式较为单一,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大幅降低。因此,为了加深学生对宪法知识的印象,更为高效的掌握宪法知识,促进宪法知识的内化效率,教师应该结合当前时代背景,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工具,促进教学形式的创新,通过互动式教学、探究式教学、情境教学、讨论教学等多种模式丰富课堂内容,激发学生学习宪法的兴趣和主动性,加深学生对宪法理论的认识,建立健全宪法知识体系,从而让学生更好的用法治知识和理论武装自己,提升综合素质和能力。

总而言之,宪法教育对于初中生的成长而言至关重要,而随着教育改革工作的持续推进,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宪法教育的开展也不再局限于传统课堂,宪法案例报道等都成为学生获取宪法知识的重要途径。同时,教师还可以让学生通过角色扮演的方式模拟宪法案例现场,创新课堂形式,让学生在理论学习与实践学习的共同作用下深化对宪法的认识,保证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目标的高效实现。

猜你喜欢

宪法初中生道德
头上的星空与心中的道德律
《发明与创新·初中生》征稿啦!
宪法伴我们成长
《宪法伴我们成长》
谈初中生英语写作能力的培养
跟踪导练(五)(2)
道德是否必需?——《海狼》对道德虚无主义的思考
尊崇宪法 维护宪法 恪守宪法
初中生作文易犯的“十大病”
男才女貌:大学老师娶个初中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