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小学教学管理中的德育教育

2018-02-26

关键词:思想品德德育教材

(吉林省长春市德惠市岔路口镇跃进村小学 吉林德惠 130300)

随着时代的变迁,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更应该把教会学生如何做人放在首位,帮助他们建立正确的是非观、价值观,德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德育教育是当今中国社会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德育教育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青少年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这是目前需要明确的教育目标。

一、当前小学德育工作存在的问题

1.德育教育目标范围大,针对性小

对于大多数学校来说,虽然认识到德育教育在小学教育中的重要性,但在实际运用上难以得到发挥,难以在小学生的发展和学习中看到显著变化。德育具体是指,对学生的思想、道德、政治教育,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德育的范围过大,没有具体的划分。因为学生每个时期的德育标准都会有所变化和升华,不可能一蹴而就,让小学生得到多么深入的教育,。所有事情都有个轻重缓急,不同时期,对于学生的德育要求也不一样,但规章制度没有明确划分德育要求的界限。空泛的德育,使小学生难以结合实际接受教育,并且抑制小学生的全面发展。

2.“快餐式”信息的发展

在信息快速发展的今天,各类科技产品融入我们生活,随之科技的快速发展带来的弊端逐渐暴露。例如手机、app、网游,尤其在手机新闻版块这一方面,难以从中获得可靠、客观有价值的新闻,所有新闻和文章都体现着快节奏的生活模式。学生在玩手机的同时享受着便利,可以随便翻看时事热点,就能了解我国乃至世界近况,学生很少会花时间去研究这个新闻背后的利益相关,更鲜少有学生去耐心看完一整本书。这使学生对吸引眼球的事物更关注,更容易沉迷网络,这些情况使小学生受到负面影响,从而影响德育工作的进行。

3.思想道德教育抽象、空泛

思想道德教育对于学生来说,太过于抽象,而很多学校的普遍现象是,为了迎合教育改革,虽然重视德育在小学教育中的作用,但没有进行深入探讨、研究从而制定适合小学生发展的思想道德课程。对学生来说,德育不过是一句口号,没有实际意义,在实际生活中的作用也微乎其微。主要原因是当代学生发育较快、早熟,提到思想品德时,大多小学生都认为教材中的都懂,考试也能轻松通过。这就是德育空泛、无力,不能给予学生更深入的体会,没有较大的发展空间。学校甚至任课老师,都不重视这门课程,认为思想品德作为“副科”,不用花费太多精力,完全忽略了德育的重要性,从而限制学生的发展空间。

二、加强德育教育的方式和方法

1.学校应该有目的的去调查,通过调查问卷,去了解小学生的学习接受能力范围,在此程度上稍作调整和提高,从而制定教育目标。不能以大人主观思想来看待小学生,他们作为独立的个体,且作为德育中最关键的一个主体,有权利受到尊重。在小学时期,有目的的针对小学生而达成的目标,比起空泛的“德育教育”这几个字来说更具有实际意义。慢慢的培养和引导学生是重要的,有一句谚语说道“播种一种行为,收获一种习惯;播种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种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通过健全学校的规章制度,使学生从小习惯开始改变,从而达到思想品德教育的目标。

2.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有利有弊,但对于小学生来说,如果没有正确的引导,小学生很容易忽略网络的弊端,从而沉迷网络。时代的步伐不可拖延,如何利用科技,使德育更好的融入小学生生活,这是主要问题。首先学校、老师和家长不能逃避网络,例如一昧的没收手机,只能使学生对网络更加感兴趣,从而做出一些违反校规的事情来。要知道逃避不是解决问题的办法,学校应主动去引导学生认识网络,了解网络,使其对一些造谣、非事实的新闻有自己的判断,形成正确的是非观。其次要引导学生对一些优秀的电影、书籍、纪录片有个大概了解,使学生转移视线,引导学生发现自己的兴趣。

3.在许多思想品德的教材中,延续传统观念,并且教材的内容和时代的发展现状有了出入。教材的更新换代对于学生的发展是重要的,而许多老师和编写教材的教育工作者,对小学生的了解不够,总是以自己的观念去束缚学生的行为。殊不知小学生的观念,已经随时代发生了变化。而老师在教学中要结合时事热点,对比较有争议的新闻进行探究,将教材的知识融入到现实生活,从而引发学生的思考。而不是按照老旧教材中的案例,反反复复的作为例子进行探讨。创新方法、不被传统观念拘束脚步,这样才能根据时代,进行德育工作的开展。

三、建立学校、社会、家庭共育网络

青少年的思想道德教育工作,对于学校、老师、家庭还有社会,都是有积极意义的。反之这些组织机构对青少年也具有着相应的责任,而如何在学校、家庭、社会三条线中,形成系统化的教育模式,从而达到德育的目标,这是我们需要探究的。随着时代的进步,人不人之间的联系也越来越便捷,这促进了共育网络的发展。首先学校作为系统化的教育机构,尽可能的在线上或者线下开展德育讲座,通过各种活动、利用节日,让学生从多个层面来体会德育,并且使学生在德、智、体、美等方面得到全面发展。在学生在校期间,学校要尽到相应的教育义务,同时家长和社会也要监督学校的开展情况。对于家长来说,家庭的原生教育至关重要,在课下家长的自我约束,给予孩子一个良好的教育环境是重要的,从而关注孩子在学校的动态,家长多和老师沟通交流把握孩子的思想没有出现大范围的偏差,互相听取意见和建议,如此才能征集意见,优化教育方法。在社会中,学校应与常社会进行连接,与社会机构,例如养老院、福利院、宠物医院、社会环卫、博物馆等,进行合作,从而将学生与社会联系,使学生从中得到不同的感悟与思考。三者的连接紧密度关乎了青少年的全面发展,建立这样的模式,才能提高学生的发展空间。

结语

综上所述,德育大可以灵活的,通过各种方法渗透到学生生活。从而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教化,使学生从多方面、不同角度来观察、发现事物的本质。从而建立正确的价值观和发展观。

猜你喜欢

思想品德德育教材
德育要在“善”处留白
《中国德育》
选择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高中英语教学中德育的渗透
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想品德复习课探析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