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多读书,让自己变得更好

2018-02-26

关键词:脑细胞结论大脑

(德阳市罗江区第一幼儿园 四川德阳 618000)

古语云:“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意思是多读书考取功名,才能得到财富和美人。现代解释:读书就是接受教育,教育是现代社会的一个功能,让学生掌握知识学习本领,以投身社会,服务人群。“凿壁偷光”“悬梁刺股”“映雪读书”“囊萤映雪”“牛角挂书”可见古人读书之刻苦,再艰苦的环境也挡不住求学的欲望。而前十多年中国出现很多一夜暴富的现象,社会上就随之有读书无用论。读书真的无用吗?我想说:当今时代如果你信了,那么你将来只能生活在社会的最底层,劳动价值最低贱。随着时代的进步,科技的发展,现代化工具的盛行,你读书少了可能连说明书都读不懂,就更不能得心应手的使用高科技工具。

读书可以改变自己对周围一切事物的认识。现在朋友圈流行一张图,有三个人,一个完全不读书的人,一个读了一些书的人,一个读书特别多的人。不读书的人看到的是一副人造画面,读了一些书的人看到的是世界的乌烟瘴气,读书特别多的人看到的是真正的阳光。这张图是极有深意的,你有幸看到的话可以收藏起来,或许现在你看到它还没感觉,当你读书到一定的程度再拿出来看看就能体会读书对你的改变。

读书除了可以改变你的生活,还有改变大脑的功能。

读书可以使大脑更加灵活。在30年前教科书上写着“人的脑神经最多到20岁就停止了生长,20岁以后脑细胞只会不断的凋亡。”但随着脑科学研究的进步,发现脑细胞在20岁之后也会不断地分裂和生长,并且这一现象会持续终生。特别是神经细胞的树突部分,会不断延伸,并与其他脑细胞形成网络。这种大脑神经网络的构筑会持续终生。大脑的训练可以使神经网络更加灵活,如果大脑一直得不到充分的使用,就会变得迟钝,记忆力下降,并最终发展为老年痴呆。新闻里面经常报道老人找不到回家的路,或是有老人失踪。而那些失踪的老人往往是社会最底层的人群。高级知识分子是极少出现老年痴呆的现象,他们即使到了年迈头脑一样清醒,甚至还能完成常人无法触及的高级技术工作。

有一本书《使大脑年轻15岁的方法》说道——“IQ的高低实际上是与读书的数量成正比的,读书越多,IQ越高,读书是提高IQ最有效的手段。”我们一起来看看一些研究数据:

除了遗传因素之外,读书量对IQ的影响是最大的。关键的不是你读了什么,而是你读了多少。(读书量对IQ的影响)——美国爱荷华州立大学研究结论。

上年纪后的读书可以使精神衰退降低32%,反之如果基本不使用大脑则会使精神衰退提高48%。(读书与防止大脑老化)——美国拉什大学研究结论。

平常喜欢读书及智力游戏的人患上阿尔茨海默症的风险会更低。(读书与预防老年痴呆)——美国凯斯西储大学研究结论。

读书的过程中,大脑的脑前额叶、顶叶、颞叶、枕叶等各部位都会参与运动,得到活化。特别是在朗读时,活化的效果更加明显。(读书可以活化大脑)——日本东北大学川岛隆太教授的研究结论。

额叶前部的DLPFC(前额叶背外侧皮层)是影响智商的重要部位,还可以控制人的精神注意力。这一部位在认真读书的状态下非常活跃。(读书可以提高精神注意力)——茂木健一郎。

通过阅读文学作品,可以使人更加容易地通过别人的表情了解到他内心的感情。(读书与同感能力提升效果)——美国新学院大学研究结论。

从以上研究结论可以看出,读书对我们的智力和大脑影响。

读书对我们有这么多好处,怎样可以让我们读书感到愉快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呢?读书要讲方法,不能过于功利,以“实现自我成长”“对工作有帮助”为目的而读书最终会让人陷入痛苦之中。因为你不能很快达到目的,容易倒退回一个“不读书的人”。还有一种如:“为了手头工作,定一周内要读完。”“马上要写一份报告,这本书一定要读完”。怀有这些想法的话,读书就会有一种被迫感,大脑就不会分泌多巴胺物质。即使读了也不会留下什么记忆,更别说掌握里面的内容。我们读书如果能感觉到快乐,记忆才会更深刻。从而掌握更多知识,是自身得到更大的提高。不以“自我成长”为目的的阅读,反而最终会给你带来更为显著的自我成长。

作为教育工作者,身负历史重任,每天面对的着祖国未来的接班人,更应多读书,让自己变得更好。从而去影响身边的孩子,让他们也变得更好,我们的祖国才会更好。

猜你喜欢

脑细胞结论大脑
由一个简单结论联想到的数论题
谁决定你的智商
立体几何中的一个有用结论
脑细胞消失记
为什么在睡觉时会做梦?
结论
惊人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