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心灵随着文字飞扬

2018-02-26

关键词:习作作文评价

(沅陵县溪子口小学 湖南怀化 419600)

“星期三,作文难过关”,“一怕周树人,二怕写作文”,当语文教师多年,这样戏谑的言谈也听过不少。淡然一笑之余,细想一下,其实这不也反映了教学中一个普遍的现象吗?学生怕写作文,“皱眉头,咬笔头,写的文章没看头”;老师难上好作文课,对习作教学这个瓶颈颇费神思。新课标提出:“习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怎样解决学生因为缺乏写作素材、写作方法而对写作没有信心,心存畏惧的问题呢?

一、引导观察,加强积累,不断丰富作文素材

叶圣陶说“生活犹如源泉,文章犹如溪水,源泉丰富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流之不尽”。学生写作时“无米下锅”,不是生活中没有可写的材料,而是缺少用心感受生活的意识,缺乏良好的情感体验,使很多好的素材从身边溜走。因此,教师在写作教学时,要在准备、创造、捕捉写作材料上下大功夫。

1.引导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

面对一写父母的爱就是“深夜背我上医院,下雨只带一把伞”,一写老师就是“批改作业”之类的内容,我们很困惑:难道生活中真没有让人感动的人和事了吗?要让丰富的素材进入学生的视野,教师要有课程资源意识。要敏锐地抓住生活中各种契机,问学生心情,聊学生感受,听学生心声,找作文的感觉。校园生活本身丰富多彩:语文课引人入胜的故事情节,数学课上疑难问题的精妙解答,科学课上妙趣横生的探究发现……这些都是写作的素材,教师要有一双慧眼,发现各学科的写作天地。

2.将学生丰富多彩的校内外活动与写作内容紧密结合

如学校的艺术节、校运会、班队活动、跳蚤市场活动、各类比赛活动等,鼓励学生在活动中留心观察,用心感悟,认真记录。此外,还可根据写作需要给学生创造接触生活、参与社会生活实践的机会,并根据写作内容对学生进行有目的引导。如鼓励学生开展错别字调查活动,活动之前分好组,提出具体的要求。鼓励学生充分动口、动脑、动手,拓展视野,积累素材。学生在有的放矢的基础上,目标更明确,观察、思考的着眼点更能紧扣主题,也就更能甄选出自己需要的东西了。

3.鼓励学生多读、多思、多积累

指导学生熟读背诵教材中精彩的词、句、段,在理解的基础上品味、记忆、丰富语言储备,积累写作素材。指导学生有计划、循序渐进的进行课外阅读,鼓励学生摘抄、写读后感,多读多背。当学生将所读内化后,用时便可“信手拈来”了。教师适时引导,就会变为学生写作的欲望和动力。

二、评讲激励,树立信心,提高写作兴趣

作文评讲中的认可、鼓励,是激发学生作文兴趣的催化剂。教师对学生习作中的创意要赞扬,不正确的地方要宽容、沟通。要善于发现、肯定学生的点滴进步,使他们获得信心。

1.评语中尽可能使用鼓励性的语言,以唤起学生写好下一次作文的欲望。即使是针对习作中存在的问题,也应用婉转、带有鼓励性的话来评价。

2.可适当采用分层评价的策略。用发展的眼光评价学生,要求循序渐进,逐步提高,让各层学生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增强习作自信心。

3.还可采用动态评价。经学生成功修改后,可重新评定,提高评价等级。有利于让学生对习作充满希望。对此,我深有体会。每次我评改学生作文时,对那些有“潜在性”的习作,我会指出不足,提出修改建议,并在所给的分数后写一个“+”,许多学生在拿到自己的习作后会第一时间改好再交给我,基本上都能比之前的作文提高一个档次,我会再给他们加上应得的分数。这样,极大地调动了学生让自己的习作精益求精的兴趣。

4.多元化评改方式。“三分作文七分改”,老师的批改对学生来说,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起着权威的指导作用。然而,这种单一的评改,不利于调动学生的思维,不能更好的培养学生的能力,所以我们提倡多元化的写作评改。老师的评改与学生的自评、互评适时结合,真正将写作指导、批改落到实处。

5.上好习作讲评课。习作讲评是习作指导的延伸与升华,是习作批改的综合和继续,是对学生写作活动的经验总结,能为学生今后的习作指明努力的方向,至关重要,不容忽视。要使学生有收获、有提高,教师要下大力气。(1)要做好充分的、认真的准备。教师批改学生习作时,随时记下主要优缺点、典型例子等有关情况;要结合习作要求和学生实际情况,确定讲评重点;要挑选代表性习作作为美文欣赏和病文修改素材;还要确定好讲评的方式。(2)习作讲评要讲究方法。重视全面分析与重点讲评的结合,统一标准与分层而评的结合。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能找出不足加以修改,并逐步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不断增强学生写作欲望,指导学生感悟写作方法,激发学生再创作的热情。(3)习作讲评要“见缝插针”,多讲评。除了上好单元作文训练评讲课外,还要做好针对周记、日记等的讲评。教师要抓住一切机会随时发现即时讲评。当我批改到好作文或有进步的作文时,就随时拿到教室与学生一起分享、评价。让学生补充向前行进的能量,到达理想的境地。

三、创设平台,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潜能

人都有一种潜在的需要,就是展示自我。当学生写作取得进步,获得成功时,他们就希望得到别人的认可与赏识。教师可从学校、家庭、社会多方面、多渠道给孩子们创造条件、营造氛围,提供表现的机会、展示的舞台。我把讲台交给学生,让他们读自己写得好的文章;我在写作园地展示孩子们的优秀习作,让其他孩子仿效学习;我在班级微信群展示,让家长们看看“别人家的孩子”,从而增强责任意识;我推荐给校园网站,让美文回荡在校园每个角落……在大家的肯定和赞扬声中,孩子们获取了力量,充满了成功的喜悦,从而会激发出一种更强大的写作兴趣和动力。

教无定法,贵在得法。只要我们锲而不舍,注重学生的体验、感受,学生作文就会快乐、精彩起来。当习作课成为了老师和孩子们快乐的阵地,当习作成为了孩子们放飞心灵、自由驰骋的疆场,我们离成功还远吗?

猜你喜欢

习作作文评价
中药治疗室性早搏系统评价再评价
基于Moodle的学习评价
习作展示
保加利亚转轨20年评价
多维度巧设听课评价表 促进听评课的务实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