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协同创新背景下高校小语种专业口语能力培养模式探讨*

2018-02-26李美英

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学生版) 2018年45期
关键词:语种口语交流

李美英

(黑龙江省佳木斯大学外国语学院 黑龙江佳木斯 154007)

新时期我国科学技术和市场经济都处在日益创新和增长的过程中,国家之间的经济竞争越发激烈,国际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也越来越频繁。在这样的大环境下,我国高校小语种专业高素质人才培养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和机遇。基于协同创新的背景,针对高校小语种专业的教学提出了更进一步的人才培养要求:必须具备广阔的国际视野、较高的专业水平以及较强的综合素质。其中,口语能力的培养不仅是高校外语教学的重要内容,也是当前小语种专业人才必备的重要技能之一。[1]

一、“一带一路”经济环境下提升小语种口语能力的重要性分析

“一带一路”经济带的建设,囊括了中亚、南亚、西亚以及东南亚等地区的发展,从太平洋经印度洋一直到波斯湾、地中海地区,加深了中国和中东、北非东南亚以及欧洲恶化南亚各国之间的经济合作。在战略建设的过程中,我们需要大量懂得金融商贸、交通物流、能源、以及语言文化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对沿线国家社会文化以及风俗习惯有一定了解的专业化、国际化人才。[2]

1.推动“一带一路”战略方针的开展

“一带一路”是我国当前重要的经济战略政策,而小语种口语能力的提升能够有效应用其自身的语言交流优势,为战略政策的实施提供一定的交流保障,从而促进我国“一带一路”战略政策的开展和实施,确保其能够按时、如期的取得成功。此外,在“一带一路”经济环境下提升小语种口语能力也能给我国大部分高校小语种专业的发展提供一定的空间,通过国际性的深入交流和广泛合作,小语种专业会被更多人所熟知,继而迎来自身的高速发展。

2.小语种专业的前景越来越广阔

当前,伴随着国家各地区以及国际间经济合作和经济交流的不断深入,许多外来合作商和当地合作商在合作过程中需要进行深入的探讨和交流才能确保合作项目的顺利开展。在这样的大环境中,我国高校小语种专业学生口语能力的培养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和机遇。由于合作商之间的地域和文化习俗不同,难免会存在一些交流和沟通问题上的障碍,就需要具备深厚专业知识和熟练口语能力的、能够解读外来商语言和当地合作商语言的人才来充当媒介,为其进行语言上的翻译和文化上的说明,确保合作的顺利开展。各种经济合作项目的不断开展,市场对小语种专业人才的需求量也就越来越大,人才供不应求。在这样的经济环境下,小语种专业的发展前景是非常可观的,所以提升其专业知识和口语能力对小语种专业人才的培养是非常重要的。

二、高校小语种专业口语能力培养中存在的问题

1.小语种专业布局与规划不全面

小语种专业的培养模式、区域布局、教育层次、语种等方面由于缺乏国家教育层面的协调和统一,各小语种专业的人才培养出现不全面不均等现象。受国家、政治、经济关系的影响,再加上缺乏统一管理的机构和部门以及条例,前几年很多高校某些小语种深受学生的喜爱,学生人数不断增加,开设的班级也不断的增多;而有一些语种的教学则受到很多学生的漠视,常常出现招生不足的情况。热门语种的专业毕业生逐年增加,市场需求无法承载如此之多的人才供应量,很多学生只能被迫选择专业外的就职领域;而一些冷门语种的专业则普遍出现研究型应用型人才储备不足,人才素质偏低等问题。这样的布局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高校培养沟通能力突出的小语种高素质专业人才的积极性。

2.小语种专业教师团队素养高低不齐

教师队伍教学质量以及教学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了学生的整体学习效率。伴随着当前小语种专业的逐渐兴起,各高校对于教师队伍的需求也日益增大。面对供不应求的情况,很多高校只能选择应届毕业生来进行本专业的教学以及学生口语能力的培养。因此,各小语种专业教师学历和职称往往会出现不平衡现象,再加上教学经验以及实践技能的不足,很多高校小语种教师都只能根据自己的经验和理解来进行教学,极大的降低了高校小语种专业学生口语能力培养的质量和效率。此外,就目前而言我国高校小语种专业教师出国进修和接受培训的机会不多,巨大的社会需求和教学压力在一定程度上压缩了他们的精力和时间,跟谈不上进行科学的教学研究和交流,其教学水平无法得到有效的提升。[3]

3.小语种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较为单一

据研究统计,我国当前大部分高校小语种专业所沿用的人才培养模式都比较单一,教学模式大同小异。而这些高校小语种专业的教学重心都是放在语言知识的传授,以及学生听说读写技能的教授,完全没有意识到培养学生口语能力以及复合型专业能力的重要性。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还是由于高校办学理念和办学条件的限制,在这样条件下培养出来的人才口语能力薄弱,甚至无法满足当前社会对于外语复合型人才的基本条件,学生无法掌握有效的语言技能,自身专业水平无法提升。

三、高校小语种专业口语能力培养的有效途径

1.根据国家标准,构建小语种专业管理与规划机制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做任何事都必须有科学的管理、监督、实施和规划机制。因此,各高校想要培养和提升小语种专业学生的口语能力就必须构建小语种专业的管理机制,结合我国教育、文化、经济、政治等方面的发展动向和实际情况,根据政府的规划和统筹,实施区域规划教学,开展合理的小语种教学课程。例如,根据我国文化教育以及交流合作的需求,为其提供资源上的支持,制定文化建设的外语课程;根据我国经济建设的需求,确定经济发展、能源建设的外语课程;根据我国对外交流的需求,确立外交语言教学课程;一方面能够有效提升学生口语能力的培养和提升,促进高校小语种专业教学工作的开展,另一方面还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国家复合型语言人才紧缺的现状,实现高校外语人才培养以及国家需求的协调发展。

2.提供交流和培训的机会,科学提升高校小语种教师的教学素养

就当前我国高校小语种专业教师结构的组成现状而言,大多数教师普遍存在职称与学历不高,教学经验和知识面较为狭窄的问题。很多高校小语种专业教师的教学重心都是放在语言知识的传授,完全没有意识到培养学生跨文化口语交流能力以及复合型综合专业能力的重要性。为了有效提升我国高校小语种专业教师的综合素质,首先我们要提供科学的制度保障,合理规划教师比例。严格筛选高校小语种的就职教师,提高教师资格的任教标准。其次,促进教师之间的“取长补短,相互学习”采用经验交流、相互听课、共同讲课等多种协同学习的方式来提升高校小语种专业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为学生口语能力的培养打下坚实的基础。最后,采取“走出去,引进来”的培训方式,从社会企业、行业协会等组织中邀请有声望的、具备丰厚的实操技能或实践经验的优秀人才到高校课堂中来担任兼职讲师或定期开展教学讲座,并为高校小语种教师提供更多出国交流和提升科研及教学能力的培训机会。

3.充分发挥来华留学生的作用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一直处于和平发展的状态,良好的军事、政治、经济背景以及温度的政局吸引了大批的留学生前来生活和学习,这些留学生中不乏一些具有深厚口语功底和教学能力的人才。因此,我们在协同创新背景下,培养高校小语种专业学生的口语能力时,可以充分利用来华留学生自身的语言文化优势,对我国小语种专业的人才进行培养。很多学生在学习外语的时,最难克服的问题就是听不懂、讲不出。在教学环节中可以收纳外国留学生进入学生的口语实践活动,一来能够缓解学生在学习外语时的紧张心态,还能够有效减轻学校教师教学质量不高、师资紧缺的缺陷和压力,为学生营造一个轻松的语言学习环境,有利于学生对目的语语言文化等方面知识的掌握,当学生学会了“听”也学会与人交流之后,自然而然的就能够提升自己的口语能力。此外,邀请外国留学生加入口语实践活动,还能够创新传统高校小语种专业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突破局限的教学现状,为高校小语种专业学生的学习和发展带来前所未有的生机。

4.创新高校小语种专业口语能力的培养模式

我们在培养高校小语种专业学生的口语能力的同时首先要明确我们的培养目标:就是为社会、为国家提供高素质、能力强的创新复合型人才。因此,我们的教学模式和培养模式也应当进行一定的创新。例如,各高校可以根据自身办学条件开展双外语教学模式,在学生学习专业语言的同时,向学生教授另一种通用语言作为辅助,有效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其次,学校方面还可以尝试“专业+小语种”模式,即在进行小语种专业语言的教学时,让学生同时学习计算机、旅游、新闻、金融或经贸等其他专业的学科,一方面能够有效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另一方面还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专业水平和口语能力,丰富高校小语种专业的教学内容;最后,基于协同合作的创新背景之下,小组合作学习也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外语口语教学中的教学模式,而小组合作学习培养模式能够有效帮助教师更好的掌握学生的学习动向,而学生也能够根据教师以及小组同伴的反馈,解答自己学习过程中的疑惑,同时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以及口语能力的培养。

猜你喜欢

语种口语交流
如此交流,太暖!
加强交流沟通 相互学习借鉴
《波斯语课》:两个人的小语种
周樱 两岸交流需要更多“对画”
酒中的口语诗
提高口语Level 让你语出惊人
口语对对碰
走出报考小语种专业的两大误区
练习口语的一些小提示
小语种报考,你知道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