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的策略探讨

2018-02-26张书兵

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学生版) 2018年45期
关键词:传统语文文化

张书兵

(长治市上党区北呈初级中学 山西长治 046000)

引言

学生语文能力很大程度上与学生的文学积累相关,而文学积累离不开对于传统文化的学习。传统文化丰富多彩,包含古诗、书法、绘画等,极大的丰富了学生的见识,让学生在传统文化学习中,获得自身素质的提高,是学生语文学习的巨大知识宝库,是教师在语文教学中不可忽视的重要部分。[1]

一、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的必要性

1.提高个人修养

文化对人的影响深远,传统文化是中华祖先智慧的结晶,包含了中华民族特有的优秀品质,在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使学生在传统文化的学习中自然而然的受到熏陶,提升学生的精神层次与道德意识,利于培养学生个人气质,让学生谈吐不凡,增强个人魅力。同时,在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也是对文化的继承,能够促进学生吸收优秀传统文化,将中华独具的品质传承下去,使中华文化发扬光大。传统文化中的古诗词、成语、典故等蕴含着中国人的处世哲学与道德观念,有助于学生提高个人的修养,修身养性。[2]

2.提高语文教学的丰富性

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涉及方方面面的知识,充满趣味,能够为语文课堂添加光彩。语文教学如果仅仅局限于语文课堂,就大大限制了学生学习能力,降低了语文教学的质量,不利于开阔学生思维。初中语文已经涉及简单文言文的学习,但对于刚刚接触文言文的初中生来说难度依旧较大,学生古诗词、文言文的学习与背诵枯燥,降低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通过在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能够时使语文教学更加丰富,一方面促进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加深影响,促进学生语文学习的深度;另一方面,传统文化充满趣味性与知识性,让学生在学习中体会快乐,了解历史与文化的关系,使学生语文学习兴趣更浓厚,增强语文课堂的层次感。

3.提高学生文化素养

传统文化的渗透有效促进学生文化素养的提高,使学生积累大量的人文知识,拓展学生眼界,有效促进学生打通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提高学生知识的理解。在语文教学中,加强学生古诗词的背诵学习,经过长期的培养,提高学生的语感,强化对文言文语句的理解,还可以将知识点的历史背景、特点等联系起来,使学生文化理解能力不断提高。比如学习孟浩然的《过故人庄》“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中“斜(xiá)”,如果学生没有一定的文学积累,学生肯定会读成“xié”,就会使古诗意思理解差生偏差。传统文化在语文课中的渗透极大的帮助学生开阔了思维,提高语文学习的效率,使学生在语文学习中更加得心应手,获得语文学习的自信。

二、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的措施

为了充分发挥传统文化在语文教学中的积极作用,在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可以从以下几点入手:

1.积极推进学生参与到教学中

教师对于传统文化的渗透,必须是深入的。传统文化充满趣味,教师要利用传统文化的特点,积极地推进传统文化的教学渗透,促进学生对传统文化产生兴趣,主动投入到传统文化的学习与传承中。教师可以将中国的传统文化通过创意的形式展示出来。比如“二十四孝”,教师通过组织学生表演美德小品,将二十四孝中的故事为学生表演出来,悄无声息中实现对了对学生德育的影响,促进了师生的良性互动,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形成独具特色的语文教学风格。另外,教师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还要尊重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积极的引导学生的学习,不要过度干涉学生传统文化学习的意愿,鼓励学生自由学习,积极探索,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够保持最大的热情投入到传统文化的学习中去,实现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使学生不断的进步,完善自身。[3]

2.注重对文化本身教育意义

在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对于文化中的教育意义要着重教学,这是提升学生思想层次的关键,有助于学生良好品行与行为的塑造。比如,传统文化中的文化典故,包含了丰富的思想内容,在进行典故的教学中,教师除了领导学生对典故中涉及的人物、背景、手法等进行分析,还要加强学生对其精神实质的学习。比如学习《塞翁失马》,告诫我们要用辩证的眼光看待事情,事物的发展变化是相互作用的,能够在一定条件下转换。文中“其子好骑,堕而折其髀。人皆吊之,其父曰:“此何遽不为福乎?”转而“近塞之人,死者十九。此独一跛之故,父子相保”,说明了福祸相依,要用发展辩证的眼光看待问题,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处世哲学。

3.强化学生经典诵读

我们常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会吟”,强化学生经典诵读能够提高学生学习能力,促进学生语文能力的提高,让学生在诵读中更深刻的理解文化知识,拓宽学生文化学习的知识面。其次,强化学生经典诵读,通过诵读学生能够充分的享受传统文化带来的精神满足感,增强语文学习的兴趣,从而促进语文教学效率的提高。学生在诵读中课前就对学习的内容有了较深的认识,就会极大的促进语文教学效率的提高。比如学习《伤仲永》,通过加强学生的文章诵读,学生会更加清楚仲永前后的变化,提高学生的认识,使学生了解“天赋是天生的,但不是决定未来的,后天学习很重要”,从而使学生珍惜现在优越的学习环境,更加勤奋好学,勉励自身。

4.引导学生体味情感

教师在渗透传统文化时,要引导学生体味其中的情感,增强对传统文化的了解,从而更好的学习教材中的知识。比如,加强学生对传统文化中民间习俗、建筑、诗词绘画等了解,学生在学习教材时会更加高效。例如学习《中国石拱桥》,文章以中国著名的卢沟桥与赵州桥为例子,向学生展示了古代建筑的智慧,教师在教学中就可以融入传统文化中古代建筑的有关知识,使学生了解古代建筑的特点、著名建筑家等,增强学生民族自豪感,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结语

传统文化包含了丰富的知识,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对文化本身教育意义,强化学生经典诵读,引导学生体味情感,促进学生的语文学习。

猜你喜欢

传统语文文化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快乐语文》2022年全新改版!
饭后“老传统”该改了
同样的新年,不同的传统
老传统当传承
谁远谁近?
口耳相传的直苴赛装传统
语文知识连连看
语文妙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