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与应注意的问题
2018-02-26何冬冬
何冬冬
(湖南省衡阳市衡南县双林中学 湖南衡阳 421172)
一、初中数学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探究
1.合理的分组
合理的分组是小组合作学习发挥有效性的基础环节。在完成初中数学教学时,分组应尽量保保持在4~6人,人数过少会导致学生无法积极完成探讨、沟通,无法掌握更多数学思维方法与解题思路;而人数较多则会导致讨论时场面难以控制,学生无法获得有效信息,阻碍初中数学学习效率提升。教师在将学生进行分组时,应考虑其个性化差异与互补性,保证每一组内的学生境况较平均,每人在组内都有独立存在的价值与意义。小组与小组之间应以学生能力水平为基础进行一定变动,避免一成不变的小组分配阻碍学生学习积极性。[1]
2.规范的操作
在初中数学课堂上实际利用小组合作学习方法进行教学时,教师需要重视各个运行环节操作的规范性,以保证内容调整符合教师教学、学生学习的需求。各个小组中不同学生所扮演的角色不同,而学生应自行选择自身在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所扮演的角色,每个人的表现机会与探讨机会均等,而每小组选出的发言代表所代表的立场并非个人,而是包括整个小组内部所有成员的意见。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当充分发挥自身引导作用,对各个小组进行帮助,给予其一定的建议,充分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2]
3.正确的形式整合
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新型学习方式,该方式主要是教师将教学内容与学生情况灵活结合,利用对话式、自主式的学习方法引导学生充分参与到教学过程中,发挥其主体地位的作用,调动其学习积极性与主观能动性。小组合作学习要求教师具有较强的资源整合能力,能够将教学内容与教学资源充分结合,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小组合作学习环境。除此之外,教师还应当具有合理设计选择的能力,使教学内容布置流程科学规范,便于学生在合作学习时完成相关操作。例如在完成《圆的认识》(华东师大版数学九年级下册第27章)一课的学习时,教师应当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硬币、轮胎等图片,初步判断圆的定义。在本课内容中,圆的定义分为描述性定义及集合定义,描述性定义总结起来较为简单,但集合定义总结比较复杂,学生在讨论过程中需要充分发挥自身想象力与描述能力,最终得出结论。
4.发挥教师效用
在完成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教师应当充分发挥自身引导作用,以学生为学习主体,结合教师的指导与建议共同完成数学知识的探索与讨论,促进小组成员之间的互动与交流。教师还应当为学生提供教学资源的支持,并通过不同小组日常表现情况对其进行总结与分析,使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掌握自身不足与缺陷,不断提高自身学习效率与学习质量。
二、初中数学小组合作学习中应注意的问题
1.组建小组过于随意
初中时的数学教学存在一定的基础性与逻辑性,其问题探究的深度与广度要求较为简单。因此,在学生分组问题上,部分数学教师态度随意,并未考虑到学生群体之间学习水平与学习能力存在的差异,忽视小组构成与小组价值发挥的关系,导致小组组建较为随意,影响学习效率、学习质量的提升。部分教师在分组时会将某一竖列或前后两排的学生分为一小组,或根据学生成绩进行分组。此类分组方法导致教师对学生了解不充足,组建小组时存在一定缺陷,无法达到初中数学小组合作学习目的。
教师在组建学习小组时应当积极了解学生个性特点、学习水平与学习能力,规范化、科学化、合理化的分配学生名额,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主观能动性,让各个小组之间的水平趋于平均,便于之后安排教学内容,布置学习任务。
2.教学内容选择存在缺陷
部分知识点并不适合小组学习,在选择小组学习教学内容时,教师应充分了解教材,寻找适合的讲解方式,为小组合作学习设定最恰当的教学内容。以有理数(华东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上册第二章)一课教学为例,该章节内容涉及理论知识较多,基本均为基础性理论知识,学生通过教师的引导、讲解便能够充分理解掌握相关内容,不需进行小组讨论。且该章节内容通过小组讨论无法得出太多结论,不但浪费时间与精力,还会影响学习效率。因此可以得出小组合作学习方法并不适用于初中数学教材中的全部内容,教师必须合理挑选相关内容,才能有效结合小组合作学习方式,提高学生学习效率与学习质量。
3.个体与群体之间的不平衡
小组合作学习重视学生的集体性与参与程度,但在完成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独立的思考与探究才是正常交流、合作、沟通的基础。这一部分内容常常会被教师与学生忽视,大部分学生与教师会将重点着眼于合作、交流、沟通、讨论相关流程,并未给予学生足够的独立思考时间与构建知识的空间,学生的交流仅限于表层内容而不能深入探究与互动,为学生学习质量带来不良影响。因此,教师在利用小组合作学习方法引导学生掌握初中数学知识时,必须重视自身的引导作用,为学生提供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时间与空间,培养其自主思考能力,重视个人与集体之间的关系平衡,正确衡量独立与合作的价值,才能有效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效率,提高教师教学质量,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数学核心素养。
结语
根据文章内容可知,在完成初中数学教学时,教师必须重视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充分引导学生利用小学合作学习形式理解并掌握数学理论知识。作为一种新型教学形式,小组合作学习形式仍旧存在较多不足与缺陷。因此,初中数学教师必须在进行实践的过程中积极研究与探索,使小组合作学习形式逐渐适应初中数学教学需求,有利于引导学生在与他人交流过程中构建更加完整的初中数学知识体系,弥补自身数学学习过程中存在的不足,取长补短,不断提高自身初中数学习题解答能力,提升自身数学核心素养,为日后的数学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