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能力的培养在小学科学教学中乃当务之急

2018-02-26耀

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学生版) 2018年45期
关键词:树皮物体科学

王 耀

(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第十小学 江西临川 344000)

在全社会重视、关心、支持教育事业,培养多方位的合格人才的今天,小学教育是基础教育,而小学《科学》学科是基础教育中的组成部分,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大多数独生子女娇生惯养,懒惰依赖心理较为严重,他(她)们往往缺乏主动性和创造性,犹如温室里的花朵,这些强烈地影响着少年儿童的身心健康。对提高学生的思维、想象、观察、动手等等各种能力的培养是当务之急。尤其在小学科学课教学中有明显的体现。因此笔者认为科学教学中应该切实抓好学生的能力培养,其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从小培养学生观察能力

1.正确指导学生对物体的形态、事物的变化进行观察。例如:观察植物的根、茎、叶、花、果形状及构造。观察动物的外形特征;人体骨骼、关节、肌肉运动方式;雷、雨、电、风四季成因以及星球的变化等自然现象。

2.培养学生观察物体的性质。比如:物体热胀冷缩的性质、金属的性质;水的三态变化等。

3.培养学生正确的观察方法。利用各种仪器进行观察,如:测定物体温度,物体的弹性,用放大镜显微镜观察物体的细微特征。考察本地区的水域污染及水土流失情况,并做好观察记录笔记。使学生在观察能力得到培养的同时,提高对自然这一学科的兴趣。

二、注重学生实验能力的培养

1.教师应该积极传授一些简单的实验操作技能。运用对比实验的方法,指导学生学会设计实验,利用实验来验证物体的变化及其性质。要求学生学会分组实验,在有目的、有组织的分组实验过程中,人人都勤于动脑,敢于动手,规范操作,学会准确无误地记录实验现象。填写好实验报告单。像做一些摩擦起电、简单电路、水中溶解物体、物体沉浮、土壤成分分析、测定物体的温度、测定力的大小等等实验。

2.教师在每次分组实验完毕后,进行小组评比总结,表现好的给予鼓励和表扬,这样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同时加强学生爱护实验仪器的思想教育,使学生在摸索实验的过程中能力得到逐步完善与提高。

三、掌握归纳概括能力

教学中发现多数学生不愿动脑。只知道接受老师的灌输,要归纳概括事物变化性质及规律时,总感到束手无策,缺乏归纳概括能力,教师可根据实验使学生认识某种物体的性质。把这些性质加以综合归纳,引导学生归纳快过同类物体的共同特征,并建立概念,例如归纳有些动物,植物的共同特征,归纳物体的运动规律及其属性,认识磁铁的性质,归纳概括不倒翁的原因,大气有压力,大气压力来自四面八方。

四、培养想象、推理能力

引导学生在观察实验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再造想象能力以及初步的演绎推理方法,例如:根据水蒸发现象想象水蒸发的过程,根据海尔蒙实验推想植物所需养料的来源等等;根据某类物体的共同特征,判断某种物体是否属于这一类物体的类比推理方法。例如鸡、鸭、鹅等动物,身体表面有羽毛,用蛋繁殖后代,可以推理它们属于鸟类等;在讲述太阳、月球基本情况时。可以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培养学生敢于探索星空奥秘的浓厚兴趣。用归纳昆虫的共同特征来推理判断某种动物是不是昆虫。由看到水的流动想像空气的流动推理风的形成等等,利用所学到的知识去解释在生产、生活中的各种现象并在以后的生产、生活中加以运用。

五、训练学生勤于动手的能力

1.通过老师的讲解、制作示范,培养学生的制作能力。例如:制作植物根、茎、叶标本,岩石标本及昆虫标本等。制作一些用于实验的简单仪器,如测力计、太阳高度测量器、指南针等。

2.培养学生的饲养种植能力。例如:饲养蝌蚪和蚕等。学生一边饲养,一边观察,更能掌握好动物的生活习性。栽培大蒜、扦插花木等,更好地了解植物的生长过程。

3.鼓励学生大胆细致地实验,做到操作准确无误,动作规范化,鼓励他们发明创造,争做“小发明家”。例如:叶的蒸腾和光合作用,氧气制取、电流实验等等。

六、让学生在科学实验中体验快乐

小学阶段的学生出于一种好奇心极强和探索心极强的阶段,所以教师要认识到这一点,然后把小学生的心理特点体现到科学的课堂中去。而实验教学法就是一种有效的途径,迎合了小学生们的好奇心理,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们在实验中的参与度。比如把学生分成几个小组,分别让他们负责收集不同树木种类的树叶、树皮,然后把收集到的树叶和树皮进行分类和整理,确定好哪些是属于大树的,哪些属于小树或者小草类的。最后教学生用放大镜等工具来对这些树叶和树皮进行观察,并且记录好这些树叶和树皮的外形特征,比如树叶的叶子长度、叶子的茎向、叶子的厚度,还比如树皮的厚度、树皮的粗糙程度、树皮的硬度等方面都是可以记录下来的内容。更可能的是,教师甚至可以让学生去收集一些水草生物,教会学生如何制作植物标本,作为自己的珍藏品。这个环节也正好迎合了学生们的好奇心,促发着学生们的兴趣,因此教师能够顺利带动学生进行科学课堂的学习,学生们也能够从中感受到快乐,进一步地爱上这门学科。

总体来说,科学这门学科是一门与大自然紧密结合的学科。小学生正处于身心成长的重要阶段,所以学习科学的过程也对他们的身心成长有着极大的帮助作用,教师要积极参与学生的活动,与学生一起探索自然,学习科学知识。

经过以上能力的培养,能够端正学生认真钻研,实事求是,与人合作,不怕困难等方面的科学态度,能够加强学生爱国主义教育,使他们从小树立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自然科学观。充分调动他们学习科学、研究自然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还要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全国的生物各项活动和小发明活动,只有掌握自然变化规律,才能更好地利用自然和改造自然,因此,要造就好社会主义建设有用之才就必须培养一批批敢于动手、勤于动脑、手脑并用的后备人才,因此,能力的培养在小学科学教学中是必不可少的。

猜你喜欢

树皮物体科学
窗下的树皮小屋
深刻理解物体的平衡
点击科学
科学大爆炸
我们是怎样看到物体的
咦,动物们都说爱树皮
为什么同一物体在世界各地重量不一样?
科学拔牙
悬浮的鸡蛋
衰落的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