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语文合作学习中的“收”与“放”
2018-02-26杨承锐
杨承锐
(湖北三峡技师学院 宜昌市机电工程学校 湖北宜昌 443111)
《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强调,“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要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学内容的确定,教学方法的选择,评价方式的设计,都应有助于这种学习方式的形成。”“合作学习”的重要地位和巨大作用由此可见一斑。
值得欣慰的是,目前,中职语文教师对作为新课程倡导的三大学习方式之一的“合作学习”正在进行积极的探索和实践,在中职语文课程教学中已不乏“合作学习”的身影,并且已初显“合作”成效。
不过冷静观察、客观分析,也不难发现其中还存在一些应引起注意、思考并改进的地方,最主要的就是学生合作学习中存在一些无效现象:(1)教师没有提供足够的时间让学生充分展开讨论,三两分钟,草草了事;(2)一些没有讨论价值的问题放在小组里合作思考,浪费了宝贵的学习时间;(3)你说你的,我说我的,讨论结束没有做归纳和小结,小组合作学习处于一种自由放任的状态。
一、“个动”打底是“收”的前提
“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合作学习应以“生”为本,但有的教师却以“师”为本,只从自己如何施教的角度构思设计,而忽视了学生这个合作主体,因此,有时安排学生的合作学习太“突然”,提出某个学习要求、活动任务或需要思考交流的问题之后,即创设了“任务情景”之后,就立刻让学生小组讨论、合作交流、教师小结,结果学生由于没有充分的“个动”,合作交流时自然无话可说、无感可发、无事可做,冷场尴尬,合作自然低效,教师的归纳也显得牵强。这就要求平时必须保证学生有足够的个体学习时间,去读去背去写,为合作打底;另外,课堂上或活动中,教师必须留给学生足够的“个动”时间,去自思自练自做,为合作铺垫,为教师的“收”打底。须知,“自主、合作、探究”是一体,自主学习是有效合作的基础,探究可以把合作引向深入,这样,教师的归纳小结也才真正能使学生获得的新知识明确化、系统化、完整化。
二、形式多样是“放”的特征
俗话说戏演多遍无人看。方法单一就是老套,学生就会没有兴趣投入。就课堂上的合作学习而言,除了四人小组交流讨论之外,还有同座互学,选友讨论与辩驳、师生对话、全班集体交流乃至诚邀班外人士“加盟”等,将这些形式适当地与独立思考、动手操作“联姻”,必会使学生兴致盎然,合作效果更佳。课外合作的天地更广阔:举办课本剧、小话剧表演,选编自己或别人的习作,装订成册,展示交流;分小组开展或分班级开展办小报活动;成立兴趣小组,采访当地名人,为他们写传记;开展班与班、级与级、校与校之间的辩论会;调查民俗民风、社会生活热点、焦点问题,写调查报告,等等,教师在指导学生小组合作时,不妨大胆地放手,让学生的主体地位得以充分体现。
三、火候拿捏是“收”“放”有效的关键
巧妙地处理学生合作学习过程中“放”与“收”的关系,拿捏好“放”与“收”的火候,做到“放”与“收”和谐与统一,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他们在合作学习过程中目标明确、思想活跃,融会贯通新旧知识与经验,从而学有所得。具体来说,传统式课型要在发挥教师主导作用的基础上,注重教学的互动性。教师教学时不应局限于教材,要多一些“放”,即从课堂知识的一点向课外拓展迁移,将课外知识灵动地穿插在教学中,以促进学生的“发散式”思考,激活他们的思维。比如教授文言文《廉颇蔺相如列传》一课。注重知识点的落实,讲清文章的文言实词、虚词和特殊句式,对于考试肯定大有裨益,但如果这样教,学生的学习兴趣恐怕就会被扼杀殆尽了。如果教师能够将文章的内容置于相关的历史背景之下,将战国时期诸侯林立,尔虞我诈,一批谋臣策士周旋其间,因势据时为国君出奇策异计的有关情节和唐朝名臣魏征的“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亡;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的名言适时地补充进来,自会激起学自主、合作、探究的兴趣。对于开放式课型,应该在保证学生主体地位的前提下,适度地“收”,即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使课堂布局的巧妙安排和课堂气氛的有效调控得到有机统一。一般而言,以学生自教为主的“小先生课”、分组合作的研究性学习成果展示课以及自编自演的课本剧表演课,教师尽可以大胆地“放”,让学生去发挥想象,努力创新,只要参与者能够体味到成功的喜悦,答案自然是丰富多彩的。而在“质疑探究课”中,教师则要努力创设有利于学生参与的教学情境,鼓励学生大胆质疑。教师这时既是教学的组织者,也是讨论者中的一员;既可以作总结性发言,也可以只发表一已之见。经过实践,笔者认为这种探究课“放”与“收”的比例控制在7∶3左右为宜,即以“放”为主,适当收拢。
四、时机把我是“收”“放”自如的核心
在指导学生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把握住“放”与“收”的时机也至关重要。教师在放的过程中,要时时留意学生的学习反馈情况,把握他们的认识和理解程度,估计学生将知识领会得差不多的时候,便及时进行综合和归纳。收得如果及时,对于那些思维敏捷、理解速度快的学生是一种及时的肯定、鼓励,而对于那些思维较为迟钝、理解速度慢的学生来说也是一种及时的解惑。经过较长时间的摸索,笔者认为遇到如下三种情况时要“放”:第一,课堂气氛压抑时要“放”,因为“放”有助于调节课堂气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第二,教授重点难点时要“放”,因为重点难点必须通过学生的反复思考才能更好地为学生所理解;第三,问题能够引起学生争议时要“放”,因为学生的参与意识需要新颖的教学内容来促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