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优化小学中高年级语文课堂教学即时评价的思考与实践

2018-02-26

关键词:激励性评价老师

(深圳市宝安区松岗第一小学 广东深圳 518100)

小学课堂评价应以“即时评价”为主。“即时评价”就是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学习行为表现给予的倾向性意见。教师的评价倾向,会对学生的学习情感起到即时的调节作用。本文结合小学中高年级语文课堂教学实践,对优化小学中高年级语文课堂教学即时评价,提出一些思考与建议。

一、激励评价,增强课堂学习的安全感

评价有着巨大的激励潜能,激励性评价可以使人走向成功之路,关键一点就在于使学生有了足够的情绪安全感。只有这样,学生才能没有压力和负担,充满自信地进行自主学习。

1.激励性评价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关怀学生的成长。激励性评价把学生放在“人”的位置上,尊重学生的个性,充分发挥学生自我评价和为他人评价的主体作用。即时评价要帮助学生缩小相互之间的差距,促使他们在各自原有的基础上提高和发展,设身处地地分析情况,理解和帮助学生成为大家的合作伙伴,通过积极评价,提高学生的价值,使评价成为一种关怀的手段,良好的课程与教学发展行为,使学生充分展示自己的才干,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2.激励性评价满足学生积极的心理需求。学生在学习、成长的过程中有被赞美,被鼓励的要求。在教师的课堂即时评价过程中,我们必须确立“多在学生位置上想一想”的观点,宽容学生的失误,鼓励学生的成功,能多元化、多角度地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愉悦,感受到自身价值的存在,从而满足学生健康的心理需求,让他们树立对学习、生活的自信。

3.激励性评价创设氛围,保持激励性评价的连续性。在教学中使用激励性评价手段能鼓励学生不断进步,它的关键在于连续性,它是在肯定学生一次成功的时候,就为肯定其下次成功作准备,激励手段的运用需要创造一种整体氛围,让学生时刻有机会与成功见面,又时刻萌发对下一次成功的渴求。所以我们必须利用一切可能途径为学生创设一个良好的激励氛围,并保持连续性,不断激励,让学生自我展现,获得一次又一次的成功。

二、真实评价,增强即时评价的针对性

课堂评价的目的在于促进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课堂教学活动中,促进学生对所学内容的掌握。评价语应该客观地指出学生的长处和存在的缺点,行文要简洁,不模糊,对于要强调的地方要讲得明白,让学生听得清楚。除了语言的简洁,准确性是评价语的灵魂。只有使受到表扬的学生真正感到老师的、同学的肯定是真诚的,才能体验到自己的价值,从而激发自己有更好的表现。第斯多惠说:“教学艺术的本质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唤醒、激励和鼓舞。”

1.示范法。心理学告诉我们,模仿是儿童的天性,在对学生进行真实评价时,老师的示范作用远远胜于说教。如有位教师上《家里来了客人》一课,引导学生思考:客人来了该如何有礼貌地接待。与其老师道理说一大通,还不如老师和学生现场进行模拟表演。让学生从老师的示范中找到自己的不足之处。我想这远比教师先否定他们、再给予方法说教要有效得多。

2.迁移法。是不是所有的学生学习中的生成性信息均要精心利用呢?不一定。我们在考虑了评价要到位的基础上,还要辩证地注意度的把握,要看看这个是“主干”还是“杈子”。学生的反馈有些过于发散跑题时,我们不妨用一用迁移方法引导学生回到讨论的主题上来。

3.归谬法。归谬法就是明知学生的回答是错误的,但不直接纠正,用他们自己的回答顺推出一个错误的答案来,以起到加深学生理解和记忆的目的。也就是说,学生说话不完整、不全面、不严密,老师先不置可否,就顺着你的意思讲一讲,讲出了一个荒谬的结论,这就说明了你讲的肯定有问题。虽然没有直接否定你,但是这样既保全了你的斗志,又强化了你的理解,一举两得。

三、差异评价,增强个体发展的适切性

学生的个别差异是客观存在的。不同的学习基础,不同的学习经历,不同的学习风格,都会导致学生不同的学习需求及不同的对待评价的态度。教师运用即时评价,应当努力使得评价对于学生主体学习具有指向评价。换句话,针对不同的学生,宜采用不同的内容与形式的即时评价。

评价优秀的学生,一般可以开门见山,迅速入题,肯定以往的成绩和优点,也点出其应克服的弱点,提出更高一层的要求。学习困难学生对学习任务,常常是经过努力才能勉强达到要求,甚至无法达到要求,经常出现错误。评价这类学生用“谈心式”的评价语言则较为恰当。教师要善于发现他们的闪光点,肯定他们的每一点进步。

在教学实践中,中等程度学力的学生往往容易为教师所忽视。在一些情况下,这类学生往往得不到教师的关注,甚至他们听不明白,教师也不会很快发现。适当运用即时评价,关注到这一类学生的存在。相对他们而言,即时评价主要是增强他们学习的重视感,进而激发他们主动参与的热情。多元智能理论认为,每个人都具有多种智慧,也就是说人人都具有某方面的智慧,但因学生的个性差异,已经显示出来的不一样而已。因而,在教学时,教师要针对学生的不同见解,进行有效地评价,这样,不仅能激活学生思维拓展深度,还能让学生得到实实在在的成就感。

结语

对学生的评价不是教师的绝对权利,教师要敢于和善于让学生发表对自己、对同伴、对老师的评价。为了发挥评价的导向、激励和自省作用,我们应改变评价主体单一的现状,学生个人与小组、学生与教师等可进行自评、互评等双向、多向沟通。课堂上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评价,能够构建平等自由的对话平台,使学生处于积极、活跃的状态,能产生始料未及的体验和思维火花的碰撞。

猜你喜欢

激励性评价老师
中药治疗室性早搏系统评价再评价
集体教育活动中教师激励性语言运用的调查研究
集体教育活动中教师激励性语言运用的调查研究
激励性语言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策略研究
依托激励性评价提高低学段口琴口头作业效度的实践研究
老师,节日快乐!
老师的见面礼
六·一放假么
基于Moodle的学习评价
保加利亚转轨20年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