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戏剧:一条可开发的创新教学路径
——以苏教版四年级上册《普罗米修斯盗火》为例
2018-02-26江苏盐城市大丰区南翔实验小学224199陈中娟
江苏盐城市大丰区南翔实验小学(224199) 陈中娟
教育戏剧的应用,使教育摆脱了枯燥的说教,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获取知识,并在客观知识中加入个人的主观认知与情感投入,从而建立起对所学知识的兴趣和想象,创造出个人对知识的独特理解。在语文教学中引入教育戏剧,能够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
一、未雨绸缪,明确内涵与目的
教育戏剧一般以创作性戏剧、即兴演出、角色扮演、模仿、游戏等方式进行,让学生在互动关系中充分发挥想象、表达思想,由实践而学习,从而获得美感经验,增进智能与生活技能。在一定程度上,它给予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权,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在角色扮演的过程中,增强了对人物的感受力,提高了对课文的理解程度。
但值得注意的是,语文课堂上的教育戏剧,虽然是为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但在一定程度上,它仍需要依托语文课本,在立足原著的基础上,培养学生表达和感受的能力。其对文学作品进行演绎和呈现,一方面在于加深对人物形象的理解,另一方面在于通过角色扮演的形式,去感受人物的喜怒哀乐,从而触动学生的心灵,激发学生向善、向美的美好情操。
二、以情入境,落实方法与过程
《普罗米修斯盗火》是苏教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全文注重细节描写,塑造了勇敢善良的普罗米修斯、暴躁无情的宙斯、正义英勇的赫拉克勒斯等人物群像,而普罗米修斯为救人类甘愿在悬崖绝壁上经受三万年风吹雨打、鹫鹰啄食的事迹更是感人至深。在语文课堂上,将这样一个名篇认真以戏剧的形式落实,需要稳扎稳打,逐步落实。
(一)以热身做好教学铺垫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在戏剧演绎之前,需要引导学生扎实掌握本课所学的生字新词,如“风吹雨淋、小心翼翼、烟火袅袅”等词语,需要学生运用联系上下文等方式加以理解。课文中鹫鹰的形象离学生生活较远,教师可通过图片展示等方式,帮助学生形象化地理解课文内容。同时,教师还可结合预习内容,与学生共同学习古希腊神话中的基本人物关系,为戏剧的呈现进行有效铺垫。
(二)以诵读激发学生思考
根据教学需要,教师引导学生反复诵读文章,将人类社会有火与无火的场面进行对比。在反复阅读中,学生会自发进行拓展:“冰天雪地,人类无火需要经受彻骨的严寒。”“手上流血,人类无火可能面临生命危险。”以读促思,使学生直接融入故事中。在读到普罗米修斯受罚时,在背景音乐的烘托下,学生思考着三万年是多少个日夜,期间,普罗米修斯失去自由,只能经受烈日暴雨的洗礼,从而加深了对这个受难者形象的体会。
(三)以演绎加深学生体会
以读促思,这种思考是平面的、二维的,学生是以旁观者的身份读文思考,其感悟亦是浮于表面的。为此,我在班中征集了数名学生演员,让他们演绎大发雷霆的宙斯、驱车行驶的太阳神阿波罗、英勇无畏的大力神赫拉克勒斯以及主人公普罗米修斯。学生身着服装,手拿道具,将盗火的一幕幕场景搬进教室。普罗米修斯的扮演者反复读出甚至大声喊出:“为人类造福,有什么错?我可以忍受各种痛苦,但决不会承认错误,更不会归还火种!”台下掌声阵阵,甚至有同学流下了眼泪,感受到了正义的力量和普罗米修斯勇于牺牲的精神。
三、一课一思,浅谈收获与反思
在表演过程中,学生自己负责演绎、设计动作,学习的积极性明显高涨,且通过几位小演员的生动诠释,呈现出普罗米修斯受难时的痛苦和反抗宙斯的英勇无畏精神,极大地鼓舞了学生的学习士气,提升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切实落实了课标要求,同时培养了学生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激发了学生的正义感,引导其树立了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但同时,教师也应当引导学生注意把握教育戏剧中的“间距效应”,即戏剧中学生演员与观众之间、与自身所扮演的角色之间应保持一定距离,通过这种距离来获得观演双方的冷静与理性思考。语文课堂需要有感动向善之情,也需要有理性沉思之感。
以读入文,以情入境,以角色入课堂,以演绎入教学,教育戏剧让语文教学变得充满灵性,让跳跃的文字演绎出生活百态,亦让学生走出“小我”的困顿,多了一份大气与从容,全新的教育方式必能在推进全面素质教育、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过程中贡献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