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读写结合的“点”在哪里
——从《草原》的同课异构谈起

2018-02-26江苏徐州市贾汪区贾汪镇中心小学221011陈英明

小学教学参考 2018年19期
关键词:蒙汉老舍学情

江苏徐州市贾汪区贾汪镇中心小学(221011) 陈英明

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广大教师已形成共识:阅读课既要关注文本内容(写什么),更要注重语言训练(怎么写)。然而,阅读与习作既相互关联,又相对独立,如何找准读写结合点呢?笔者以《草原》一课的同课异构教学为例,谈谈自己的看法。

【案例一】

师:你觉得哪一段写得最美?

生:第一段。

师:老舍先生是怎样把景物写美的?边读边思考,写下自己的收获。

(学生交流:动静结合、借景抒情、比喻拟人等)

师:把这些方法运用到写作中,你也会写得很美。请欣赏督公湖(本地景点)的图片,来描绘这人间仙境吧!

【案例二】

师:仔细品读下面的句子,会有新的收获!

(1)也不知道是谁的手,总是热乎乎地握着,握住不散。握手再握手,笑了再笑。

(2)干部向我们敬酒,七十岁的老翁向我们敬酒。我们回敬,主人再举杯,我们再回敬。

生1:第一处有四个“握”两个“笑”。

师:这叫——

生2:重复。不,反复!

师:最简单的动作、表情,反反复复出现,才是最真、最浓的情!

生3:第二处的句子中先写主人,又写客人,再写主人,再写客人。

师:这是在穿插着写。主客语言不同,心意相通。穿插描写表现了主客心灵的默契。

(总结方法:反复穿插)

师:太阳西斜,他们如何依依不舍地告别呢?

(出示课后练习四,引导展开想象,用上述发现的方法,描写离别情景)

两个案例中教师都进行了读写结合训练,但笔者认为,第二位教师对读写结合的点把握得更准确,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一、基于文本

丁有宽老师一直主张从读学写,在写中促读。因此,读写结合要从课文本身出发。

《草原》选自《内蒙风光》,记叙了老舍第一次访问内蒙古大草原的所见、所闻、所感。当时,新中国刚成立,为促进民族团结和文化交流,中央组织了文化参观访问团,老舍等人随团走访内蒙古。他写下了《内蒙风光》,记叙了访问草原的情景,反映了民族友爱的主题。由此可见,草原美景只是内蒙古风情的一部分,而众客迎宾、盛情款待、民俗表演、不忍别离等则是此次内蒙古之行的主要经历。文章不是在单纯地赞美草原的美景,而是在歌颂民族大团结。

案例一侧重对写景技巧的模仿,偏离了对文本的理解。案例二反复品读后三段,引领学生在加深理解的同时发现文本的语言特色,又通过对“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的想象,既升华了学生的感情,又提升学生的表达能力。

二、基于学情

学生生理、心理以及语言能力的发展具有阶段性特征。因此,教学就应该根据不同学段学生的特点和不同的教学内容来进行。

本课教学对象是六年级学生,他们对动静结合、借景抒情及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已比较熟悉,相关的语用训练也进行过不止一次。案例一的设计已不能满足学生当前的学习需要,只相当于一次巩固训练。案例二则在充分了解学情的基础上引领学生体悟方法,在更充分挖掘文本价值的同时,更好地促进了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生长和提升,无疑是值得借鉴的。

三、基于练习

每篇课文都会有课后习题,它凝聚着教材编写者的集体智慧,体现了编者的意图,反映了教学的目标和要求。因此,设计读写结合的训练点不能忽略课后习题。

《草原》课后练习四就要求学生展开想象,写出诗句“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所描绘的情境。这是在暗示教师——读写结合点在于引导学生想象,体会并描写蒙汉两族的深情厚谊,而不是进行景色描写。

作为语文教师,准确把握读写结合的“点”是一项过硬的教学基本功,需要依据目标,遵循规律,深入细致地研读教材,准确把握学情,综合多方面因素,进行理性设计,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猜你喜欢

蒙汉老舍学情
北平的秋
针对学情,实干巧干
周恩来与老舍肝胆相照的友谊
作业批改中如何了解学情
立足学情以点带面
《内蒙古艺术》(蒙汉刊)首届作者培训班掠影
蒙古族民间游戏在幼儿“蒙汉双语”教育活动中的运用
老舍的求婚
例说依据学情开展课堂教学的必要性
清代归化城土默特地区的草厂纠纷与蒙汉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