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小学生国家认同感培养的理论基础与路径分析

2018-02-26强晓华

兴义民族师范学院学报 2018年5期
关键词:认同感凝聚力价值观

强晓华

(滁州职业技术学院, 安徽 滁州 239000)

近些年来,极少数人由于受到西方行为文化的渗透和价值观的误导,思想开始堕落,出现了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个人利益至上,甚至在言语上和行动上丑化中华民族、污蔑我们的国家,网络上出现的“精日分子”的一些视频和图片令人极其愤怒。特别是在青少年群体出现这一问题,必须引起教育界的警觉。该问题的本质反映了青少年的国家认同的问题。2016年,我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研究成果发布,该研究成果将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具体细化为国家认同等18个基本要点。[1]国家认同是国家凝聚力的基础,培养中小学生国家认同感是提升国家凝聚力的重要内容。国家凝聚力的强大,可以帮助国家度过艰难岁月,成为克服困难的力量源泉。对于一个多民族的国家来说,国家认同是各民族团结发展的黏合剂,可以促进各民族文化的交流、融合与进步。

时代的快速进步和社会的高速发展对我国的基础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青少年在学习文化知识的同时,还必须加强综合素质的培养,要不断提高学生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中小学生是国家的未来和希望,当前加强中小学生国家认同感培养,是实现“中国梦”的根本保障。

一、中小学生国家认同感培养的意义

(一)培养中小学生国家认同感是新时代我国社会主义教育方针的必然要求

我国的《教育法》、《义务教育法》已经从法律层面明确了我国社会主义教育方针,就是要将青少年、儿童培养成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中小学生未来要担负起建设社会主义国家、维护祖国和平稳定的历史使命,首先就要培养中小学生国家认同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要着力提高中小学生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我国当前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到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已发生改变,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问题,需要在发展中不断地予以解决,中小学生是未来推动社会发展的中坚力量,必须要牢记历史使命,必须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当前,国际国内形势较为复杂,国外敌对势力不愿意看到中国的快速崛起,总是采取各种手段遏制中国的发展,在这种发展背景下,我们的教育首先要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重大问题。因此,培养中小学生国家认同感是新时代我国社会主义教育方针的必然要求。

(二)培养中小学生国家认同感是引导青少年树立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应有之意

当今世界各国都十分重视社会的核心价值体系的构建,社会的核心价值体系已成为现代文明的重要标志,也是现代社会赖以维系的精神支柱。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建立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构建和谐社会提供了强大的精神资源。引导青少年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关系到民族的振兴和国家的强盛。[2]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凝结着全体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既然是核心价值观,就要能够把各种不同正能量价值观凝聚在自己周围,并对它们协调、整合和引导。核心价值观既约束着从属价值观,又为其提供依据和方向,从而为价值体系的稳定和统一起着维护作用。中小学阶段是青少年儿童价值观形成并逐步稳定的关键时期,有调查研究表明:“在国家价值观方面,青少年关心国家大事,对民族的振兴和国家未来的发展充满信心,但在热爱祖国方面相对落后。”[3]当前,对于青少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要做好青少年的爱国主义教育,培养青少年的国家意识。可以说,培养中小学生国家认同感是引导青少年树立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应有之意。

(三)培养中小学生国家认同感是中小学校加强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

学校文化是学校所追求的核心价值既内化为精神气质、又外显为行为方式和物质标识的整体表征,具有弥散性、渗透性和整体呈现的特性。[4]学校文化作为一种教育机构的文化,既具有一般文化的导向功能、激励功能、凝聚功能、控制功能和品牌功能,也具有特殊的教育功能、检释功能、创造功能和辐射功能,加强学校文化建设最终目的还是进行文化育人。有学者指出,作为国家凝聚力载体和重要构成要素的文化,其需要和需要的满足不仅是国家凝聚力形成的源泉动力之一,又以其特有的功能在国家凝聚力的形成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5]当前,学校文化建设要处理好“人文与科学的统一、传承与创新的统一、本土与国际的统一、发展与全面和谐的统一”等关系问题,这样才能在复杂的社会背景下,将学生培养成国家建设发展所需要的人才。新时期培养中小学生国家认同感,本身就是学校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可以融入到学校的核心价值观,是学校精神文化层面的内容。如果学生心中没有国家意识,学生未来可能会处理不好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关系的问题,学校要从价值观的层面,从精神文化层面,培养中小学生国家认同感。

二、中小学生国家认同感培养的理论基础

(一)全面发展理论

人的发展,不仅是生理的变化过程,更是人的社会化的过程。对于人的发展,西方学者提出了很多观点,但多数较为片面,为此,马克思和恩格斯提出了人的全面发展学说。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指出,人的全面发展实际上就是“全面发展其才能”,“就是全面发展自己的一切能力,其中也包括思维能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充分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也是当前我国社会主义教育的根本指导思想。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就要全面了解、正确认识、必须遵循人的发展生命周期。人不仅是自然人,更是社会人,因此在不同的年龄段,有不同的私人需求和社会需求,需要获得相应的发展保障。对于中小学生来说,他们正处于发展的关键时期,是社会化的重要阶段,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正在形成,需要教育的正确引导。培养中小学生国家认同感就是要树立学生的国家意识、责任意识,是对学生发展的价值引导。人的全面发展是人的需要和能力的全面发展,是人的活动的全面发展,是人的社会关系的全面发展,也是人的素质和个性的全面发展。因此,没有国家意识,没有国家凝聚力,对于中小学生来说,人的发展就是片面的。

(二)认同理论

在当代社会生活中的每一个地方,我们都遭受到认同的话语,认同问题也日益成为影响人与组织不断发展的核心命题。在学术界,不同学科对认同的认识存在差异,比如心理学家埃里克森(Erikson)的研究着重于社会情景中认同的形成以及人们实现认同所经历的阶段;社会学家米德(Mead)把“认同”的概念与“自我”的概念联系起来,详细描述了“自我”是如何通过与环境的作用而发展起来的。学者刘辉在著作《认同理论》中通过对个人、组织和社会组成要素的分析,得到了认同作为一种思想和理论普遍存在于人类社会,他指出,“政治、经济和文化的相互协调,形成了社会的认同,制度、结构和价的协调,形成了组织的认同,行动、思维和意愿的协调,形成了个人认同。而个人、组织和社会之间的协调,又构成了整个人类社会的认同。促进个人、组织和社会认同,对于个人的幸福、组织发展和社会和谐具有重要的价和作用。个人认同是整体认同的基础,需要每个人通过自身的身体、大脑和心灵的反复实践来逐步提高,最终实现行动、思维和意愿的协调,成为社会和谐的基本单位。组织认同通过制度建设和合理的组织结构,最终实现组织价,为个人提供生存发展的平台。社会认同通过政治和经济之间的相互促进,形成良好的社会文化。”[6]对于中小学生国家认同感的培养,前提就是对中华民族和社会的认同,可以说没有认同,就没有归属感,凝聚力就无从谈起。

(三)需要理论

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Abraham Maslow)1943年在著作《人类动机理论》中提出著名的“需要层次理论”,他将需要从低到高分为五级: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交需要、尊重需要和自我实现需要。马斯洛认为,人的需要是从低级向高级发展的,一般要逐级满足。1972年美国组织行为学者阿德弗(Alderfer)又提出了 ERG理论,认为人们拥有三种类型的需要:生存(Existence Needs)、联系(Relatedness Needs)、成长(Growth Needs),与需要层次理论在需要层次划分上有着一定的相似性,但其不同在于,该理论认为人们的行为可能同时受到多个层次需要的影响。人的发展过程也是人的社会化的过程,人在社会化过程中生存与发展的需要是人的最基本的需要。中小学生在家庭、学校和社会中接受教育,树立理想和信念,不断向更高层次发展,不断实现自我。教育提升了个体的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而人的价值的实现只有在社会奉献中才能发挥出最大的功效。培养中小学生国家认同感,就是要帮助学生从小树立崇高理想,将国家概念深入内心,将服务国家发展需要作为人生的奋斗目标,成为激励个人发展的需要。

三、中小学生国家认同感培养的路径分析

(一)加强中小学生爱国主义教育

有学者指出,“爱国主义精神是国家凝聚力的精神核心,对于国家凝聚力来说无疑是至关重要的因素。爱国主义精神不仅是国家凝聚力最具广泛性的道德基石,而且是国家凝聚力最坚实的精神支柱。”[7]我国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国际国内形势复杂多变,社会中还存在着各种不良思想影响着青少年儿童的身心健康发展。当前,不论在港台,还是在大陆地区,还存在相当数量的“哈日”族,他们在思想上、在生活中,盲目崇拜日本文化,甚至推崇日本军国主义思想,他们经常在网络上肆意发表媚日言论,诋毁我们的国家,践踏我们政府的公信力,侮辱我们的党,影响十分恶劣。因此,加强中小学生爱国主义教育不仅是我国教育方针的基本要求,是加强中小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内容,也是提高全民族素质的一项基础性工程。加强中小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可以引导青少年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是培养中小学生国家认同感的根本路径,是推动我国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取得伟大成就的巨大力量。

(二)加强中小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人的发展的历史总趋势是人的全面发展,也就是人的各个方面才能都得到充分的、自由的发展,从根本上说就是占有人类物质和精神文化的全部成果、全部对象化的世界。[8]教育在人的发展中功能和价值是随着历史的发展而提高的。中小学生的教育关乎民族、关乎国家的前途命运。信息时代已经到来,网络、媒体等现代交流平台不断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在如今多元而复杂的社会文化背景下成长的一代,青少年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的过程中受影响的因素更多。当代中小学生的思想更加活跃,对社会潮流也更为敏感,但是他们辨别善恶是非的能力还不成熟,也缺乏理性选择能力。可以说,中小学生的价值观形成过程中更容易受到各种因素的诱导和影响。近两年来,中小学校园欺凌现象时有发生,校园暴力、青少年犯罪、卖淫、吸毒等问题已成为影响社会和谐发展的社会问题,前不久出现的“小学副班长受贿几万元”事件,更加凸显了中小学生价值观偏差问题。中小学生的核心价值观决定着国家未来发展方向和社会的繁荣稳定。只有依靠教育,通过加强中小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树立学生的理想信念,才能凝聚人心,强化民族认同、国家认同,共同构建社会和谐。价值观的发展与巩固是一个系统的工程,学校和家庭教育在其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价值观也会受到来自环境,特别是媒体和社会生活事件的影响。所以,在加强对中小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同时,我们还要充分利用社会环境对学生的影响力,建议从学校、家庭、理论和社会实践多角度多方式地培养中小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三)加强中小学学校文化建设

有学者提出,“文化是一个塑造国家凝聚力的重要因素”,并认为,“一个国家是否具有凝聚力,关键要看两个方面:一是民众与政府是否上下同心,二是社会群体和利益集团之间是否关系和谐。而这两方面都与这个国家的文化直接相关。”[9]一所学校的文化深深植根于传统、价值观和信仰之中,这些传统、价值观和信仰,有的是学校所共有的,有的则是唯一的,深嵌在这所学校特有的历史与地理位置里面。“一所学校基于累积的经验而形成的规则和制度、政策和程序,不管是否明文规定,都是既有的组织的稳定性人工制品(lasting artifacts)。”[10]作为一种群体文化,学校文化既反映了社会对学校文化主体的期待,又反映了学校文化主体的共同愿望。学校文化不断汲取其他各类文化中的养料,将其纳入自身的结构体系之中,从而充实、丰富、完善自己。同时,每一学校文化的主体在学校文化的大环境下逐渐地转变,把学校文化的精神同化为自己的思想行为。学校培养的人才受到学校文化的熏陶,在一定程度上将带上学校的文化烙印,形成特有的价值观和行为方式,他们毕业后步入社会,会将自己在学校形成的价值观和行为方式通过与别人交往而传播开来,并对社会大文化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

猜你喜欢

认同感凝聚力价值观
我的价值观
高校艺术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感研究
图说 我们的价值观
图说我们的价值观(三德)
“如此凝聚力”
论当代高校青年教师团队凝聚力的提升
成都市初任幼儿教师职业认同感调查研究
香港青少年国家认同感培育所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对增强兵团凝聚力吸引力的研究
论增强网络空间意识形态凝聚力引领力机制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