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当代城市建筑文化的审美体验与反思

2018-02-26吴衍发

关键词:建筑文化

吴衍发

(安徽财经大学 艺术学院,安徽 蚌埠 233030)

城市建筑文化是时代精神的审美反映。从中国当代城市建筑审美现状来看,虽然城市建设和新型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带来了城市建筑的空前繁荣,然而造城运动却使城市建筑文化正在急剧丧失,城市中泛滥的浅薄、粗俗、浮躁和功利观念,正在吞噬着众多历史城市的传统风貌,而盲目地模仿又使城市建筑文化趋同而丧失个性,欧陆风格又与中华民族审美意识相去甚远。如何拯救城市建筑文化,如何守望人类的城市家园,值得人们深思。

一、城市建筑文化对时代精神的审美反映

城市建筑是以人工构筑物为主要景观的环境综合体,一般包括建筑物及其周边环境。建筑主体及其相关的道路、绿化、水体、小品以至附近的人流、车流等,都是构成城市建筑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从而使城市建筑超越其本身物质和功能的要求,给人们留下深刻的审美体验和感受。城市建筑文化具有物质和精神的双重属性。从审美角度来看,城市建筑文化的美学特征主要表现为建筑文化对时代精神的反映,都是一定社会民族文化和时代精神的体现,它们以直观的形式反映出一定的社会意识形态和深刻的历史文化内涵。

城市建筑的技术水平总是受制于相应时代的生产力发展水平,不同时代的城市建筑总是反映相应时代的建筑材料和工艺水平。两千多年前维特鲁威提出的“实用、坚固、美观”三原则,即使在现代建筑中仍然普遍得到遵循,但是“美观”被提到越来越重要的地位。这是因为随着现代科技的迅猛发展,人们的物质需要基本得到了满足,从而提出了更高的精神需要,对于建筑的审美性或艺术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德国包豪斯学校首任校长格罗皮乌斯提出了“艺术和技术——新的统一”的设计概念,强调将建筑技术与艺术、设计与造型有机结合起来。包豪斯学派在建筑设计乃至整个工业设计发展史上都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与作用,其影响亦十分深远。世界著名建筑大师贝聿铭指出:“建筑和艺术虽然有所不同,但实质上是一致的,我的目标是寻求二者的和谐统一。”[1]北京香山饭店就是贝聿铭设计的一处新古典主义的建筑作品。它是东方文化与西方文化交融的优秀成果,有着极强的生命力。可见,城市建筑是建筑与艺术的和谐统一,在满足人们物质需要和实用需要的同时,还能满足人们的精神需要与审美需要。而且,城市建筑总是离不开一定的社会文化环境,一个时代有什么样的形态文化,就必然形成什么样的建筑体系,也会产生相应的建筑艺术。

西方古希腊建筑、“罗马风”“哥特式”城市建筑,高大强壮、神秘威严,透射出一种弃绝尘寰的宗教出世精神,带给人一种崇高而又让人仰慕的审美感受。古希腊城市建筑呈现出一派和谐、典雅、崇高和充满理性秩序之美。其中给人印象最深的是其“柱式”,这些柱式不但追求严谨、符合逻辑的理性主义,还通过体现人体的美感,使每一块石头都充满着生命的活力,使建筑物有了性格因而更为和谐。建于公元2世纪的罗马万神殿,是对古罗马社会和民族情感的反映。“万神殿的雄伟和刚劲令人想起大一统的罗马帝国广袤无垠的疆土、庞大威严的国家机器和帝王的宏图伟业,也令人想起能征善战的罗马士兵晒得黝黑的面孔和他们高傲、威严的姿态以及罗马人所使用的强硬的、刚性的拉丁语。”[2]欧洲中世纪哥特式建筑,则以其高直的束柱、挺拔的尖券、高耸的尖塔和斑斓的彩色玻璃窗,营造出神秘天国的虚幻境界。中世纪君士坦丁堡的圣索菲亚大教堂,作为拜占庭文化的典型代表,“当朦胧的光线从穹顶下缘的一个个小窗洞中洒进幽暗的室内,教堂内部彩色贴面图案、两侧镶金柱头、包金交界线和顶部与地面彩色玻璃、马赛克装饰,营造出斑斓而迷离的景象”[3]。圣索菲亚大教堂体现出中世纪的一种普遍的宗教情感。文艺复兴以后的巴洛克建筑,极力强调视觉效果,追求动态变化与华丽装饰,因而大量使用波形曲线与曲面,以柱子的疏密排列来强化立面的起伏与运动感,采用大面积壁画与雕像来制造脱离现实的感觉。欧美工业革命从材料、能源和技术上打破了千年以来的手工艺传统,庞大的城市充满着工业化产品和工业建筑,新型快节奏的都市生活取代了农业时代小城镇那种缓慢的、悠闲的、浪漫的生活方式,老式的手工建筑方法和传统的审美观念已经随着石子路上的马车声逐渐消逝,出现在眼前的是急迫的、有隔膜的、缺乏人情味的、形式简洁的工业化建筑。现代建筑广泛采用新材料和新技术,无论是在建筑造型上还是在建筑空间上均获得极大的自由。现代建筑风格影响并左右了整个20世纪的城市建筑,结果却使世界上的大城市几乎变得一模一样。20世纪六七十年代前后,欧美等发达国家先后完成了工业化进程,西方城市建筑出现了后现代主义、高科技、解构主义和新现代主义等多种风格。纽约AT&T总部大厦,人们从大厦顶部仿佛可以看到古希腊神庙的影子,而其开口的顶端又带有对历史的戏谑态度。高科技风格突出当代技术特色,法国巴黎的“蓬皮杜文化中心”可以说是高科技建筑风格的典型代表。

中国传统城市建筑文化的逻辑原点是天人合一,这与中国文化思想的主流相一致。中国传统建筑在布局上强调因地制宜,顺应自然环境;在形制和装饰上无一不是或明或隐地体现出一定的伦理文化主题。因而,中国传统城市建筑无须以高直的尖顶去与宗教的天国对话,只要顺应自然风水,符合冷静而严肃的伦理秩序即可。所以,中国传统建筑强调实践理性,注重现实社会生活,容易产生亲切的美感;体现在建筑结构上,是沿中轴线的平面铺展和对称,且又是等级分明,这种建筑结构既展现严肃庄重及井井有条的理性精神,也符合封建等级礼仪的级差制度。北京故宫是中国发展最为成熟、规模最大、成就最高的传统建筑,为强调帝王权威而体现出巍峨壮丽的气势,总是给人以强烈的精神震撼。北京故宫(“紫禁城”)中的“紫”与天上的“紫宫”星座相联系,而紫宫是环绕北极星周围15颗星的所在范围,北极星恒定不动,被称为“帝星”,以示皇权稳固,以其为中心的紫宫自秦汉以来就被代称为皇帝宫殿。“禁”则表示一般人等禁止擅入。紫禁城中轴线南起正阳门稍北的大清门,北止于景山。中轴线分为三段:第一段自大清门至宫城正门午门,这是一个长长的前导空间;第二段为宫城,即紫禁城,这是高潮,由前朝、后寝和御花园组成;第三段自紫禁城北门至景山,是收尾。从故宫的形式美来看,故宫强调中轴线为主的大格局,多变的院落空间、规模尺度、屋顶形式、色彩装饰、植被绿化等形成了不同向度和强度的张力,勃发着一种生机,使画面显得生动,但这些张力的综合效应未能与强大的中轴线及其对称构图所造成的聚力相平衡,造成了聚力主导下的和谐,总体上给人一种十分庄严的审美感受。太和殿是北京故宫的结构主体,高大雄伟,两侧稍低级别的建筑对称展开,簇拥拱卫着它,形成统属关系,产生强大的结构聚力。单从色彩上看,蓝天、黄瓦、红砖、白基座,形成了反差,周围辅助建筑的形体符号与太和殿的形态符号相比,又有不同个性,从而形成一定的张力。这组建筑景观在结构上聚力和张力达到了动态平衡,变化与均衡相辅相成,实现了深层次的和谐,在总体上给人庄重、雄伟、肃静的审美感受,而富有对比、差异和动势的变化,又使之避免了呆板、僵硬和缺乏活力的弊端。可以说,其总体布局与每一建筑本身,无不关合着“天道”,然而却也并非在那里生硬说教,而是给观赏者留下了非常宏阔的想象余地,蕴含着丰沛的内在美的张力,可以说是古建筑中最具“理趣”的典范。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现代建筑加快了发展的步伐。作为向新中国建国十周年献礼的北京首都“国庆工程”,1958年9月5日确定工程建设任务,至1959年10月1日前完成。任务急,时间短,从而开创了中国现代建筑史上献礼的急就章。尽管当时社会意识形态统帅着建筑设计师的设计理念,但事实上这些建筑却并没有因此而显得生硬刻板。虽然人们对“国庆工程”褒贬不一,但却成为那个时代的里程碑。譬如民族文化宫,是供我国56个民族文化交流的场所,这是一幅在生动活泼的构想中达于理想的佳作,成为中国建筑界的骄傲。它矗立在西长安街上,主楼13层,亭亭玉立,仪态万千。整个建筑平面作“山”字形,犹如一仙鹤,中间塔楼引颈冲天,两侧翼部匍匐于地,平面恰与中国若干民族信仰的佛教的曼陀罗宇宙图示相合,顶部采用孔雀蓝琉璃,显得宁静而幽雅。“它的最大优点,还并不在于比如说其中央高耸的亭子顶塔楼,你可意会为‘中华民族一定要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什么的,而是它难得地在楼体、楼体与楼前空间、楼体的功能性构件与装饰部件之间、各部位线条与色彩的处理……各个方面,基本上整合为了一个可称之为‘大和谐’的旋律。”[4]而作为体现民族审美意识、具有浓郁民族风格的北京西客站,以51 335票第二名的身份被评为“北京十大新地标”,它那“高高踞上的传统建筑的金顶玉栏、银灰腰线、彩画牌楼犹如李白笔下的‘天上宫阙’,这种意境是西洋式高层建筑或古典低层建筑都不曾有的,只有将高层建筑恰当地结合我国传统建筑形式才可能达到这样的艺术境界”[5]。

二、中国当代城市建筑文化的审美体验与现状

实际上,中国现代建筑的技术基础是在20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的环境中才具备的,因而深受西方现代主义建筑理念的影响。所以改革开放以后的一些现代建筑,体现出社会对时代前进态势的技术美的强烈追求,尤其在重大的公共建筑项目上更加遵循这一审美取向。1995年建成的上海东方明珠电视塔宏伟建筑群即是如此。东方明珠坐落于大上海景观交汇处,塔体在功能上融电视发射、旅游观光、娱乐、购物、旅馆等于一体,总面积达7万平方米,地上38层,高468米,为20世纪亚洲第一高塔,塔体结合城市景观需求,从结构入手表现技术美,采用带斜撑的多筒体巨型空间框架结构,连接节点以大小共11个球体表现,抗风、抗震性能好,总体造型新颖,成为上海的新标志。古典情结是中国文化的必然取向之一。安徽马鞍山富园贸易市场的设计,就是在受到西方符号学、语义学等观念影响下进行的。设计者将江南传统建筑语汇进行提炼,再进行符号化转换、裂变、重组,譬如入口处的牌坊,设计师有意将部分按反传统方法放置,山墙有意扭转等。绍兴震元堂药店的设计,强调对传统的审美观念的生命力的肯定和对新传统的创造。设计师从挖掘“震元”二字的文化内涵入手,取“震”的卦象,“元”则归结为本源。元始,以圆象征之,从而将药店设计成圆柱形,店内地面置64卦图,外墙以汉画像砖石风格的新浮雕表现中药制作史及震元堂历史,也体现了传统医学中“医、药、易”一体的精神。设计师妥善地以圆形的建筑体形,适应了周围环境对它的视觉要求,整个建筑由外到内、从体形到屋顶再到灯具等细部设计皆很用心,从而创造了震元堂药店既古且新的审美观感。

随着新世纪的到来,中国城市建设和新型城镇化建设如火如荼、轰轰烈烈,尤其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房地产业的快速膨胀发展,造城运动遍地开花。城市建设和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快速发展暴露出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城市发展中对历史文化的破坏导致城市建筑文化的严重缺失,以及盲目地模仿而使城市失去了个性。

西方欧美发达国家工业和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在很大程度上改善人们物质生活的同时却带来了一系列危机,譬如价值观念扭曲、人际关系淡漠、人地关系恶化、历史文脉中断等。然而,西方世界这一危机在新世纪的中国也开始出现。“后现代”社会的欧美发达国家对现代主义建筑原则的强烈修正之“欧陆风”吹进我国,西方后现代主义城市建筑风格和观念意识在中国大地上蔓延。多种外国先锋建筑思想进入中国,中国建筑设计市场成了外国建筑师一显身手的试验场。当然,毫无疑问,“欧陆风”建筑也包含着从高贵典雅、异国情调猎奇、东施效颦到粘贴化妆等不同层次的作品。

然而,作为新世纪的序曲,国家大剧院、2008年奥运会场馆、央视新大楼、上海世博会中国馆等,这些地标式的城市建筑悄然亮相,引起了各种专业人士和广大群众的激烈争辩,从中可以反思中国当代城市建筑文化的审美现状。

中国国家大剧院由法国建筑师安德鲁主持设计,建筑体形取于与其他任何体形都不冲突的蛋壳状的扁椭圆形穹顶,在布局上以轴线关系与周围其他建筑相协调。国家大剧院称得上是构思独特、造型新颖前卫,可以说是传统与现代、浪漫与现实的结合。围绕国家大剧院,激变双方的意见就集中在其蛋壳状的扁椭圆形穹顶上。拥有三个院士头衔的加拿大建筑师克科兰讽刺地说:“房子套房子,是屋中打伞作茧自缚,结果需要高大空间的舞台上不去,要向地下挖六至八层楼,这是全世界建筑界有史以来最荒谬的大笑话。”[6]但也有专家认为:“安德鲁方案第一个突出之点是创新,设计者的指导思想是创新而非袭旧,他设计的北京国家大剧院,与世界建筑史上所有定型的建筑样式没有任何瓜葛。这个剧院建成后在天安门广场一带是新建筑,在全北京也没见过,而且在全中国全世界的同类建筑中都是独一无二的。这个剧院从外面看像椭圆形的大壳体,表层是玻璃和钛金属,光滑闪亮,浑然一体。这个形体和这种材质,像是科幻影片的宇宙飞船,让人联想到太空旅行,想到天外来客等。总之,它令人想到的是未来而不是过去。”[7]当然,在信息化时代,城市建筑趋同已经成为一种趋势。所以,在城市建筑多元化、价值观多元化和审美视角多元化的今天,我们确实迫切希望能够欣赏到更多体验新观念的前卫性作品,同时也不想到处看到大大小小圆滚滚的类似城市景观。安德鲁的前卫设计国家大剧院,在清除城市建筑“千篇一律”方面确实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国家大剧院的椭圆形造型被老百姓戏称为“粪团”,继之库哈斯设计的央视新大楼,因其造型奇特而被老百姓俗称为“大裤衩”。央视新大楼主楼的两座塔楼,建筑外表面的玻璃幕墙全部是由强烈的不规则的几何图案所组成,造型十分独特,结构亦十分新颖,构成一种纯粹几何抽象的外观。央视新大楼引发各方争议,有人质疑库哈斯设计的方案造价昂贵,耗资将超过50亿元人民币,且与城市环境极不协调,是一处“最昂贵的秀场”。浙江大学学者河清在得悉央视新大楼设计方案时,即刻撰文对此提出质疑,认为这是一个违背中国审美精神的“歪门”,像一个双膝瘫地的跪者,同时既极不安全又极度昂贵浪费。而且这样的Hightech建筑,未来的维修费一般都要超过建造费,是一个真正的无底洞。[8]东南大学建筑学院教授郑光复在《是谁让科学与经济掩面而泣》中指控央视新大楼是一座“邪(斜)门”。郑先生在另一篇《反科学、反经济、反文化的建筑是超前吗?》文章中,敏锐地揭示出央视新大楼含有男女生殖器的“不良寓意”。事实上央视新大楼突出地反映了中西审美意识的差异。因而有论者指出,它过分写实的几何学情趣与中国传统艺术思维的“虚灵”格格不入,而设计者库哈斯爱好创造大的、耀眼的、显赫的甚至与城市相冲突或对抗的建筑形象。[9]

而继央视新大楼“大裤衩”出现以后,号称世界最高的广州新电视塔,被网友戏称为“小蛮腰”;号称“世界第一门、亚洲第一大酒店、中国第一大体量”的苏州东方之门,也因其奇特造型而被网友调侃为“大秋裤”;成都也有了一座被网友称为“直筒牛仔裤”的建筑;陕西宝鸡市行政大道上,也有了一座建筑因外形酷似央视“大裤衩”而遭人调侃。同时,与央视新大楼一同进入人们视线的还有同期的鸟巢、水立方等重大地标式建筑。然而同样的情况是,杭州、济南、徐州等地许多省的奥体中心,也都惊现形似“鸟巢”的建筑。

非独国家重大建筑的审美现状如此让国人争议不断,在快速城镇化下的中国城市建筑,盲目崇拜或模仿国外建筑,一味追求形式奇形怪状与荒诞,在各地屡见不鲜。几乎中国的大小城市都在盲目追求城市建筑高度,都在忙着与国外建筑接轨,从而导致大量的中国城市建筑雷同,千城一面。

三、中国当代城市建筑文化的审美反思

中国已成为世界最大的建筑市场,城市建设突飞猛进,迎来了空前繁荣,但令人苦恼彷徨的问题也随之而来。城市建筑批量生产、千城一面,缺失文化个性,城市生态受到破坏,环境污染日益严重。

中国当代城市建筑的基本理念,譬如要秉承可持续发展理念,兼顾地域性、民族性、时代性和文化性,从而使地方环境、民族传统、历史文化和时代流行因素和谐统一等等,虽然这些理念已为人们所熟悉,但在城市建设的具体实践中,城市建筑文化个性丧失现象仍不可阻挡地展现在我们面前。这既有复杂的国际经济与思想文化环境的深刻影响,也有深刻的社会经济根源。从复杂的国际经济与思想文化环境来看,“由于西方经济的强势影响以及西方思想文化和生活方式的强势输出,中国当代建筑文化也和其它的艺术文化形式一样,不可避免地与自身传统断裂,导致城市面孔日益雷同、城市意味渐趋统一、城市文脉逐步割舍。”[10]从国内社会经济发展来看,这种现象集中反映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长期封闭状态结束后社会不同层面的复杂要求,既有经济翻身者认识体验与拥抱世界的渴望,也有资本积累过程中对财富与权势的炫耀,再有对政绩和告别昨日走向世界的自以为是的标榜,还有纯粹生意上的需要等。“在这种与自身传统文化艺术风格断裂的情况下,我们正在用浅薄、急躁的观念和思维对待城市建筑,也在用欠系统、欠成熟的模式塑造自己的建筑风格。当今城市建筑缺乏独立的思想,一栋栋面目相似的大楼矗立在城市中央,许多城市建筑的开发都热衷于所谓‘欧陆风格’。”[10]

虽然在信息时代,建筑趋同是一大趋势,因为技术是没有国界的,但是建筑毕竟不同于商品贸易,运作规范不可能形同,更何况中国地域之大、地理气候差别之大,经济发展状况又是如此的不平衡。但是,我们的现代城市建筑如果忽视文化的参与,那么这些建筑终将会距离我们的文化和生活越来越远,我们也终将很难在一个富有文化品位的城市中来创造和享用生活。原本明丽的杭州西湖与钱塘江畔的六和塔相映和谐,可以说是一种绝佳的景观场,然而20世纪80年代西湖风景区周边出现了十几栋方盒子式的高大建筑,这些体量过大的现代建筑似乎无意与西湖典雅的环境和谐相处,它们没有起到为西湖的大环境增添色彩的作用,反而严重破坏了西湖秀美的环境,形成了不和谐而杂乱的景观场。浙江绍兴原是一个规模并不大、河网纵横、保存得相当完整的历史文化名城,它与苏州分庭抗礼,分别是越文化与吴文化的代表。应该说对绍兴进行整体保护并不难,可决策者偏偏按捺不住寂寞去赶时髦,中心开花、大拆大改,建大高楼、大广场、大草地,使原来的风韵荡然无存。在“三面荷花一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的济南大明湖,现在因为湖边高楼四起,在湖中只能看到残山剩水,已经失去昔日烟波浩渺的诗情画意。[11]所以说,城市建筑要恰到好处地融入周围环境当中,要有利于城市生态的和谐发展,有利于居民生活的改善。而一座优秀的城市建筑,也必然是地域性、文化性、时代性和谐统一的建筑。“城市建筑的地域性就包含了环境、风土人情、气候等诸多因素,它是建筑赖以生存的根基,文化性则决定着建筑的内涵和品位,时代性体现着建筑的精神和发展。”[12]

城市建筑文化需要努力体现出时代精神,同时还应赋予健全的理性,且应尽可能地使广大市民所喜闻乐见。这就要求设计师应当从自己民族优秀的传统建筑语言承传中、从外民族优秀的建筑语言借鉴中,升华出具有独创性的中国城市建筑。当然这种承传和借鉴不是简单地继承和模仿,需要在深层而不是表层上承传和弘扬民族优秀建筑传统、汲取国外优秀建筑文化,融合成多元的空间形态语言表达,体现出民族文化的个性。

猜你喜欢

建筑文化
文化与人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国潮热”下的文化自信
《北方建筑》征稿简则
关于建筑的非专业遐思
建筑的“芯”
山居中的石建筑
谁远谁近?
听,建筑在诉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