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学生“三心”,培育问题意识
2018-02-26江苏淮安市淮安小学223001石伶俐
江苏淮安市淮安小学(223001) 石伶俐
问题是数学的心脏,问题意识是思维的一种问题性心理品质。然而,当今小学生的问题意识比较淡薄,在数学课堂中,他们往往只习惯于解决问题,而不善于提问与追问,问题意识亟待提高。笔者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关注学生的问题意识,通过巧妙运用学生的好奇心、怀疑心和竞争心,引领学生提问、追问,培育学生的问题意识。
一、巧用“好奇心”,设疑中激发问题意识
提出问题是解决问题的先决条件,善于提问是学生会进行数学思考的标志。因此,在数学课堂中要培养学生的提问意识,使其在自主提问中开启数学探究之旅,探寻解决问题的路径,抵达成功的彼岸。
问题的发现来源于好奇心,好奇的心态能点燃问题之火。小学生具有猎奇心理,他们对神奇事物、新奇现象、数学奥秘等充满好奇。因此,笔者在数学教学中创设问题情境,巧用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的提问意识,提升学生的数学思考力。例如,在教学“有趣的乘法计算”时,笔者给学生出示了一组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题:23×11、54×11,并很快报出得数。笔者的表演激发了学生兴趣,引发了学生的好奇心。“老师一定是预先计算好得数的。”学生甲不服气地说。“那就请同学们给老师随便出一道两位数乘11的计算题。”为了让学生心服口服,笔者邀请两名学生各报出一个两位数,笔者又迅速地说出得数,并让学生列竖式计算验证答案。学生验证后表示很是佩服。随后,笔者让他们探寻规律,看谁最先发现其中的奥秘。学生带着强烈的好奇心投入到探究之中。
二、妙用“怀疑心”,追问中强化问题意识
爱因斯坦说过:“我没有什么特殊的才能,不过是喜欢寻根刨底地追究问题罢了。”善于追问是一种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师在数学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追问意识,使他们敢于怀疑和批判,敢于针对问题提出自己独特的观点,养成打破砂锅问到底的习惯,在不断的追问中探究问题,从而有效地解决问题。
怀疑是一种正常的心理现象,小学生往往都具有怀疑心,他们总认为自己是对的,对他人的观点常常表示怀疑。怀疑是打开知识宝库的钥匙。笔者在数学教学中妙用学生的怀疑心,激励他们对别人进行追问,从而生成新的问题,并在一步步追问中抽丝剥茧,完成对原问题的解决。例如,在教学“年、月、日”一课时,笔者在组织学生学习了平年与闰年后,给学生出示了一道题目:小丽每年生日都会得到妈妈的一份礼物,今年10岁的小丽一共收到妈妈的几份礼物?“小丽今年10岁,一年收到1份礼物,她收到了10份礼物。”学生甲毫不犹豫地回答。“一定是10份礼物吗?”笔者故意挑起学生的猜疑。“如果是10份礼物,那么小丽的生日是哪一年?”疑心较重的学生乙对甲提出了新的问题,想故意刁难他。“今年是2018年,小丽应该是2008年出生的。”反应敏捷的甲给出了答复。“甲同学说得没错,小丽的生日是2008年。”笔者及时给予肯定。“2008年是什么年?”学生乙追问道。“2008年是闰年。”学生甲毫不犹豫地回答。“如果小丽是在2月29日出生的就有可能每隔四年才过一个生日。”学生乙亮出了自己的观点。“2008年到2017年,一共有3个闰年,她有可能只收到3份礼物。”学生甲说出了另一种答案。理越辨越明,学生在不断地追问与碰撞中对闰年和平年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三、利用“竞争心”,比拼中增强问题意识
“教育是一种唤醒与激励”,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无需教师过多地指导,只需点燃学生的问题火花,激发学生的内在潜能,激励学生自主提出问题,从而增强学生的问题意识。
“竞争可以激发学生的斗志,促使他们向着自己心中的目标努力奋斗。”小学生天生具有争强好胜的心理,喜欢与同伴比拼竞争,以展现个人实力,获得大家的赞赏。笔者利用学生的竞争心,在数学课堂上组织学生比赛,让他们在竞争中提问,在比拼中激活问题意识。例如,在教学“可能性”一课时,学生在摸球活动中认识了“可能”“一定”“不可能”,为了进一步深化学生对“可能性”的理解,笔者组织学生开展设计问题比赛:根据扑克牌的花色和张数设计问题,比一比哪个小组设计的问题又多又好。各小组为了显示自己的实力,绞尽脑汁设计问题。笔者故意“煽动”学生:“第一组已经写出了三个问题。”“第三组更厉害,设计出了四个问题。”“第五组设计出一道高难度的问题。”笔者的话挑起了学生的斗志,激发了学生的竞争热情,激活了学生的问题意识,激励他们提出更多、更好的问题。
“学习的智慧在于多问几个为什么。”让我们在数学课堂中巧用学生“三心”,培育学生的问题意识,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