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准追问时机,提升课堂实效
2018-02-26江苏徐州市铜山区黄集镇实验小学221000
江苏徐州市铜山区黄集镇实验小学(221000)
追问,顾名思义,即追根究底地问,也可作再次提问,是课堂提问的一种有效形式。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及时有效的追问,可以激活学生思维,促使学生重新回归文本内容,去仔细地挖掘、探究,进而获得对文本内容的正确理解,使学生的语文能力得到极大提升。但是,在实际阅读教学中,并不是每一个教师提出的问题都需要追问的,只有把握追问时机,问在点子上,才能真正为提升阅读教学质量服务。那么,教师何时追问才更有效呢?
一、在肤浅处追问——挖掘深度
在阅读教学中,对于教师提出的问题,经常会出现学生在回答问题的时候不经思考就脱口而出的现象,这往往与学生思考过浅有着直接的关系。在这种教学情形下,教师要善于通过及时有效的追问,为学生提供科学思维的方法,以为学生搭建走向深层次阅读的支架,从而使学生能够真正地沉下心来静静地思考,达到真正理解文本内容的目的。
如在教学苏教版语文第7册17课《李时珍夜宿古寺》一课时,在阅读8——12自然段时,为了让学生感受到李时珍品尝药材的苦,教师可以提出这样的问题:说说课文中的哪一幕景象让你感受最深刻?为什么?当学生回答是李时珍亲自尝百草让自己的感受最深刻的时候,教师追问道:你从哪看出来的?能具体说说吗?当学生答出“鸡肠草与鹅肠草的药性很难区分,李时珍亲自去品尝”这部分以后,教师继续追问道:“人们都说‘是药三分毒’,有的药草吃了以后还会带来生命危险,李时珍知道吗?”“知道。”“既然知道他为什么还要这样做?”“他是为了让《本草纲目》的修订更加准确,他亲自品尝以后,就可以让大家在这方面少走弯路,可以避免开错药方。”“由此可看出来李时珍是一个怎样的人?”“对待工作严肃认真,不怕苦,不怕累,非常严谨。”就这样,在教师的步步追问下,学生对李时珍的理解认识也真正走向了深刻。
在阅读教学中,学生对于教师提出的问题常常会直接就文本中的语言粗浅回答,这样的回答由于缺乏自己对文本真正的理解感悟,难免会浮于表面,比较肤浅,作为教师,要能够就学生回答的肤浅处进行追根究底地问,进而使学生对文本中人物的理解认识真正走向深层。
二、在低迷处追问——激发兴趣
在学生阅读学习的过程中,很容易出现学生情绪低迷的时候,在这种教学情形下,就需要教师敢于打破常规的教学预设,并根据学生对问题的解读与反馈情况,以睿智的追问来激活学生的阅读思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重新融入快乐的阅读学习之中。
如在教学苏教版语文第12册12课《夜晚的实验》一课时,课文主要教育学生要学习科学家细心观察、善于思考、大胆实验、潜心研究、遭受失败不气馁、善于反思的精神。对于学生来说,编者意图与教学的出发点是好的,但是由于科普短文缺乏生动的语言、优美的语句、精彩的故事情节等等,学生在学习课文的时候,兴致并不是很高,为了使学生能够尽快融入课堂教学,教师提出问题:“科学家帕斯拉捷为什么要进行夜晚的实验?”当学生答出他想弄清蝙蝠夜间飞行的秘密以后,教师可以接着追问道:“他这个想法是在什么情况下产生的?”“夜间散步的时候。”“夜间散步的人那么多,为什么其他人没有发现蝙蝠在夜间飞行的特点呢?由此你知道了什么?”“帕斯拉捷是一个善于观察的人。”“只是善于观察吗?”“他在观察之后还进行了思考。”“思考之后呢?”“就想通过实验来验证。”“那么,接下来咱们就一起学习他是如何通过实验来验证的。”在教师的层层追问下,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很快被激发,迫切地想去一探究竟,起到了显著的教学效果。
在阅读教学中,当学生处于低迷的学习状态时,教师要善于通过恰当的追问把学生引到自己感兴趣的学习问题上来,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对要学习的内容产生强烈的阅读期待,进而使学生能够始终保持积极的学习状态,从而为学生的高效阅读奠定基础。
三、在分歧处追问——引导航向
由于学生之间的家庭背景、知识经验等存在着差异,学生在回答问题的时候很容易出现意见分歧,在这种教学背景下,教师可以通过及时恰当的追问,引导学生越辩越聪明,在争论中获得对所学内容的正确解读。
如在教学苏教版语文第11册7课《船长》一课时,为了促进学生对哈尔威船长正确的理解认识,教师让学生通过默读,先画出文中主要写了哈尔威船长在危险来临时下达了哪些命令,然后,再引领学生细读,说说自己从这些命令中读懂了什么。在学习船长第一次命令的时候,当学生读到“妇女先走,其他乘客跟上,船员断后。必须把60人全部救出去”这个地方的时候,教师提出问题:“船上一共有多少人?”“61人。”“为什么船长说把60人全部救出去,他把自己忘了吗”“没有。”“你从这儿读懂了什么?”“他没想到自己,已经有了与轮船共存亡的决心。”当教师问学生对哈尔威船长只顾救大家,而没有想到自己这件事如何看待的时候,学生们的意见明显出现了分歧,一部分学生认为:哈尔威船长应该把自己算进去,他太傻了,有机会还是应该出去的。一部分学生认为:他是船长,应该对船上的人员负责,这时候就不能考虑自己。当学生们争执不下的时候,教师追问道:“你们从船长要求把60人全部救出去这个命令中还读懂了什么?”“一个船长忠于职守的决心,他让乘客们放心,有他在,大家不要害怕。”就这样,很快帮助学生们找到了正确的阅读导向,取得了显著的教学效果。
在阅读教学中,当学生的意见出现分歧的时候,就需要教师恰当的点拨引导,而依据学生对文本理解的状况,教师进行恰当的追问,则可以把学生的思考及时引到正确的航向上来,从而使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更加深刻透彻。
四、在错误处追问——巧妙纠正
在阅读教学中,学生由于学习经验或者认知能力的局限,在回答问题的时候出现错误的现象是难免的,作为一名具有教学智慧的教师,这时不是直接否定学生的错误,也不是直接把正确答案告知学生,而应正确理解学生的错误,明白学生回答错误的原因,然后,再及时对学生进行追问,以使学生能够有更多的机会阐述自己对问题的看法,明确自己出现错误的原因,这样才能使学生真正正确理解文本内容。
如在教学苏教版语文第8册13课《第一次抱母亲》一课时,当读到“……使劲一抱,没想到母亲轻轻的,我用力过猛,差点仰面摔倒”这个地方的时候,当教师问学生从这句话中读懂了什么时,有学生回答道:“我觉得作者对母亲不够关心,不孝顺,连母亲是那么轻都不知道。”对于学生的错误看法,这位教师没有直接反驳和否定,而是接着追问道:“是吗?作者真的对母亲不关心吗?请联系上下文再读课文,并说说自己又有哪些发现?”在教师的追问下,学生通过细读课文发现:“我”在抱母亲的时候,“左手托住,右手轻轻的……”“母亲竟然这么轻,我心里很难过”……这些地方充分表现了作者对母亲的关心与在意,并不是一个不关心,不孝顺母亲的人。这样教学,巧妙地帮助学生纠正了错误的看法,学生对人物的理解认识更进一层。
在阅读教学中,当学生对文本内容出现错误解读的时候,教师通过及时恰当的追问可以帮助学生主动发现在阅读理解中的错误,进而获得对文本内容的正确解读。
总之,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及时有效地进行追问,可以帮助学生打开思维的闸门,使学生回答问题的兴趣被激发,从而真正地沉入文本,深入阅读,进而真正获得对文本内容的正确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