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把准阅读教学的“度”

2018-02-26江苏徐州市贾汪区建平实验小学221132

小学教学参考 2018年28期
关键词:昆虫记大黑郑和

江苏徐州市贾汪区建平实验小学(221132)

在目前的阅读教学中,普遍存在着学生的阅读面过于狭窄,所学知识过多、过死的现象。这主要是由于教师没有把握好阅读教学的度造成的。要想改变这种教学现状,教师就应顺应学生的学习需求,拓宽学生的阅读视野,把握好阅读教学的度,进而实现语文教学质量的全面提升。

一、了解背景,拓展广度

中华有上下五千年的历史,语文教材中的文章自然也会受到当时历史背景的影响。在阅读教学中,要想让学生对文本内容有深刻的解读,教师就应让学生对当时的背景有一定的了解,以拓宽学生知识领域的广度,让阅读教学显得更加丰富。

如苏教版语文第十册第22课《彭德怀和他的大黑骡子》,主要讲了红军长征途中彭德怀忍痛杀害大黑骡子的事情,赞扬了彭德怀爱大黑骡子,更爱战士,与战士们同甘共苦的精神。对于如今的学生来说,如果对当时的社会背景缺乏一定了解的话,就很难感受到彭德怀与战士们的革命精神。因此,在学生预习的时候,教师可以让他们借助书籍或者网络查询红军长征的资料。在查找的过程中,学生看到了红军战士爬雪山、过草地,转战14个省,历经重重险阻,徒步行走两万多里,才走完了全程,为开展抗日战争和发展中国革命事业创造了条件。学生了解了红军长征的背景资料以后,对长征的意义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对于彭德怀和战士们为顺利走出草地不得已做出的杀害大黑骡子的决定就有了更深刻的感受与体会。

在阅读教学中,结合文本内容的特点,鼓励学生适当了解当时的背景资料,不仅可以丰富学生的思维空间,还可以有效拓展学生思维的广度,使学生得到更好的学习与锻炼。

二、任务驱动,挖掘深度

任务驱动是阅读教学中常用的阅读方法。它主要是指在语文学习中,教师以任务为主线,学生为主体,主动地获取知识的一种教学方法。它可以帮助学生真正了解文本深意,培养学生的语文思维,可以让学生的阅读真正走向深入。

如苏教版语文第十册第11课《郑和远航》,主要通过对郑和远航经过的描述,表现了我国古代人民顽强的探索精神和出色的航海技术。在学生阅读课文之后,教师可以提出以下学习任务:(1)郑和远航的起始地点在哪?做了哪些准备?(2)郑和远航一课主要是从哪些方面进行描写的?结合“扬帆远航,友好交往,战胜凶险”三个关键词语给课文划分层次,重点朗读自己感兴趣的部分。(3)用自己的话说说郑和远航的意义以及对当时社会的影响。学生带着任务细读课文,在给课文划分层次的过程中,对郑和远航的经历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在就自己感兴趣的部分进行朗读以及发表阅读感悟的基础上,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也真正走向了深入。

在阅读教学中,采取任务驱动的阅读方法,学习目标明确,有效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不仅增强了学习的成就感与自豪感,而且能够真正地与他人交流,使阅读更具深度,促进了学生语文学习能力的提升。

三、内外结合,夯实厚度

在当今教育背景下,学生的视野更开阔,仅靠短短的一节课想要实现高效阅读显然是不现实的。教师要根据文本内容的特点把课内外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使学生能够真正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夯实学生的文学厚度。

如苏教版语文第九册第5课《装满昆虫的衣袋》,主要讲的是著名昆虫学家法布尔小时候喜欢研究昆虫的故事,以激发学生对自然、对科学的热爱之情。在教学这一课时,为了使学生对文章的主人公有更多的了解与认识,教师可以推荐《昆虫记》这本读物,并让学生把《昆虫记》中自己喜欢的文章与大家分享。这样一来,当学生从《昆虫记》中看到作者对昆虫生动形象、活灵活现的描写的时候,再结合作者小时候对昆虫的痴迷程度,真切地感受到了只有对某个事物有充分的兴趣,才能在这一领域取得一定的成就的道理。这样,根据文本内容的特点,把课内阅读与课外阅读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对于阅读目标的达成起到了明显的促进和推动作用。

在阅读教学中,采取课内外结合的阅读方式,不仅可以开阔学生的眼界,丰富学生的认知,还可以使学生在阅读中累积文学素养,提升语文能力。

综上所述,在新的教育形势下,教师在引领学生阅读的时候,应具有宏观的教育思想,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提升。这需要教师从学生阅读的广度、深度与厚度上下功夫,以真正提升阅读教学质量。

猜你喜欢

昆虫记大黑郑和
Book Review on Souvenirs Entomologiques 《昆虫记》读后感
昆虫记
重读《昆虫记》系列一:勤劳的“铲屎官”——蜣螂
大黑
从《蝉》到《昆虫记》,由自读延伸至课外阅读
郑和之后,再无郑和
郑和异闻录
郑和异闻录
郑和异闻录
逻辑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