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生为本,引领阅读

2018-02-26江苏苏州工业园区唯亭实验小学215000

小学教学参考 2018年28期
关键词:谈迁厄运苏教版

江苏苏州工业园区唯亭实验小学(215000)

学生是课堂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教学活动的引导者与参与者。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坚持以生为本,并根据阅读课堂的实际状况,巧妙引领,帮助学生有效突破学习屏障,实现对文本内容的正确解读。那么,在以生为本的教学背景下,教师怎样引领才更有效呢?

一、在学生束手无策时引领

在阅读教学中,教学预设作为教师教学组成的一部分,当其高于学生的接受程度时,在无形中就会成为学生学习的障碍。在这种教学情形下,教师就要及时了解学生接受新知的症结所在,进行有效引领,帮助学生突破难点。

如苏教版语文第九册第20课《厄运打不垮的信念》,教学的主要目标是让学生感受到谈迁在逆境面前不屈不挠的意志和坚定不移的信念。由于文中描写的事情距离学生现在的生活较为久远,很难引起学生的共鸣。当教师提出“谈迁遭受了什么厄运,为什么很多人认为谈迁再也站不起来了”这个问题的时候,大多数学生对谈迁遭受的厄运可以很快答出,但对于“很多人认为他再也站不起来了”这句话感到无法理解:“至于如此吗?不就是书籍被偷了吗?”为了帮助学生获得对这句话的真正理解,教师进行引领:“这是一本什么书?这本书是怎样撰写成功的?这本书与普通的书有什么不同之处?”在教师的问题引领下,学生结合文本教材中“20多年的奋斗”“6次修改”“在50多岁时完成”“400多万字”这些描写,真切地感受到了这本书是花费了很多心血才完成的,书被偷以后对谈迁的打击很大,再度创作也是困难重重。因此,人们认为他很难站起来了。

当学生在阅读中感到无计可施或者不知从何入手的时候,教师要善于通过恰当的问题引领,搭建起理解的桥梁,帮助学生更轻松地学习。

二、在学生浅尝辄止时引领

在一些看似活跃的阅读课堂中,教师的提问一个接着一个,学生们看似热闹地配合着教师完成教学任务,其实大多数学生对课文的理解都还停留在浅层阅读的界面。在这种教学情形下,教师就要通过恰当的问题引领,使学生在新的生成问题的影响下,由浅入深、由表及里地参与课堂活动。

如在教学苏教版语文第九册第14课《高尔基和他的儿子》时,大多数学生在读完课文以后明白了高尔基给儿子信中重点点明的“给,永远比拿愉快”这句话的意思,即给别人东西比向别人拿东西更快乐一些。但这些理解仍是处于比较粗浅的层面。怎样才能使学生获得对这句话的深刻理解呢?教师是这样引领的:“有一次,班里的同学生病了,老师就抽时间专门到医院看望了他,他很激动,老师也很快乐。在你们平时的生活中也有类似的事情吗?”这很快引起了学生的共鸣,在积极踊跃地发言过程中,他们完成了对“给,永远比拿愉快”这句话最好的诠释。

在这篇课文中,理解高尔基信的内容是学习的难点。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身边熟悉的事情谈起,帮助学生理解什么是美好的东西,“给”与“拿”各指的是什么,从而使文本抽象的道理更容易被理解与接受。

三、在学生解读偏差时引领

在阅读教学中,有时候很容易出现学生游离于正常解读范围外的误读现象。对此,教师要善于以自己高远的教学见识和熟稔的教学智慧,为学生搭建起支架,补偏救弊,及时把学生引领到正确解读课文的方向上。

如在教学苏教版语文第十一册第7课《船长》时,在学完课文以后,教师让学生谈谈自己的阅读感受。有个学生说:“这篇课文的题目是‘船长’,那就应该把描写的重点放在对船长的外貌、心理等一系列的描写上,可是文章开头却把船遇险时的情况用了大量的笔墨来描写,我觉得有些喧宾夺主了。”面对学生解读的偏差,教师进行引领:“那么,你觉得第一自然段去掉行不行?请再读课文,说说去掉以后文章有什么不同?”在教师问题的引领下,学生经过再次阅读,感受到了课文开篇就向读者交代了轮船遇险的原因以及轮船马上面临沉没的危险,使读者的心也一下子跟着揪了起来。如果没有这些描写,就凸显不出事情发生的紧急以及船长在整个营救计划中镇定自若、从容指挥的高大形象。顺着这一学习契机,教师让学生思考文中的对话部分为什么要独立成段,有什么作用。在教师的有效引领下,学生明白了环境描写、对话描写对突出人物形象所起到的衬托作用。

需要指出的是,在阅读教学中,当学生对课文的解读出现偏差的时候,教师首先要做的是引领,而不是质疑、批判。唯有如此,才能变不利为有利,为高效语文课堂奠定基础。

总之,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本着以生为本的理念,想学生之所想,急学生之所急,有效引领学生阅读。

猜你喜欢

谈迁厄运苏教版
Fortune Cookies
厄运打不垮的信念
厄运打不垮的信念
吾手尚在
苏教版与人教A版数学教材的比较研究——以“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为例
吾手尚在
精编课本题改编练习
课本题改编练习(常用逻辑用语、函数)
课本题改编练习(推理与证明、复数)
漫画长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