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阅读教学有效性浅探
2018-02-26广西百色靖西市渠洋镇岜蒙中心小学533800
广西百色靖西市渠洋镇岜蒙中心小学(533800)
长期以来,阅读教学一直存在着重形式、轻感悟、少兴趣、低效率等问题。阅读教学不仅影响语文教学质量,而且影响着学生的发展。语文新课程标准提出:阅读教学要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效率,要坚持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思维为核心,以能力为目标。这突出了对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那怎样提高阅读教学效率呢?
一、前提——认真解读文本
在语文教学中,如果教师在备课时,深入钻研文本,真正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文章的主题思想和语言结构等,精心预设,就可以较为轻松地驾驭课堂。即使课堂上出现意想不到的问题,也能得到有效的解决。如,在教《怀念母亲》一课时,我仔细研读了作者季羡林的经历及其当时的心境,明白了他对两位母亲的敬意和怀念,因此,教学时能很好地拓展了季羡林大师的写作目的。当我把写给季老的颁奖词展现在学生面前时,他们边读边悟,从心灵深处领会了这篇文章的深远意义及作者的高尚人格。
二、基石——激发阅读兴趣
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知者。”在阅读教学中,兴趣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在平时的教学中,该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呢?根据我校学生语文阅读能力低,阅读习惯不好这样一种现状,我从以下几点尝试教学。一是开展班内朗读小竞赛活动,把展示的机会让给学生,增强他们的自信心。二是创造机会,充分利用好每天课前5分钟的时间,让学生讲故事或背成语。三是帮助学生选择一些他们容易理解且感兴趣的阅读书籍,供学生课外阅读,增加阅读量。四是精心设计好每一节课的导入语。一段好的导入语,能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引起学生阅读的兴趣。如,在教《月光曲》一课时,我提出问题:“《月光曲》这首曲子究竟有着怎样的动人故事呢?”学生带着悬念走入文本,倾心与文本对话,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这为整个课堂教学过程开了好头,阅读教学的有效性自然得到提高。
三、核心——提倡个性化阅读
古语云:“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读,是语文教学的传统之法。读,才能产生语感,才能理解句子的含义、主要内容以及语言的运用方法。“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这是《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特别强调的内容。可是,现在的语文课,教师剥夺了学生读的权利,学生不再用心去读。因此,我们要放手让学生自己去读书,形成自己独特的感悟。如,在学习《穷人》一课时,学生按照自己的理解,采用不同的语气去读、去悟,然后进行小组交流,课堂效果比预期的还好。他们不但说出了桑娜内心的矛盾,也体会到渔夫夫妇宁可自己受苦也要抚养西蒙孩子的善良品质。
四、途径——巧妙提问
教学是一门艺术。优化课堂教学、提升教学艺术的有效方法之一便是课堂提问。“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巧妙的提问,不但有利于师生间的交流,而且有利于学生思维品质的提高。教师可通过看图或实验来引导学生质疑,让他们通过观察去寻求答案;也可以结合课文的内容,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来提问;还可以抓住“牵一发而动全身”的课题题眼来提问。因为认知水平有限,有的问题学生难以回答,所以教师要进行引导,提供背景资料和思考方向,让学生获得启迪,从而正确地回答问题。
五、关键——读悟、读写结合
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阅读教学中要处理好朗读与感悟、阅读与写作的关系,做到读悟结合、读写结合。一是读中品悟,积累内化语言。只有在熟读、精读之后,才能在心中感悟到语言的艺术魅力。如,在执教《桃花心木》一课时,我让学生大胆地朗读,抓住作者心中的疑问学习课文。这样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学生积极主动思考的积极性,深刻地体会到作者的感受。二是读写结合,拓展延伸。在执教《山中访友》一课时,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十分高涨,课堂气氛空前活跃。在我的引领下,学生积极动笔,仿写其中的一段话,从而获得阅读和写作能力的提高。
总而言之,要提高阅读教学的有效性,就要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让学生进行个性化阅读;同时,要通过读写有机结合的方式,让学生沉入文本,与作者对话,获得阅读感悟能力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