湛江市中小学“教体结合”培养体育后备人才的现状与对策
2018-02-26李凤
李凤
1.引言
中小学竞技体育人才的培养及输送是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主要基地,而学校竞技体育的发展必将推动整个学校体育的蓬勃开展。湛江市一直有着重视体育的传统,不管是竞技体育还是群众体育,均积淀了深厚的基础,尤其是跳水、田径等湛江竞技体育传统优势项目,多年来为国家培养了一批又一批人才。2013年,湛江市跳水运动学校暨湛江市跳水训练馆正式成立。湛江市逐渐在后备人才培养体系建设方面,形成了以市体育学校为龙头,各县(市、区)业余体校为主体,各传统项目学校(目前湛江市共有国家级体育传统学校1所,省级体育传统学校11所,市级体育传统学校27所)和各网点学校为基础的三级业余训练网络管理体系,后备体育人才梯队建设渐趋合理,体育人才培养选拔机制日益完善。
如何更好的发挥湛江优良体育传统,输送更多优秀全面的竞技体育人才,如何以竞技体育人才培养为契机推动中小学校的体育发展,都成为了湛江未来体育改革的重要问题。本课题对中小学“教体结合”后备体育人才培养的多种路径进行全面系统的研究,旨在从整体深入把握“教体结合”后备体育人才培养现状
2.研究对象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广东省湛江市所辖吴川市、雷州市、廉江市三个县级市和徐闻县、遂溪县两个县,以及赤坎区、霞山区、坡头区、麻章区、湛江市经济技术开发区五个区的区域内的25所体育运动学校、中小学运动队、业余体校、体育传统运动学校“教体结合”模式培养体育后备人才的现状。
2.2 研究方法
选取湛江市区域内25所体育运动学校、中小学运动队、业余体校、体育传统运动学校的进行问卷调查。发放问卷210份,其中体育运动学校发放35份,回收35份,回收率100%;业余体校运动员发放50,回收47份,回收率为94%;中小学发放100份,回收96份,回收率为96%,体育传统运动学校发放25 份,回收25份,回收率100%。教练员问卷发放 26 份,其中体育运动学校教练员2份,回收2份,回收率100;业余体校教练员8份,回收8份,回收率为100%;中小学教练员12份,回收12份,回收率为100%,体育传统运动学校教练员4份,回收4份。问卷发放和收回过程公正有效。
3.研究结果和分析
3.1 教体结合相关理论分析
3.1.1 “体教结合”的概念
从职能属性的角度来讲,“教体结合”是体制内的特殊产物,由教育部门和体育部门共同作用,其主要功能是培养体育后备人才。在“教体结合”的原则下,两个职能部门相互配合,相互协同,共享资源,这种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叫做“教体结合”。 区别于“体教结合”的概念,两者的内涵有着本质的区别。
3.1.2 “体教结合”的内涵
针对目前“教体结合”培养体育后备人才的现状,从三个层面对新形势下“教体结合”进行诠释:
①宏观层面
体育作为人的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培养人的全面发展不是一味的,而是与德育、智育、美育相结合,共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因此,从宏观的角度看,“教体结合”教是指教育、事业,体是指体育,其内涵是教育部门和体育部门两者之间相互作用,共同协同,从而达到后备人才培养的目标。
②中观层面
从中观层面来讲,“教”指教育系统或各级学校,“体”指的是体育系统或竞技体育时代的专业队伍或竞技体育。通过整合教育与体育两大体系的优势,提高体育教学效率,形成合力,共同培养竞技体育后备人才。
③微观层面
微观层面的“教”指的是文化课程研究,“体”指的是运动训练。“教体结合”的作用主体是运动员个体,针对其本身,其微观层面的含义指得是,作为社会发展的个体,应首先接受文化教育,然后进行体育锻炼。
3.2 湛江市中小学教体结合培养体育后备人才的现状分析
湛江市在后备人才培养体系建设方面,逐渐形成了以市体育学校为龙头,各县(市、区)业余体校为主体,各传统项目学校(目前湛江市共有国家级体育传统学校1所,省级体育传统学校11所,市级体育传统学校27所)和各网点学校为基础的三级业余训练网络管理体系,后备体育人才梯队建设渐趋合理,体育人才培养选拔机制日益完善。
3.2.1 湛江市体育后备人才训练与时间分配的现状分析
关于湛江市体育运动学校体育后备人才文化课与训练时间的情况,如表所3.1示
表3.1 湛江市体育运动学校体育后备人才文化课与训练时间的情况
关于湛江市业余体校体育后备人才文化课与训练时间的情况,如表所3.2示
表3.2 湛江市业余体校体育后备人才文化课与训练时间的情况
关于湛江市中小学运动队体育后备人才文化课与训练时间的情况,如表所3.3示
表3.3 湛江市中小学运动队体育后备人才文化课与训练时间的情况
关于湛江市体育传统运动学校体育后备人才文化课与训练时间的情况,如表所3.4示
表3.4 湛江市体育传统运动学校体育后备人才文化课与训练时间的情况
从表3.1调查显示:湛江市体育运动学校体育后备人才每天上文化课所用时间1.5-2.5小时,每周3次课;训练时间每天3-4小时,每周6次。从表3.2显示:湛江市业余体校体育后备人才每天上文化课所用时间1-2小时,每周2次课;训练时间每天2-3小时,每周3次。因此,可以得知,湛江市业余体校的文化课赫尔技术训练的时间都比较少,这就导致了在训队员接受文化教育少,文化素质不高的问题。这种培养模式完全是由于业余体校经费不足造成的。从表3.3调查显示:湛江市中小学运动队体育后备人才每天上文化课所用时间为6-7小时,每周6次课;训练时间每天1-2小时,每周4次。表3.4表明:湛江市体育传统运动学校体育后备人才每天文化课所用时间为3-4h,每周5次,训练时间每天1.5-2.5h,每周5次。可以得知,普通中小学和体育传统运动学校体育后备人才还是以文化课学习为主,技术训练为辅。
3.2.2 湛江市体育场地、器材及经费情况的现状分析
湛江市体育训练场地等硬件设施情况调查情况,如表3.5
表3.5 湛江市体育训练场地等硬件设施情况调查情况
通过对湛江市10所中小学走访,拥有室内馆的学校4所,一些学校多是露天的球台,硬件设施达不到标准的要求。有些体育项目是受天气影响较大,天气稍微不好就可能影响学生练习效果,无法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阻碍的体育运动的开展。大部分学生会因为学校设施的缘故,从而放弃这项运动,转移到其他运动项目中去。对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来说,相应的丧失了一部分选材目标。
缺乏资金投入是制约湛江市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主导因素,也是教练员和管理人员能力提升的主要因素。体育相关部门更应大力资金的投入,并适当向儿童、中小学后备人才培养中倾斜,从而保证湛江市体育运动的蓬勃健康发展。这些措施相对较为符合当前湛江市体育事业发展的实情。
3.2.3 湛江市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相关职能部门重视程度的现状分析
在对湛江市相关部门专家及各学校教练员人走访调查发现,学校教育的主导思想还是在抓文化课的学习,限制甚至忽略了体育方面的发展。在现有体制下,普通学校较难培养出高素质高技术的专业乒乓球运动员。虽然各级各类部门不断强调素质教育的重要性,但各级领导在保证体育课有效实施过程中并没有真正重视起来,中学体育课时间短、课时少,设施简陋,导致体育课质量很难保证。
3.3 当前关于湛江市中小学“教体结合”体育后备人才培养存在的典型问题
3.3.1 学训矛盾依然是教体结合模式研究的关键问题。
3.3.2 各学校在培养学生运动员过程中的经费、硬件设施以及师资等软硬件条件还较为缺失。
3.3.3 教育部门和体育部门在教体结合的管理职责上不明晰;
4.完善湛江市中小学教体结合培养体育后备人才模式的对策
4.1 深化管理体制,分工明确,体育、教育部门全面协调合作
针对关于“教体结合”体育后备人才培养职能部门的功能定位模糊,管理混乱的现状,需要彻底深化管理体制改革。首先,在政府的领导下,明确教育部门和体育部门的职能,根据“教体结合”的原则,从实际出发,制定科学有效的政策;其次,教育部门和体育部门理清关系,分工明确;最后,教育部门和体育部门在“教体结合”的基础上共同管理,统一协调,规范管理体制。
4.2 广开门路,增加经费
经费是限制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重要因素,当前的举国体制培养体育人才的环境已经发生变化,仅仅依靠国家财政的拨款支持体育后备人才的培养显然满足不了竞技体育的需求,如何调动社会资源成为关键的问题。教育部门和体育部门按照国家的政策对于体育后备人才的培养共同投入,只有这样才能保障“教体结合”政策实施,从而建立高素质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机制。
4.3 逐步建立以重点中、小学为龙头,体校和运动学校为辅的发展训练基地的模式
4.3.1 中小学、体校是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基础,其决定了“教体结合”实施的成功与否,要逐步建立以中小学、体校为重点的教体结合的模式。
4.3.2 利用重点学校的教学质量和教育资源,为导向吸引力,吸引优秀的体育特长学生,形成示范效应。三是,在体育传统学校和体育后备学校的基础上,探索、探索、建设和发展青少年体育俱乐部。利用市场机制吸引更多年轻人参加体育俱乐部活动,吸纳周边学校入场,为团体活动提供更多空间,学校体育课外培训的选择范围广。
5.结语
5.1 以湛江市中小学教体结合培养体育后备人才的现状为研究对象,为教体结合培养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研究领域提供实践依据,同时也充实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相关研究理论。
5.2 重点探讨湛江市中小学校开展教体结合培养体育后备人才的现状,在一定程度上为中小学体育教育的发展提供思路,因而在基础体育教育的研究领域提供有意义的补充。
5.3 通过湛江市中小学校开展教体结合培养体育后备人才现状的研究,找寻湛江市教体结合模式的有效途径,有助于培养全面发展的竞技体育人才,也在培养后备体育人才的过程中提高全体学生的体育兴趣和运动水平,为湛江市中小学体育教育的发展及改革提供必要和有益的参考。
[1] 彭丰.探讨“体教结合”培养模式对我国学校体育发展的影响[D].上海师范大学,2006-10-20.
[2] 郭修金,虞重干,平杰.上海市实施体教结合培养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审视与思考[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8,23(5) .
[3] 陈道裕,周奕君等.“教体结合”培养高素质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研究-以浙江省为例[J].体育科学,2006,26(1):82-85.
[4] 杜伟.教体结合培养体育后备人才现状与对策—以江苏省调查为例[J].体育与科学,2006,27(2) .
[5] 范清惠.关于北京市体育传统项目学校的调研报告[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7(3):117-21.
[6] 郭晓琴.中美两国高校“体教结合”的对比研究[J].中国学校体育,2007(1):58~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