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体育礼仪教育在中学体育教学中的实施与探讨

2018-02-26周旭芳

体育世界(学术版) 2018年2期
关键词:礼仪素养体育

周旭芳

1.研究目的

在学校体育教学活动中,如何将中国传统礼仪文化与西方现代体育礼仪文化的精髓融入到学校体育教学中,丰富学生的礼仪常识,训练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能力,提升学生体育人文和礼仪素养,值得我们深入探讨。体育礼仪教育不仅仅是指普通的礼貌教育,更多的是构建和谐校园,打造高素质优秀人才的重要手段。中学阶段是培养学生健全人格与道德修养的关键时刻,作为学校礼仪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体育礼仪是学校德育教育实施的重要措施之一。因此,在中学体育教学中开展体育礼仪教育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内在需求。

2.研究方法

2.1 问卷调查法

在校随机抽取390名学生为调查的主要对象。针对体育礼仪教育在中学体育教学中的体现和理解方面进行问卷调查,

2.2 访谈法

对部分在校学生、一线教师及行政人员进行走访、交流,深入了解学校体育礼仪教育的现况,听取意见和合理建议。

3.结果与分析

3.1 中学体育礼仪教育的现状

目前,相当部分的中学生,在礼仪素养方面普遍欠缺,追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社会环境、家庭因素、学校教育的忽视导致目前中学生体育礼仪教育的缺失。通过对本校390份的问卷调查发现,学生对体育礼仪知识的概念很模糊,大部分同学认为体育礼仪知识的掌握可有可无,对他们的文化成绩与体育中考没有什么影响。

表1 学生对体育礼仪知识了解情况的调查表了解程度非常了解比较了解基本了解不了解人数04196253百分比010%25%65%排序4321

表2 学生对体育礼仪教育的重要程度调查表

3.2 中学生体育礼仪缺失的原因

3.2.1 社会环境

校园是社会环境的一角,随着市场经济的开放、信息时代的快速更新,社会大环境下一些浮躁与功利的不良现象难免会冲击校园文化建设,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价值取向和思想观念。有些学生利欲熏心,为实现个人目的不惜牺牲集体利益,在比赛中为达到某种目的不择手段等现象在中学的校园比赛中比比皆是。中学生自主意识薄弱,缺乏辨别是非能力,但模仿能力又强,社会上有很多赛事和体育活动存在大量不符合体育礼仪规范的行为与现象难免会对学生的礼仪行为传递一些负面信息,影响学生的思想观念与判断力,导致学生在参加体育集体活动时缺乏团队意识、协作精神、文明礼貌和服务精神,不懂得尊重他人,违背体育运动的崇高精神,不利于健全人格人才的培养。

3.2.2 家庭因素

父母是孩子的首任教师,家庭教育是影响孩子成长最重要的因素之一。拥有高尚、健康、和谐的家风以及正确的教养方式才有可能培养出独立自主、人格高尚、谦逊和蔼、礼仪周全、心理健康的孩子,家长自身的文化素养和教育孩子的方式方法直接影响到孩子是否拥有健康成长环境。当前中学生大部分都是独生子女,倍受家长的溺爱袒护。家庭只是他们成长过程中遮风挡雨的居所和港湾,孩子在这个温室中从小养成冷漠自私、盛气凌人、自我为中心的坏习惯,家长轻德育重智力,忽视孩子文明礼仪教育的行为,导致孩子团队意识和责任感淡泊,不懂得谦让、敬重和关爱他人,缺乏家庭礼仪素养。

3.2.3 学校教育

传统的教育观念根深蒂固,应试教育现象屡见不现,语数英等主学科教师经常挤占学生的体育活动时间,片面追求体育成绩的思想尚未得到彻底更改。学校领导重视不够,忽略体育课中进行礼仪教育是提高学生文明礼仪和道德素养的有效渠道,否定体育礼仪的存在价值,让学生缺少了解和获取体育礼仪相关信息和知识的机会。体育教师自身欠缺礼仪知识,学生对所学体育项目的内涵和比赛规则了解甚少。基于学校教育过程中长期忽视体育礼仪教育,淡化礼仪教育在学校教学中的作用,体育比赛中经常出现诋毁、漫骂、打斗、故意冲撞对方队员以及不尊重裁判等一系列不文明行为,这与我们日常体育礼仪教育的缺失有着密不可分的关联,也是导致中学生体育礼仪教育缺失的重要因素。

3.3 体育教学中开展体育礼仪教育的意义

3.3.1 体育运动的国际地位

体育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能打破国界、民族的障碍,成为人们信息传递与交流的一个平台。体育礼仪是一个国家文明的代表与标志,体育活动成为各国信息交流的媒介,是增进交流的平台,在国际交流中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类似奥运会等大型的体育赛事能够聚焦全世界的目光,赛事活动中无论是运动员、裁判员、摄影师还是普通观众,在仪容、着装、语言、行为等方面都应具备高水平的体育礼仪素养,他们的言行举止不仅代表公民文明素养的水准,更是国家文化底蕴和精神面貌的体现,不同国度丰富多彩的体育文化活动都有着与众不同的地域特色和礼仪习惯,各民族国际体育交往时更要知礼、懂礼、明礼、行礼,要互相尊重、互相学习,注重礼仪素养。

3.3.2 塑造自身形象,促进人际交往

人的形象分为内外两方面,人的相貌、身材、服饰等外在形象和个人言行举止、人格、气质等行为的内在形象在体育礼仪教育中巧妙地融合在一起,培养学生知书达礼、谦卑礼让的行为规范,规范与完善学生的自身品行,重塑学生的外在形象与内在气质,提高学生内在文化修养。良好的礼仪是促进人际交往进一步发展的助推器,具有特殊功能。体育活动中,仪表端庄、大方得体、谈吐文雅的形象,能体现一个人丰富的人文内涵和较高的思想文化素质,获得对方的赏识与敬重,使双方关系更加和谐融洽,为将来顺利融入社会、适应社会,促进全面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3.3.3 传承校园体育文化,推进学校精神文明建设

体育礼仪教育是一种群体文化现象,是减少校内伤害事故的发生,营造良好校园文化秩序,促进学校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环节和主要途径。对于任何一所学校而言,校园体育文化都具有传统性和传承性,礼仪教育在中学体育课堂的开展,是对体育文化的延伸与发扬。秩序井然与公平公正的教学比赛场景规范了学生的言行举止,体育课上直观、全面的知识传授和实践应用,更是为礼仪教育的传承与实施搭建展示平台,因此礼仪教育在教学过程中的实施,对于学生内涵品质的升华,以及校园体育文化的开展,都有举足轻重的现实意义。

4.结论与建议

4.1 结论

在中学体育教学中实施体育礼仪教育是提高校园精神文明建设切实有效的措施之一,符合中学教育教学实际。礼仪知识在教学中潜移默化的渗透能帮助学生不断自我完善,懂得恭敬谦让,塑造优雅美好的形象,不断实现自我完善,提升中学生的礼仪素质,完善品行,实现自我全面发展。

4.2 建议

4.2.1 与课堂教学有机结合,体育教学中渗透礼仪教育

作为学校德育教育的重要环节,礼仪教育是建立和谐校园不可缺少的内容之一,是学生德育鉴定和社会价值的重要体现。体育课堂是学生进行体育礼仪教育的最有效的场所和时间,学生在体育活动过程中的待人接物、神情姿态、谈吐举止、仪容仪表等现象都在体育课上表现得淋漓尽致,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应时刻注意礼仪教育内容的规范和准确,充分挖掘体育礼仪知识的内涵和本质,潜移默化地把体育礼仪的素材巧妙融入到教学的各项环节,通过组织各类比赛、趣味游戏等活动,将体育礼仪知识穿插到活动中来。教学过程中教育学生练习时互相尊重、互帮互助、团结合作、共同提高;竞赛时要尊重裁判、尊重对手、遵守纪律、遵守规则;观看比赛时保持安静、适时鼓掌等。通过对学生长期耳濡目染的礼仪渗透,逐渐内化体育礼仪的内涵,提高自主学习的意识,逐步提升学生的礼仪修养。

4.2.2 提升教师礼仪素养,树立文明礼仪榜样

教师是学生效仿的个体,承载着履行和传扬文明礼仪教育的重任。教师要全面掌握体育礼仪知识,转变育人观念,及时更新教育理念,改进育人方法,在生活和教学实践中用恪尽职守和严谨治学的态度约束自己,提高对教育事业的使命感,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注重自身礼仪,言传身教,成为学生的楷模和表率,鞭策学生遵守和履行礼仪规范,传承中华民族优秀的体育传统文化与体育精神。在教学过程中,尊重学生,尊重他人,以身作则,身体力行,以强健的体魄、庄严大方的仪表、顽强的毅力、自强不息的精神展现给学生,注重个人仪表和言谈举止,提升教师礼仪素养,将自身的礼仪元素自然地渗透到体育教学的各个环节,充分发挥体育老师在教学过程的传播优势,将体育礼仪的理念直接传递给授课学生,再由此传扬至全校学生,利用舆论的力量分级传播,树立教师文明礼仪的榜样。

4.2.3 家校合作,建立家庭、社会一体化教育体系

教育是一个开放的体系,家庭、学校和社会三方面共同构成的教育体系是影响学生成长的重要因素。教育是一个整体,学生的教育不仅是学校教育独立承担的责任,更是学校、家庭、社会携手奋进的共同体。家庭教育是“人”的教育,社会环境是学生成长的背景,社会教育是从家庭教育开始,家长要改变思想,积极配合学校开展的各种礼仪教育,家校沟通,明确学校开展礼仪教育的目的、要求和内容,身先士卒,帮助孩子消除社会环境上的一些负面影响,培养孩子自觉履行文明礼仪的良好习惯。学校教育是一门积极主动的教育方式,是学生健康成长、全面发展的主途径。学校要积极主动与家庭、社会形成一体化的教育模式,全方位优化育人环境,齐头并进,让学生在良好育人环境下茁壮成长,培育出拥有卓越的礼仪素养和健全人格的优秀学生,达得最佳育人效果。

4.2.4 理论与实践结合,提高学生礼仪素养

实践活动是体育教学的重要环节和本质特征。课堂上教师要精讲多练,多留些时间为学生营造社交礼仪的平台,锻炼学生的应用能力,把学到的体育礼仪应用到平时的学习和生活中。结合中学体育教学的实际,认真落实课堂教学主要环节,如课前整队师生问好;练习时互相鼓励;比赛时遵守规则以及语言礼仪的合理运用都是体育礼仪教育和熏染的有效途径。提供课外体育活动机会,在实践中积累交往经验,适应社会,展示礼仪的艺术魅力。例如在组织学生观看球类比赛时,要求学生遵守秩序,对号入座,赛事进行中,不要随意走动,为双方运动员精彩的表现加油助威等,活动中处处渗透着礼仪教育的痕迹,这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育方式,既能使学生在愉悦、宽松的环境下获取礼仪知识,又能在实践中真切地检验学生掌握的程度,学生深刻地体会到礼仪教育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使教学活动更为直观、深刻。

[1] 王晖.探讨体育礼仪教育在高校体育教学中的构建.J.文艺生活.2012 (8)

[2] 彭建平.中职体育礼仪教育的实施与探讨.J.网友世界.云教育.2014(5)

猜你喜欢

礼仪素养体育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四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三测
提倡体育100分 也需未雨绸缪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八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七测
筷子礼仪
我们的“体育梦”
礼仪篇(下)
谈体育实践课中知识的扩展
体育一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