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达斡尔族岁时节日民俗

2018-02-25多文忠

理论观察 2018年10期
关键词:节日

多文忠

摘 要:达斡尔族作为我国古老的少数民族,在其繁衍生息的漫长岁月中,在于周边其他民族共生共荣的岁月里,形成了与其他民族相近或相似的岁时节日,也形成了独具本民族独色的岁时民俗节日。

关键词:达斡尔;岁时;节日

中图分类号:K89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 — 2234(2018)10 — 0008 — 03

岁时节日民俗是指在一年当中的某个相对阶段或特定的日子,它在人们的生活中形成了具有纪念意义或民俗意义的社会性活动,并由此所传承下来的各种民俗事项,一般具有周期性、特定的主体和广泛的群众性。

春节   春节(Ainie)是中华民族古老而传统的重大节日,也是达斡尔民族重要的节日。达斡尔人一入腊月就开始忙碌起来,宰杀年猪,请亲朋好友前来吃手把肉、血肠等菜肴。过了农历腊八,家中的男主人领着儿子进城去置办年货,家里的人们盼望着他们早些回来,从城里带回过年用的稀罕年货。腊月二十三是小年。小年一过,妇女们开始忙着搞卫生,清扫灰尘,粉刷擦拭室内墙壁和门窗灶台等,要窗明几净、物见本色。还要拆洗被褥、赶制一家老小的新衣鞋帽等。白天蒸煮各类食物,晚上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包饺子。

大年三十是除夕(Butu)——农历全年最后的一个晚上。在此期间的活动都要围绕着除旧布新、消灾祈福为中心。白天,主妇们忙着准备丰盛的晚饭。达斡尔民族对大年三十晚饭特别重视,菜肴一定要味美丰盛,手把肉是首先的美味,同时相应的礼仪庄严、隆重、热烈。太阳偏西要落山时分,一家人来到院门外,在事先在院门外两侧用牛马粪、碎圪囊堆起的两个待燃烧的大火堆处举行祭祀仪式。先在火堆前摆放些供品,由家主人焚香敬酒并点燃火堆。一开始起明火,谁家的火焰旺,就预示着谁家在新的一年里日子兴旺发达。明火燃尽后用雪压住火堆,家家户户的大门口都有两柱白烟冉冉升上傍晚的天空,景色很是壮观。仪式结束,一家人回到屋里,这时,妇女们已经放好炕桌,酒菜摆放完毕,祖辈们坐在正桌正位,儿孙们给祖辈磕头,感谢养育之恩,祝福老人们健康长寿。老人也祝愿儿孙们勤于致家、积极进取、平安幸福,礼毕,晚饭正式开始。

晚饭开始进行,祖辈坐在正桌正位,儿孙们围坐在周围,媳妇侍奉一家老小,忙前忙后,不能上桌。除夕晚饭菜肴丰富,但以手把肉为主,手把肉好的部位要首先请长辈们享用,长辈们也将肉切割成若干份分给晚辈们。吃饭时,晚辈不能先于长辈动筷子进食,这被视为对长辈不尊重、不懂规距。

晚饭结束后由家中长子焚香,依次向诸位神龛进香(七星北斗神、祖神、灶王神等)。达斡尔族将这种仪式称为上香(Kujilibe)。然后,男女老少都穿上新衣裳,新过门的媳妇打扮得像刚结婚一样,老太太也高兴得在头上戴上一朵鲜花,一家人沉浸在快乐、祥和、幸福的氛围之中。时间已近午夜,全家人再一次给长辈们请安磕头,然后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吃热腾腾的年夜饺子。吃完年夜饺子,父亲领着儿子们到直系亲戚家和村中长者家拜年(Ainie-ilebe)。

达斡尔传说中认为除夕的夜晚已故亲人的灵魂会回家来探访,其它游魂也会回到人间到处游串。所以家家户户都要把门窗上的缝隙封好堵严,以防游魂野鬼进入家中;除夕夜晚与该年同属相的人不准出门;除夕夜晚不准在室外呼叫孩子的名字,怕被鬼魂带走;除夕一整夜不许关灯,要放置长明灯。

除夕这一天,达斡尔民族还有摆灵位(Aor-Jugebe)的习俗。当年若哪家长辈逝世了,从当年算起连续三个春节从农历三十至正月初三,要摆放已故长辈的灵位。灵位摆放在南炕的炕头,这个位置是长辈住的位置,在这个位置上要把干干净净的被褥枕头铺好,一旁摆着的小桌子上要放置烟袋、酒、糕点和水果等物品。从农历三十晚上到正月初三,本村和远方亲朋来家中拜年,首先要给灵位嗑头、敬酒、献烟。

大年初一(Xi-nen)是新的一年的开始,清晨,家家户户燃放鞭炮、贴对联年画,清扫室内外卫生,以新的面貌迎接新年的到来。早上吃饺子前,一家人要给长辈请安磕头、祝愿长辈们在新的一年里健康、长寿、幸福。长辈们受礼的同时也要给晚辈们赐予吉祥的祝愿和积极向上的教诲话语。

大年初一也是人们成群结队、走街串巷、相互拜年的开始,整个村屯热闹非凡,家家张灯结彩,户户喜气洋洋,鞭炮声声此伏彼起,男女老幼穿着节日的盛装走在大街小巷,笑容满面相互拜年,互致新春祝福,好一派节日新景象。

到长辈家拜年时,要带一壶好酒,大人在前孩子们后,先请安后磕头。长辈接过晚辈敬的酒后,用右手中指蘸酒盅里的酒并向天、向地、向前各弹一下,以示敬天、敬地、敬祖先。并赐福前来拜年的晚辈们,在新的一年里老少平安、生活幸福。

大年初二起,妇女们要回娘家拜年。春节一直持续到二月二期间达斡尔族村屯非常热闹,亲朋好友除了相互邀请饮宴外,请有文化的艺人讲故事、唱“扎恩哒勒”和说唱“乌钦”;黄昏时分,小伙子们打曲棍球(Beikuo),姑娘们则三五成群在一起玩嘎拉哈(Sake)、剪制摆放形态各异色彩不同的小纸人(Hanieka)等游戏活动;夜晚是妇女们的天地,姐妹们自发地组织起来,今天到你家,明天来我家,边唱边跳,歌声不断舞步不停。

元宵节  元宵节(Kaqin)是人们俗称的每年农历正月十五。元宵节和古代劳动人民的农业生产息息相关,达斡尔民族是我国北方少数民族中从事農耕较早的民族,过了这天,人们就要真正进入新一年的生产生活,开始忙于春耕前的各项准备、组织外出打猎、进山伐木和放排等工作。所以人们在元宵节全民欢庆,以祈求上苍保佑来年风调雨顺,六畜兴旺,五谷丰登。

抹黑节  农历正月十六是达斡尔民族的传统节日抹黑节(Kuodege-Wdure),也是达斡尔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农历正月初一至十五是阳日子,阳气上升;从农历正月十六开始为阴子,阴气上升。阴气上升就暗示着各种鬼怪邪魔侵扰人间,为防止鬼怪邪魔的侵扰,人们就相互在脸上抹黑,这样就不会受到侵扰。由此形成了流传至今的抹黑这个传统民俗节日。

农历正月十六,家中的老奶奶或妈妈闻鸡而起,从北锅台锅底取下锅底黑灰,在睡梦香甜中的儿孙们的脑门上或脸上抹上点黑灰,目的是避免儿孙们受到鬼怪邪魔的侵扰,保佑儿孙们一年平安。年轻人都起得很早,带着锅底黑灰到亲属家、到左临右舍家相互涂抹黑灰。有的懒散的人起的晚了,在被窝里就被人家抹的满脸黑,走在大街上的人们不论认识与否,都会趁对方不备,突然袭击,抹个满脸黑。这一天,最倒霉的是当嫂子的,她们成了前来抹黑者的主攻对象,孩子们也屋里屋外你追我赶,相互涂抹,活动场面非常活跃热闹。

目前,这一传统文化习俗虽然不如过去那样热烈浓厚,广泛得到传承,但在梅里斯达斡尔族区已成为节日活动,每逢正月十六这一天,达斡尔族学会都要组织活动,载歌载舞庆祝这一具有达斡尔民族特色的传统节日。

人日  达斡尔人认为,农历正月初一为鸡日;初二为狗日;初三为猪日;初四为羊日;初五为马日;初六为牛日;初七为人日(Ku-Wdur)。到初七这一天,人们不出远门,一家人其乐容容的欢聚一堂,回想往日的时光,畅想美好的明天。这就是人们俗称的“七不出,八不进”。

农历二月初二  农历二月初二被视为龙王爷抬头的日子,也是春节结束的日子。家家户户都要吃猪头和猪蹄子肉。这一天,不准妇女动刀子、剪子和锥子等,怕伤及龙头,扎瞎龙的眼睛;也不能做针线活儿,认为那样做易患骨节疾病。

立春仪  立春是二十四节气之一,又能 称“打春”。传统习俗以立春为春季的开始,达斡尔族对其很重视,这一天家家户户要吃春饼,俗称“咬春”。还要给耕牛的犄角涂抹红色,表示立春见喜,希望耕牛在春耕中多出力,秋天有好的收成。

寒食节  “寒西”(Hanx)即“寒食”。四月五日是清明,寒食节在此前一至两天,主要是禁火的日子,达斡尔人把两个相连的节日合称为“寒西”,是祭祀祖先和扫墓的日子。扫墓俗称上坟,是祭祀故去亲人的一种活动。按照旧的习俗,扫墓时人们要携带酒食果品、纸钱等物品到墓地,将食品供祭在已故亲人的坟前,焚烧纸钱,给坟墓培上新土,折几枝嫩绿的新枝插在坟上或在坟头上压上几张黄纸,然后叩头行礼祭拜,最后吃完所带酒食回家。

端午节  农历五月初五为端午节,这天也是达斡尔族传统的节日。天没亮,一家人或亲朋好友三五成群到郊外踏青、采艾蒿,把艾蒿插在头上,把艾蒿叶塞进耳朵里。回家后将艾蒿插在门框上或房屋不同的位置。也有些人把艾蒿采回家后,用水煮沸艾蒿,然后用艾蒿水洗脸、洗澡,认为这样做能够防病治病。五月五日开始也是江河水复活的开始,人们赶早来到江河边,用江河水洗一洗脸、擦一擦身子,这样可以祛除病灾,一年平安。端午节这天早饭要吃馅饼或面条,吃煮鸡蛋必不可少。爸爸、妈妈还要给孩子们佩带香囊。吃完早饭,妇女们成群结队到野外采摘柳蒿芽。

库木勒节  库木勒(Kumule)即柳蒿芽。达斡尔人最爱吃的一种天然野生菜。大多数达斡尔人家一年四季必备的菜肴。柳蒿芽系一年生草本植物,萌芽早,长势猛,茎干直立,形状与艾蒿相似,菊科,蒿属;生长在沿江河湿润地带或沼泽地,遍布大兴安岭南北、嫩江平原、呼伦贝尔草原的江河边;营养丰富,含有多种维生素及淀粉酶等;有补中益气,健脾强胃,解毒消暑,滋阴降火,利尿通便等功能,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柳蒿芽可同猪、羊、牛、鸡、鸭等肉清炖,也可同芸豆、土豆、猪排和肥肠熬制,在齐齐哈尔地区的达斡尔人,以鲶鱼或嘎牙子鱼炖柳蒿芽更具当地民族特色。柳蒿芽还可以用开水焯后凉拌吃,清爽可口,也可以包馅食用。

春夏之交是采摘柳蒿芽的最隹之際,妇女们成群结队来到江河边采摘柳蒿芽,休息之余还要边歌边舞,抒发对美好生活和大自然的爱恋情怀。采摘柳蒿芽除了尝鲜之外,其余大部分要晒干或用开水焯了以后,放入冰箱储存起来,待日后食用。过去灾荒年青黄不接时,是柳蒿芽采添饱了达斡尔人饥肠辘辘的肠胃,拯救了达斡尔人的生命,从此,达斡尔人同柳蒿芽—库木勒结下了难以割舍的情缘。远居他乡的达斡尔人,总是把家乡带回或其它方式捎来的柳蒿芽视为珍品隹肴,每每品尝都会增添思念家乡的情愫,拉近同家乡的距离。

1987年由多瑞保,色热等达斡尔族老前辈的倡导组织下,梅里斯城区的部分达斡尔族同胞,自发地举办了第一届库木勒节活动。从此年年举办庆祝活动,由已往的民间活动,发展成为民办公助的民族节日活动。

雅尔塞镇哈拉新村东与嫩江支湾的广阔草原,已确定为每年举办库木勒节活动的固定场所。每年的六月中旬是举办庆祝活动的日子,成千上万的人们聚集到这里,参加一年一度的库木勒节庆祝活动。庆祝主要以文体活动为主。文艺活动主要包括传统的扎恩哒嘞、乌春、哈库麦嘞及现代歌舞和其它形式的文艺表演;体育活动主要包括摔跤、曲棍球、颈力、拉棍、陶力棒、老鹰抓小鸡和围鹿棋等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库木勒节庆祝活动开展的有声有色,热烈而隆重,深受全区广大干部群众欢迎。近些年来,省、市有关部门对梅里斯达斡尔族区每年举办的这项活动高度重视,该节日已被列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

中秋节  每年的农历八月十五是中秋节,我国的传统节日,也是达斡尔民族的传统节日。中秋节与春节、清明节、端午节、是中华民族的四大传统节日。“中秋”一词最早见于《周礼》。据史籍记载,古代帝王祭月的节期为农历八月十五,时日恰逢三秋之半,故名“中秋节”;又因为这个节日在秋节八月,故又称“秋节”、“八月节”、“中秋节”;又有祈求团圆的信仰和相关习俗活动,故又称“团圆节”。中秋节美食首推月饼,还有西瓜等其它果品,一家人围坐在一起,饮美酒、品美食、赏明月,祝福一家人团圆、和谐、美满、幸福。

重阳节  每年的农历九月初九为重阳节。达斡尔民族世代崇尚敬老,在重阳节这一天,子女要给老人过这个节日,以示对老人的尊敬。

冬至节  冬至是中国农历中一个非常重要的节气,也是达斡尔民族的重要节日。时间在每年的农历12月21至23日之间,这一天是北半球全年白天最短、夜间最长的一天。冬至是家族团聚的一天,这一天,不论贫富,饺子是必不可少的美食。

腊八节  达斡尔族也过腊八节,这一天,达斡尔人家用荞麦米(尼吉、Niji)或黄米做粥饭(拉勒、Lale),将腊八粥盛到碗里后,在中间用筷子或小勺子挖个小坑,放上黄油(奶油)、白糖,然后蘸着或搅拌后食用。这一天,临里间或亲朋好友间有互赠腊八粥的习俗,品评谁家的腊八粥做的好。

岁时节日调节着人们的生产和生活节奏,整合着复杂的社会人际关系,调适着人们的精神意绪,成为民众时间生活的社会依据。岁时节日不仅满足了人们一定的生活要求,也推进和巩固了社会秩序,并发挥着一种独特的文化功能。这些民俗节日丰富了达斡尔人的生活,也增进了达斡尔民族的凝聚力。

猜你喜欢

节日
教育叙事研究:一次特殊的“三八妇女节”庆祝活动
阅读关于“节日”的材料作文vs.阅读关于“习俗”的材料作文等
浅论《酉阳杂俎》中的风俗文化
浅谈幼儿园体验式教学
浅谈白马人民俗风情
传统文化是报纸的营养
原版动画片在体校英语口语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让党日成为“节日”
金钱、权力与文化:节日现代性的建构与解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