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学校管理者应有怎样的理性思维

2018-02-25毛亚庆

中小学管理 2018年1期
关键词:理性管理者思维

毛亚庆

人们在一个时代的理性思维水平和方式是与这一历史时代的发展相联系的。随着中国社会发展迈入新阶段,中国社会发展的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对美好生活的期盼与发展不平衡不充分之间的矛盾,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成为未来中国社会的奋斗目标。习近平同志用“八个更”概括了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期盼,其中排在首位的就是人们对“更好的教育”的期盼,就是“努力让每个孩子都能享受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时代发展的历史性变化所带来的教育诉求的改变,需要学校管理者的理性思维水平和方式也发生根本改变,即应具有新时代所要求的理性思维。

一、学校管理者理性思维不足的现实表现

思维方式是一定时代人们的理性认识方式,是按照一定结构、方法、程序把思维诸要素结合起来的相对稳定的思维运行样式,它是一定历史、时代的产物,具有时代性和社会历史性。思维方式一旦形成就有较大的固定性、稳定性和强烈的主体性,其合理化、科学化和完善化的高低决定着思维主体把握客体的真理性的程度,也决定着实践活动的成败。

当下许多学校管理者的思维方式是理性的、科学的,但也有相当一部分管理者的思维方式,在某种程度上呈现出物化性、偏狭性、孤立性、静态性等特点。

1. 物化性思维

所谓物化性思维,就是以知识的逻辑遮蔽鲜活的人本身,以将学生化约为“知识的容器”的物化取向取代了人作为生命体的人本取向。这种思维强调了知识掌握与学生发展所获得的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外在能力的关联,而没有关注到知识的掌握还需回应学生作为一个生命存在者自身的意义和价值、知识的掌握还要关注与学生内在发展相关联这一更深层次的发展问题。这导致学校不同程度呈现出“只教书不育人”的现象,人与学校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都被“物化”了,学生自身的发展被忽视了,教育并没有真正提升学生内在的精神世界。

2. 偏狭性思维

所谓偏狭性思维,就是对学校发展的诉求狭隘地理解为“升学率的提高就等同于学校的全面进步,学生分数的获得就等同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如果将“发展”等同于数量上的存量增长,那么就像中国社会发展曾经采取的“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低效益”的增长方式一样,这样的学校发展方式就会使得学生的发展成为“单向度”的发展,而非“全人”的发展。

3. 孤立性思维

所谓孤立性思维,就是只居于一点而不是从整体来把握学校的发展,不能全面地看待学校发展在夯实基础与特色发展之间的关系,以及在强调人的理性发展与人性彰显之间、在追求分数的当前发展与整体提升人的素质的未来发展之间的关系。

4. 静态性思维

所谓静态性思维,就是对学校的教育活动更多地理解为掌握概念与印证理论的静态知识的传授,注重了知识自身的体系结构,忽视了人具有的主动性、反思性和超越性。知识的掌握与理论的传授可以在接近人的本质和教育对人的培养的规定性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但与人的生命状态并不完全同步,不能共时地、确切地反映生命的状态。也就是忽视了学校发展的思维逻辑不仅需要注重知识系统本身的规律,还需彰显教育作为培养人的活动所具有的实践形态,从而彰显人的互动性、关系性,体现生命的价值与意义。

二、学校管理者理性思维不足的现实分析

导致学校管理者理性思维不足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现实生存状态、制度环境、时代快速变迁等是不可忽视的要素。

1. 理性思维空间不足

学校管理者“忙”“茫”“盲”的现实生存状态,导致其没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进行理性思考。校长要忙安全,学校安全“压力山大”,一旦出了问题,一切成绩“清零”;忙开会,在管理者特别是“一把手”是否参会成为工作本身是否被重视的标志的背景下,开会成为学校管理者的又一项主要工作,校长要按照“相关要求”,向师生传达上级精神,充当录音机、代言人和传声筒的角色,忙“布置”,忙“强调”,忙“传达”;忙迎检,各级政府及职能部门以“红头文件”予以的检查繁多,学校管理者为应对不同检查不得不填写各种各样的表格,于是有校长戏称自己为“表哥”“表姐”。此外,还要忙公务接待,忙人际协调,忙事务管理,忙大型活动……如此忙乎,导致学校管理者由“忙”必然陷入“茫”然状态,进而则会出现工作有盲点,学校发展“盲”目前行,不知所向。

2. 理性思维动力不足

已有的教育管理体制的惯性,也会导致学校管理者的理性思维动力不足。长期形成的计划体制在治理机制上导致管办评不分离,使得教育行政部门与学校的关系更多是“控制”和“服从”的关系,学校管理者扮演的角色更多是主管部门目标的守望者,是任务的执行者,是安全的追求者,是环境的适应者,他们甚至无须有更多自己的办学思想,不得不成为“忘我”的人。

3. 理性思维能力准备不足

学校管理者常常依据于经验、依赖于工作逻辑来思考学校的发展,理性思维的能力准备不足。在以变化为主旋律的时代背景下,学校管理者如何预见变化、追踪变化、适应变化、享受变化成为基本的素质要求。学校未来发展不再是一条熟悉的“回家”之路,过去能够赢得成功的经验不一定会为明天带来成功。许多学校管理者虽然认识到这一点,但却不清楚该如何应对,对此进行深入思考的能力准备和心理准备都不足,只能按原有的经验积累和工作逻辑来思考和推进工作,导致其理性思维水平提升有限。

三、新时代需要学校管理者具有怎样的理性思维

当前,教育改革已进入深水区,整体推进教育变革,其重点在深化,关键在综合。因此,我们需要用普遍联系的观点设计改革,用全局意识、系统思维来看待改革,用全面协调统筹兼顾的办法推进改革,以整体性、系统性、协同性、可持续性的方式进一步增强教育改革。为此,学校发展在立足现实、夯实基础的同时,也要与时俱进,更新价值观念,彰显学校自主发展的意识,立足于整体来看待学校的发展。为此,学校管理者的思维方式也需要发生一些重大改变。

1. 要从物化思维向人本思维转变

学校发展的核心价值和本质内涵,是为了所有学生都得到全面而有质量的发展。因此,学校管理者必须坚持人本思维,坚持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否则学校发展的走向就有可能会偏离教育的本质和规律。

2. 要从偏狭思维向全面思维转变

毋庸讳言,在过去相当长的时期里,有的校长将“发展是硬道理”片面理解为学校升学率的提升、学生分数的获得,学校发展存在着片面追求升学率和分数获得、只是关注一点而不及其余的片面思维,强调全面协调的思维方式在学校发展中体现不足。

3. 要从孤立思维向关系思维转变

学校的发展不可能是任何一方面的孤立发展,而是与学校方方面面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校长要从孤立思维走向关系思维,就必须处理好学校发展中的几个关系,如奠定基础与凸显特色发展之间的关系,人的理性水平提升与人性彰显之间的关系,以及学生当下的分数获得与未来全人发展之间的关系,这样才能促进学校全面健康协调地发展。

4. 要从静态思维向动态思维转变

学校管理者应将教育视为一种唤醒人的自我意识,促进人的自我完善和自我发展的实践活动,因此,不应以静态方式看待学生的发展,仅仅关注通过书本知識获得来促进其理性抽象水平的提升;而应从学生自我本真的发展来理解学校的发展,摆脱工具性取向的羁绊,使学生在学校生活中能够获得精神的发展与生命意义的提升。

总体来说,当下学校管理者理性思维的提升需体现整体性和综合化,即要将学校的发展看作是一个整体,立足于整体来把握学校的发展。在价值取向上,既要更凸显公平,更要兼顾质量;在核心内容上,既要关注核心素养的培养,也不偏废知识的掌握;在方法手段上,既要注重技术的运用,也要追问价值与思想;在治理机制上,要推进管办评的分离与现代学校制度建设。endprint

猜你喜欢

理性管理者思维
欲望膨胀
窗口和镜子
人人都能成为死理性派
思维总动员(二十五)
思维总动员
理性思考严谨推理优先概念
善问让思维走向深刻
取得员工信任,靠什么?
管理授权的六大误区
重视解题反思 深化数学理性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