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初中思想品德课宪法教育
2018-02-25武瑞平
武瑞平
(甘肃省武威第十中学,甘肃 武威)
依法治国是我国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弘扬宪法精神和树立宪法权威,才能更好地实现依法治国。随着我国经济水平提升和社会快速发展,我国在法制思想深化过程中致力打造法治化社会,其中宪法作为一个国家实现法治化管理的基础,更作为约束社会秩序的方式起着不可小觑的作用。初中阶段学生并未建立法治思想,再加上受到经济、物质等思想影响,较易产生叛逆心理,所以在初中思想品德课中开展宪法教育对学生未来健康发展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科普宪法基本常识,引导学生参与其中
初中思想品德课的宪法教育要从法治着手,而法治教育则需要从知法开始,知法更是守法的基础,所以教师对学生开展法治教育之前应让学生掌握部分基本法律常识。法律是教师开展法治教育的首个概念,更是一种行为准则,类似于规章、纪律、制度、道德等,目的在于规定人们应该做什么和不应该做什么。法律在某种意义还是一种较为特殊的行为规则,不同于规章、道德、纪律、制度等一般行为规则,这个特殊性主要体现在法律是由国家认可和制定的,它的实施建立于国家强制性原则基础之上,对全体社会成员有着普遍约束力,上述三项原则法律的不同之处,正是这种不同之处可告知学生法律不可违,违法必然会受到相应的惩罚,需要法院、监狱等暴力机关强制力,震撼力较强。与此同时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无论处于何种地位和贡献多大,只要违法就会收到惩治,杜绝个人凌驾于法律之上的行为。宪法在所有法律中地位较高,更是国家根本大法,国家机关、社会团体和公民都要以宪法为最根本的行为准则,具有较高的法律效力,制定基本法律时都要以宪法为主要依据,不可违背宪法规定的内容,否则就要被宣布无效。因此初中思想品德教师应帮助学生树立法律意识和宪法意识,引导其自觉遵纪守法,维护宪法尊严,自觉和违反宪法行为作斗争,只有这样才能促使学生深入了解宪法知识并给予遵守。
二、明确宪法教育原则,完成宪法教育目标
在初中思想品德课开展宪法教育应坚持以下原则,首先民主原则。即在宪法教育中体现尊重学生主体地位和人格,保证学生民主权利,为学生创造条件让学生自主发表建议,而教师只需要给予正确引导,由此培养学生良好的民主精神。宪法教育重点和难点在于培养学生民主意识、精神、观念,教师只有正确理解民主原则实质并认识到自身作为社会一分子,而学生也是社会的一分子,双方是和谐平等的关系。宪法和国家赋予学生民主权利,并非任何人的赏赐,开展宪法教育就在于维护学生民主权利,进一步促进民主法治顺利发展。如果教师不重点讲解民主,那么宪法教育则会出现强迫命令和粗暴等情况,影响民主法治发展。其次理论联系实际原则。即在初中思想品德宪法教育中紧紧围绕社会时事热点和学生实际生活,根据学生身心、认知水平、思想特点等处理教材和学生直接、间接经验关系,引导学生联系学生现实生活分析问题和指导实践,使学生在理论与实际中掌握知识。例如某学校14岁初二学生将学生全体声音带到两会,由此体现民主性,更说明宪法教育已渗透到学生思维中,并取得实质性进步。
三、优化课堂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由于初中阶段学生缺乏实践和社会生活经验,更不具备理解宪法知识能力,再加上初中生在此之前没有系统接触过宪法,即使在初中思想品德课中涉及宪法内容,然而这些内容被教师带过,没有留下深刻印象。学校和教师对宪法也很少宣传,缺乏宪法教育使初中生不能真正且深入地了解宪法,所以在接触到宪法后就会觉得此部分内容深不可探,所以初中思想品德教师应先讲授宪法基础知识,让学生了解宪法的具体产生和发展、宪法文本条款等对学生掌握知识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必要时还可运用情境教学法开展宪法教育,以现代多媒体为例,教师可以运用视频播放设备为学生播放典型宪法案例视频,促使学生直观清晰了解宪法知识,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总之,宪法教育是初中思想品德不可缺少的组成,需要教师给予高度重视。在初中阶段对学生开展法治教育有利于帮助其树立正确法治观、道德观和价值观,教师在思想品德课中承担科普宪法知识任务和重任,因而要求在教学中科普宪法基本知识,引导学生参与其中,同时明确宪法教育原则,根据学生实际情况优化课堂教学方法,从而提高宪法教育效率和质量,促使学生成为遵纪守法的合格公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