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学互动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2018-03-26曾凌霞
曾凌霞
(重庆第十一中学校,重庆)
所谓的导学互助模式,主要是指教师在组织教学活动的时候将“导学结合”“互动探究”这两种模式结合在一起,立足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借助多样化的方式来引导学生自主探究。这一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活动中的应用主要有以下四个环节:
一、自学导纲
在传统的初中数学教学活动开展中,教师的照本宣科不管是概念、理论还是解题等都无法使学生对其有深刻的理解。而新一轮的课程标准倡导学生发挥其主观能动性,进行自主学习。如此调动学生自主参与课堂的积极性,自然成为开展教学活动首要考虑的问题。这也是导学互动模式中的一个环节,自学导纲,即在课堂导入环节借助教师课前制定的导纲来引导学生自主探究。
我在课堂导入环节会借助多样化的方式将与新课有关的内容呈现在学生面前,如生活导入、故事导入、问题导入等,这些导入方式不仅丰富了课堂导入活动,还调动了学生自主探究的积极性。在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之后,我会将课前已设计好的导纲呈现在学生面前。所谓的导纲主要是指教师在课前备课环节,把教学内容、教学目标等所要讲授的内容,以学案的方式呈现在学生面前。
比如,我在设计“多项式乘以多项式”这一内容导纲的时候,会将其划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知识回顾:单项式乘以单项式是什么,单项式如何与多项式相乘……
第二部分,认知性问题:倘若将下图看作是一块绿地,那么这块长方形的绿地面积是多少呢?如果将下图看作是由两块长方形组成的绿地,那么,这块两块绿地的面积如何表示呢?
第三部分,探究性问题:观察根据以上问题所列出的第一个式子,分析(m+n)(a+b)是如何计算的?第二个式子中的ma,na mb,nb是如何计算出来的呢?
学生按照导学案的内容进行自主学习,这是导学的良好开端。学生在自主学习导学案的时候,我会给予他们充足的时间,让他们在结合教材内容自主学习的基础上,对新知产生感性的认识,并在感性认识的驱使下寻找到自主学习的方法。
二、合作互动
通过对“导学互动”该模式字面含义的分析我们可以这样认为,“导学”是落实该模式的前提,而“互动”则是落实该模式的主要形式。那么,如何在导学的基础上实现课堂互动呢?
1.小组讨论
由于初中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有限,教师在组织课堂教学活动的时候,不妨借助小组合作形式来引导学生合作探究。小组合作形式的落实,首先要对学生进行分组。我会按照同组异质的原则将优等生、中等生、学困生按照1∶2∶1的比例划分到一个小组之中,如此,学生可以在互帮互助中共同发展。在向学生呈现导纲之后,我会鼓励学生借助已有的小组进行合作学习,为了使小组中的每个成员都有事可做,我鼓励小组成员将自己对导纲的理解畅所欲言,就其所提出的问题,由小组合作解决。在此需要注意一点,由于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是有限的,其在讨论之后仍然会存在不同的问题,此时,我会要求各小组组长将本组所出现的问题一一记录下来,选择一个发言人,在授课活动开展中提出本组的问题,全体师生共同讨论解决。
2.师生互动
既然教师和学生是课堂教学活动开展的主体要参与者,其互动自然是不可缺少的。师生互动的开展是以学生的自主学习为基础的。在小组讨论之后,就不明白的问题选择代表发言,由教师进行点拨。如此,在学生自学之后,有针对性地对重难点问题进行点拨,可以在节约课堂时间的基础上,做到“易错点、易混点、易漏点”的有效讲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三、导学归纳
在以上所提及的两个环节开展之后,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中已经对新知有了感性认识,形成了自己的思想脉络,在此基础之上,需要将所学到的新知融入原有的知识体系之中,建立系统的知识结构。既然学生的认知能力和数学学习能力是有限的,那么,知识的归纳、总结则需要教师的引导,帮助学生自主总结。在这一环节我会借助问题的形式来引导学生总结新知。仍以“多项式乘以多项式”这一内容为例,我会向学生提出如下问题:多项式乘以多项式,如何进行计算?在项与项相乘的时候,我们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在进行混合运算的时候,我们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倘若系数中含有字母,在合并同类项的时候,我们要如何处理呢?
如此,在问题的引导下,学生的知识总结自然会有方向,借此提高学生的总结能力。
四、反馈训练
在组织新知教学之后,教师需要对学生所掌握的内容进行检验。我在落实这一环节的时候,同样是借助导纲引导学生自主练习,而我在学生做练习的过程中,对其进行指导。在学生做完练习之后,再次借助教材对存在不足的地方进行弥补,以此实现查漏补缺,提高其数学学习质量。
总之,在初中数学教学活动开展中,教师可以借助导学互动模式来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使其在相关环节活动参与中掌握有价值的数学知识,并提高其自学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