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小学综合实践课堂中体验生活智慧

2018-02-25福建省建瓯市玉山镇中心小学陈煜祥

学苑教育 2018年14期
关键词:储蓄罐生活化小学生

福建省建瓯市玉山镇中心小学 陈煜祥

综合实践活动的设置与实施,既要关注理论学习,更要突出动手实践与体验,特别是贴近小学生的生活环境,从中融入综合知识,突出课程教学效果。“活动”作为综合实践课程的基础,要倡导学生的亲力亲为,要鼓励学生从参与中获得对自然、对社会的整体认识,培养学生掌握生活技巧,发展创新精神。

一、以“生活”为本,突显综合实践课程的教育意义

关注小学生的成长,要联系小学生的生活实际,依托综合实践课程,挖掘“活动”的教育意义。事实上,对于小学生,参与综合实践活动,可以从中认识和探索科学,了解生活的品质。同时,在综合实践中,教育的目标与职责,是引导学生构建生活体验,从生活化活动中体会“有意义的生活”、引导学生构建“可能的生活”。由此可见,综合实践课程中的“活动”,就是要坚持“生活取向”,从真实的生活中,来完整的呈现生活世界,让学生能够从多样化、灵动的生活体验中,获得教育的价值。教师要围绕课标要求,打破课程的局限性,向学生生活与经验进行延展,关注学生的感悟与体验,获得应有的生活智慧。

二、强调趣味导向,让学生参与到综合实践中去

以生活化活动为载体,结合小学综合实践课程内容,鼓励学生从活动中体验生活,认识生活。教师首先要树立“学生为本”的育人理念,关注学生的自主性、能动性,突出综合实践活动的趣味性。在综合实践活动上,教师要创新活动形式,结合小学生不同年级及认知水平来导入生活活动内容,提升小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和学习热情。如在对“水”进行讲解时,教师可以结合“水”来延伸不同的生活现象。水是生活中最常见的,每天都要和小学生打交道。对于“水”,在导入时,可以设置多个话题。比如关于“水”的用途,“生活中浪费水的现象”“水资源与环境的关系”等。这些内容,都是学生平时见到的、认识的现象,更能够激发小学生对话题的参与性。然后,结合学生的兴趣,根据话题进行分组,并进行小组谈论。接着,根据不同话题及分组,确定与主题相关的实践活动,教师做好旁听与问题引导,鼓励学生自己提问,自己释疑,而无需给予学生多余的指挥。最后,让学生结合分组及话题,对各组话题进行发表见解和想法,并给予评价,充分展现学生的想象力,让学生从中感受“水”的重要性,增强节约用水意识。可见,教师的导向与话题的设置,从激发学生的学习意识,增进学生的合作学习上,提升了学习效果,促进学生的综合素养。

三、融入生活原型,构建立体化教学情境

从生活化综合实践活动创设上,关注生活原型,突出学生的直接感知与经验生成,更能够发挥综合实践课程的生活价值,也为抽象化、书面化课程知识提供了良好的直观原型。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上,直观教学法往往具有较高的教学成效。原因在于,直观性教学法,可以让学生对话题与生活原型形成完整、真实的印象,从而让课堂更加立体化、更具吸引力,也更有说服力。如在“制作储蓄罐”综合实践课程活动中,储蓄罐的形式多种多样,很多学生都见过、用过,对其结构具有较强的认知力。所以,我们在课程组织上,可以贴近生活中的现象,启发学生回想自己生活中见过的储蓄罐。然后,借助于多媒体,为学生展示不同的储蓄罐,观察这些储蓄罐有哪些特点,并进行总结。如有的储蓄罐为长方体,有的为圆柱体,有的为多边体,还有的增加了不同的外部造型,像小猪,像猴子等。从储蓄罐的材质上来归纳,有的是纸质的、有的是塑料的、有的是铁质的、有的是泥质的,等等。通过对这些储蓄罐的了解,然后,带领学生从生活中选取易得的素材来制作储蓄罐。经过讨论与实践,有学生利用废旧鞋盒、易拉罐、不锈钢餐盒等等制作可爱的储蓄罐,激发了学生的想象力、创新力,也让课堂更有生活趣味。

四、关注理论与实际的融合,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综合实践课程的生活化教学,要突出教材知识点与生活实践的融合,特别是对于理论性、抽象性的知识,可以拓宽生活视野,将之联系学生生活,帮助学生从中感知和验证。如在学习“废旧电池”活动中,很多学生认为,一节废电池不可能造成那么大的危害。这个问题的回答,如果单纯解释难以给学生满意的答案。为此,教师可以通过创设实验环境,带领学生从实验中来观察,从结果中来验证答案。怎样来设计“废旧电池的危害”实验呢?只要能够证明废旧电池的毒性很强,我们可以用小鱼来做实验。在鱼缸里放进小鱼,然后将废电池打开,放进去,观察鱼的变化。当鱼中毒后,马上捞出来。这个实验操作简单,但验证效果明显,从而将理论与实践进行良好结合,也极大调动了学生的探究热情,开拓了思维力,提升了课堂教学活力。这一课堂设计,也让学生能够从中感受到生活中的废电池应该如何处理,既让学生懂得了道理,又让学生体会到生活的真实。

五、依托生活实践来渗透良好的品德教育

综合实践课程教学的生活化,也可以融入道德品质教育。在课堂生活实践中,教师可以采用直奔主题式探究学习,也可以采用润物细无声的渗透式学习,其目标在于让学生从中感受道德情感,形成健全的人格。如在一些社会问题探讨中,教师可以引入“微访谈”形式,模仿“焦点访谈”谈话结构,渗透问题。比如生活中的垃圾问题,带领学生走进校园,班级,以及生活中,用镜头来记录“垃圾”的存在。然后,将之进行课堂播放,设置讨论的话题,分配实践任务,并制作成表格,以分组形式进行“调查报告”。从中让学生了解生活中的垃圾,以及垃圾的分类方法,掌握处理生活垃圾的技巧,提升环保意识。

总之,小学综合实践课堂的实施,通过构建“生活化”活动,从中积极参与,学会观察、分析、动手实践,真正促进小学生掌握生活的智慧。

猜你喜欢

储蓄罐生活化小学生
初中生活化写作教学实践
老寿星储蓄罐
储蓄罐里的秘密
如何让数学教学生活化
初中数学生活化教学初探
怎样培养小学生的自学能力
制作储蓄罐真有趣
如何将数学知识生活化
我是小学生
有趣的花瓶储蓄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