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障学生心理康复个案研究
2018-02-25吴建武
● 吴建武
一、个案基本情况及心理障碍原因分析
(一)个案基本情况
小宁,男,2008年3月生,中度智力障碍,现就读于笔者所在学校培智三年级。小宁有一个哥哥(智力障碍)、一个姐姐,其父母离异,父亲在外打工。
小宁平时沉默寡言,从不主动与他人交往,较少与他人目光对视,常常低头不语,不关心周围发生的事情,不爱参加集体活动。上课总是走神、东张西望,会离开座位走到教室外。课间十分钟喜欢一个人默默地坐在自己位置上,不与同学玩耍。
最近,他接连两次倒在教室里,全身抽搐,双眼紧闭,疑似癫痫发作。通过校医的仔细检查,却发现不是癫痫。询问其父亲,得知小宁并没有癫痫病史。
(二)心理障碍原因分析
通过对小宁表现出的情绪、行为、人格等方面情况进行分析,发现导致他心理障碍的主要原因为:
1.抑郁情绪
由于智障学生的自身缺陷,社会适应能力低下,他们在平时的学习和生活实践中常常会遇到很多挫折和失败。小宁表现出以下主要症状:性格内向,反应迟钝,动作缓慢,常愁眉苦脸,无理由地感到难过,不愿意参加集体活动等。出于自我保护的本能,他不愿意向他人表达内心的想法。
2.缺乏父母关爱
小宁的父亲常年在外打工,把小宁交托给叔叔看管。长期在缺乏父母关爱的环境中长大,导致其个性内向孤僻、不活泼,常无理由地感到难过伤心、情绪低落。
3.躯体化现象
小宁装病,扮演病人的现象,就是心理学上的“躯体化现象”,即在遇到某些难以面对的困境时,其潜意识里会让心理压力转换成某种躯体症状。小宁接连两次疑似癫痫发作后,笔者组织校医、配班老师和保育员一起梳理、查找其“发病”的前因后果,有了一致的意见:两次的“癫痫发作”都与他叔叔送他来学校住宿有关。小宁不想来校读书,更不想在学校住宿,因此想用装病(癫痫发作)的办法来“继发性获益”,即通过躯体化症状来获得老师、保育员的注意,并想以患癫痫病为理由要求叔叔或姐姐来校接他回家。
二、干预策略及过程
(一)营造悦纳环境,促使学生敞开心扉
创造良好的情感情境,使学生感受到老师和同学的爱,是使智障学生心理保持健康的重要因素。由于自身和家庭的原因,小宁极少得到真正的尊重、接纳、关爱、关注,从而感到自卑,情绪低落,不愿意与他人交流、接近,总认为别人看不起他,影响了身心的发展。因此,为他创设一个愉快、和谐的学习和生活环境,让他在老师的呵护、同学的关爱下快乐地学习和生活十分重要。
为此,笔者经常创造机会与他接触,帮助他购买一些生活用品及学习用品,请他帮忙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在他情绪低落时抚摸他的肩膀、给他一个鼓励的拥抱,还经常组织学生带领他一起做游戏。在每一次交谈过程中,笔者都以鼓励的话语,让他明白老师和同学们很关心他,鼓励他敞开心扉,融入班集体中。
(二)搭建成功平台,助力学生体验快乐
由于长期经历失败,小宁很少获得父母或旁人的肯定,内心充满自卑感。为了让小宁重树自信,笔者给他搭建平台,挖掘其潜能,不断捕捉他身上的闪光点,让他充分体验成功的快乐。
如在教学时,笔者抓住小宁认字较快的优势,常常让他认读生字词,并及时给予奖励。还请他当小老师带领全班同学朗读生字词。课堂上笔者还会设置一些在他能力范围之内可解决的问题,鼓励他大声回答,回答正确就给予奖励。
(三)多种方法入手,矫正学生不良行为
1.正强化法
考虑到小宁对口香糖等物质奖励比较感兴趣,在实施行为矫正的过程中,笔者常常采用正强化法。
例如,上课时,他不看老师,逃避在自己世界中或者东张西望时,笔者先叫他的名字,再明确地告诉他,现在是上课时间,如果能认真听课,老师就奖励一粒口香糖,他会很快地回到自己的座位。经过多次强化,他基本能按照老师的要求,静下心来听课。当小宁装病行为发生时,若他能按老师的要求自己爬起来坐好,也给予强化物。
2.消退法
消退是指在确定情境中,行为者产生了以前被强化的反应,如果此时这个反应之后并不跟随着通常的正强化,那么当他下一次遇到相似情境时,该行为的发生频率就会降低。
例如,当小宁上课故意倒地抽搐以引起老师的注意时,在确认其是装病的前提下,笔者采取不加理睬的方法,使其得不到注意和强化而逐渐减少装病的行为。
3.支持性心理治疗
笔者还采用支持性心理治疗的方法对小宁进行心理辅导,鼓励他大胆说出自己的想法,安抚他的不良情绪,并及时引导他从心理障碍的困境中解脱出来,加强他的正确认知能力,增强他的自信心,培养稳定的情绪,促进其健全人格的发展。
(四)家校形成合力
家庭环境直接影响学生心理发展。良好的家庭环境,能为孩子营造积极健康的心理环境。家长对孩子的爱是教师的关爱所不能替代的,亲情能使智障孩子获得情感的丰富和情绪的稳定。
为了让小宁尽快从抑郁情绪中走出来,笔者要求家长或监护人定期到校看望孩子。同时,经多次与家长沟通,与其在孩子的教育问题上达成共识,教师向家长传授智障儿童康复教育的基本知识和缺陷补偿矫正方法,家长及时向教师反馈孩子在家的情况。
三、康复效果及反思
一个学期结束,小宁有了明显的进步。学业方面,在教师的监督下,能自己完成简单的作业;生活自理能力方面,学会了自己洗手、洗脸、洗脚、剪指甲、穿脱衣服;社会适应能力方面,变得更自信,较乐意参加集体活动,逐渐融入班集体中,能主动与别人打招呼。此外,假装癫痫发病以要求叔叔或姐姐来校接他回家的现象也很少发生了。
心理健康教育是智障学生生存能力培养的重要内容。关注智障学生的心理健康,让他们快乐又自信地学习和生活,将来更好地融入社会,是特殊教育的重要目标。智障学生个体差异明显,在实施心理康复训练时,要因人而异,采用适合的教学方法,持之以恒,方能取得理想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