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2018-02-25江苏苏州工业园区星洋学校215021

小学教学参考 2018年6期
关键词:被除数除数整数

江苏苏州工业园区星洋学校(215021)

齐新强

创新是民族的灵魂,也是国家进步的标志。因此,创新意识的培养要从小学生抓起,并贯穿课堂教学始终。在数学教学中,时时有创新的契机,这就需要教师深入挖掘教材中隐藏的创新因素,真正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下面,笔者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实践,谈谈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一些体会。

一、联系实际,激发学生的创新热情

数学源于生活,用于生活,高于生活。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从具体的教学内容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入手,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的应用价值,体验到数学学习的乐趣,进而激发创新的热情。

例如,教学“长方形、正方形的表面积与体积”一课时,为了激发学生的创新热情,教师先让一部分学生扮演工厂的设计师,一部分学生扮演前来加工材料的顾客,然后让顾客根据自己的需求向设计师提出一些设计包装盒的要求,如“设计成什么形状的包装盒”等,再让学生思考要想达到设计要求需要准备多少材料。在教师精心创设的教学情境中,有学生提出以下问题:“假如用一块同样大小的长方形铁皮做一个无盖铁皮盒子的话,在不浪费材料并且容积要尽可能大的前提下,需要准备多少材料?”“怎样才能保证在加工实施过程中的误差最小?”……这样教学,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参与热情,而且提高了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有效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上述教学中,在学生对长方体的表面积与容积有了一定认识的基础上,教师从具体的教学内容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入手,为学生创设适合的教学情境,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在无形中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增强了学生的探究欲望,有助于学生数学学习能力的提升。

二、注重引导,培养学生的质疑精神

学贵有疑,对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也是如此。如果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什么都没有意见,何谈创新呢?因此,质疑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重要途径。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质疑、探疑、寻疑、析疑、解疑,使学生的创新意识得到有效培养。

例如,“小数除法”一课,教学“10.2÷0.6”这一算式时,有学生提出“计算时要先把除数0.6化成整数再计算”。这时马上有学生进行反驳:“为什么要把除数化成整数再计算?难道把被除数化成整数计算不可以吗?”面对这个学生的质疑,教师没有马上进行评价,而是对他说:“你的质疑很有道理。那能不能把被除数化成整数进行计算呢?请大家试一试。”“把被除数化成整数与把除数化成整数进行计算相比,有什么优缺点?”……就这样,学生在质疑中不断深入探究,明白小数除法的计算应根据商不变规律,即先把除数都化成整数后再计算。这里,虽然学生的质疑可能微不足道或很幼稚,但对于学生来说,每次质疑都是一小进步,都是学生创新意识培养路上的一大步。上述教学中,教师鼓励学生质疑,使学生在解疑释惑中不仅掌握了小数除法的算法和算理,而且懂得了创新,明白如何从不同角度思考和解决问题,从而逐步培养学生的创意意识,为学生的发展奠基。

三、求异思维,挖掘学生的创新潜能

所谓求异思维,就是指对同一个问题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寻求多种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善于从学生的求异思维出发,鼓励学生大胆猜想,引领学生的思维从一个中心向多个方向扩散。唯有这样,学生才能真正有所发现,进而在创新的路上渐行渐远。

例如,教学“倍数”一课时,在学生知道“14是7的倍数,21是7的倍数”“18是9的倍数,27也是9的倍数”后,教师让学生把“谁是谁的倍数”这些信息多读几遍,并说说自己还有哪些特别的想法。在教师的鼓励下,有学生提问:“14与21的和是7的倍数吗?18与27的和是9的倍数吗?”这样的问题极具创新意识,因为这不是学生从寻常的角度出发思考谁是谁的倍数,而是从和这一角度入手考虑数之间的倍数关系。课堂教学中,教师经常让学生进行求异思维的训练,可以使学生的创新意识真正得到培养与发展。上述教学中,在学生知道“谁是谁的倍数”或“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后,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鼓励学生发散思维。这样教学,充分挖掘了学生的创新潜能,使学生从中体验到创新带来的快乐。

总之,在数学教学中,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并非一蹴而就的。教师只有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并在课堂教学中有效落实,才能使学生迸发出创新的思维火花。

猜你喜欢

被除数除数整数
商一定小于被除数吗
求被除数
除法中的数学问题
除法中的简便计算
你会算吗——以“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为例
被除数可能是几
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
一类整数递推数列的周期性
被除数可能是多少
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