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对教学中学生思维断层的策略
2018-02-25江苏无锡市前洲中心小学214000郝国强
江苏无锡市前洲中心小学(214000) 郝国强
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学生有时会出现思维断层,导致自己不能理解抽象的知识。因此,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时,要引导学生学会通过结合问题的情境、寻找数学问题的特征等多种途径来克服思维断层的困难。
一、激活经验,唤醒尘封的知识储备
学生在学习知识时,常见的思维断层之一,是不知道如何应用抽象的规律去思考问题。当教师提出一个全新的概念和一个全新的公式时,很多学生不知道该如何理解这种全新的概念和全新的公式。教师要意识到,学生数学知识的积累很少,学习经验很浅,在遇到全新的知识点时,他们不会寻找学习切入点。因此,教师就要从学生熟悉的事物入手,深入浅出地引导学生理解知识。
例如,教学“小数的加法和减法”时,教师引导学生学习算式“31.2+53.2”。很多学生无法理解“对齐小数点”(对齐小数点就是指从最低位加起,最后在得数对齐横线上的小数位上点上小数点)。当学生连抽象的文字都无法理解时,就无法建立起一个抽象的数学概念,更难用抽象的数学概念解决问题。因此,教师可以用这样的方式先引导学生思考:每一捆书有10本,A堆书有31捆零2本书,B堆书有53捆零2本,现在把A堆和B堆的书加起来,一共有多少捆?结合生活经验,学生知道书的捆数能直接相加,即得31+53=84。A堆和B堆各多2本书,加起来是4本书,只要它们加起来不超过10,就不能算一捆书;如果超过了10,就必须把10本书算作一捆书,不足10本的另外计数。这样,教师引导学生结合生活经验来计算“31.2+53.2”,学生就能理解小数加法的意思,就能意识到“小数点右边的数,就是没有成为一捆的书,当超过一捆,就要进位为一捆书;小数点左边的数,就是一捆一捆的书”,应用过去学过的数位知识,就能理解小数点的进位规律,由低到高,逐步进位。
学生在学习新知时,会因为抽象思维能力不足而出现思维断层,这时候,教师就要结合数学问题的特征,把新知和学生熟悉的一个问题类比起来,使学生能从熟悉的事物着手,通过对比来学习抽象的知识。
二、构建体验,垫高匮乏的思维起点
学生在学习知识时,常见的思维断层之二,是不知道如何科学地思考数学问题。学生的思维如果只停留在具体的事物上,就不能抽象地思考问题,教师运用深入浅出的教学方法也只能让学生浅层地了解抽象的事物。如果教师希望学生深入地理解抽象的知识,就要引导学生掌握科学的思维方法,让学生学会用科学的方法来思考问题。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够理解什么是抽象的事物,如何抽象地看待数学事物的本质。
例如,完成了算式“31.2+53.2”的计算以后,教师再引导学生思考算式“31.27+53.24”的结果,有部分学生便不知道该如何计算这道算式题了。当小数点后的位数超过一位时,学生无法用一捆书、一本书这样的生活经验来理解问题,也就无法计算。还有一部分学生得出了31.27+53.24=84.51,教师问这些学生:“计算这道题的原理是什么?”这些学生回答不出计算的原理,他们是仅仅凭着直觉和对抽象数学概念的理解来计算的,并不明白这样计算的本质。这意味着学生的知识结构还存在缺陷。教师再次引导学生思考:用竖式来呈现算式“31.27+53.24”,并把它填在数学本的格子里,这道竖式像什么?生A提出,小数的表示方法很像数轴,竖式的计算就像数轴上数字和数字的计算。其他学生恍然大悟:可以结合学过的数轴知识来理解小数的加法和减法。此时学生意识到了“小数的加法和减法的计算,就是在计算小数点左边数字加和减的同时,也计算小数点右边数字的加和减。那么小数的加法和减法的计算原理,就是以小数点为中心,把数字放在小数点的两边,分别计算整数加和减的结果和小数加和减的结果。这样看数字就是从左到右,依次变小,所以依照进位的原理而言,小数的计算就是从右到左,依次进位。”学生还意识到了“既然小数的加法和减法的原理是以小数点为中心,个位对个位,十位对十位的分别计算,那么出现缺位的现象时,就应当补零,比如31.27+53.2=31.27+53.20=84.47。”通过学习,学生知道了在探讨计算类问题时,可以运用数轴和线段图等方式来辅助思考,运用图形辅助思考,可以快速理解数学问题的本质。
由此可见,教师要引导学生掌握科学的思维方法,让学生学会数形结合地思考问题,运用类比推理的思维寻找问题的规律,运用归纳概括的方法总结问题的本质。只有经过这样的长期训练,在思考数学问题时,学生才不会停留在具象看待数学问题的层面上,而能从抽象的角度看数学问题,从而突破思维断层。
三、给予时间和空间,激活高涨的探索欲望
学生在学习知识时,常见的思维断层之三,是不知道如何灵活运用知识,从多种角度来思考问题。教师要给予学生充足的时间和空间,引导学生多实践,并且从多种角度来思考问题,避免在解决问题时出现思维断层。
例如,教师引导学生思考:7.99×9.99与80比,谁比较大?部分学生立即开始列竖式,计算“7.99×9.99”的答案。教师要求学生停下来,直接用心算得出答案。这时很多学生认为“7.99×9.99”的计算很复杂,怎么能用心算得到答案呢?教师再引导学生思考“7.99×10”的答案,学生马上就得出7.99×10=79.9。此时学生恍然大悟,意识到7.99×10 都小于 80,那么“7.99×9.99”的计算结果只会比80更小。学生开始认真思考教师提出的问题,意识到题目的要求是比较7.99×9.99与80的大小,而不是要精确地计算出“7.99×9.99”的答案,因此,只需用最快捷的方法解决这一问题即可,精确计算7.99×9.99的答案只是解决问题的途径之一。通过这一次的学习,学生意识到了学习数学知识的目的是为了拓宽数学视野,能用多种方法灵活地解决问题,不能用狭窄的视角看问题,限制解决问题的方案。
此外,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灵活地转化问题,比如引导学生学会把计算问题转换成几何问题,或者反之。等到学生积累了丰富的数学经验以后,便会形成一种“数学直觉”。当他们再遇到问题时,就能凭着“数学直觉”找到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法,而不会在思考时形成思维断层。
总之,学生在学习知识时,有时会形成思维断层,这与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不足、数学直觉没有形成、不会用科学的方法思考问题有关。教师只有引导学生思考,帮助学生克服思维断层,才能使学生能顺利地解决数学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