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背景下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探析
2018-02-25雷正
雷 正
(四川省大英县玉峰镇团结小学校 四川 大英 629305)
随着我国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促进了教育教学方式的创新与转变,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逐渐增加了对信息技术的应用,成为了学生学习数学重要工具,大大改善了传统的教学方式,学生更愿意投入到数学活动中。因此还应加强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进而促进我国小学数学教学的不断发展。
一、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应用现状
信息技术可以为小学数学带来丰富的教学资源,包括文字资源、视频资源以及图像资源等等,使得小学数学教学更加生动,为粉笔+黑板的传统教学模式增添了“色彩”。但是在具体运用中,应避免一些认知上和实践上的误区。例如,无论什么教学内容,均采用信息技术手段进行教学,认为这样才是新课改;一些教师利用多媒体过度扩大课堂容量,使得学生吃不消。对此我们应清楚、及时的认识这一问题,只能将信息技术作为小学数学教学一项辅助手段,而不是主导工具,其应用的价值在于弥补传统教学手段的不足,实现传统教学手段达不到的教学效果。而且数学学习还应更加注重数学实践,通过动手操作,体验知识产生过程,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如果过度使用信息技术,可能会使学生产生依赖性,不利于学生思维能力、实践操作能力以及想象能力的提升。所以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还应根据小学数学内容,合理使用信息技术,应与传统教学手段相结合,做好优势互补,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质量,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实践能力以及空间能力,进而促进我国小学数学教学的不断发展。
二、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应用措施
1.激发学习兴趣。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利用信息技术,可以使得课堂教学更加的生动、有趣,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同时利用信息技术,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设置分层教学目标,使得小学数学教学更具有针对性,使得不同学生的学习能力得到相应提高,实现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目标。例如在学习“分数乘法和除法”时,可以根据不同学生的学习水平,设置难度不同的游戏关卡,即最难、难、简单三个关卡,简单关卡主要是一些基础训练内容,几乎所有的学生都可以通过,较难的关卡学习能力处于中等水平的学生可以通过,最难的关卡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可以通过。以游戏的方式,引导学生练习所学的知识,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参与热情。每过一关,学生就可以看到“恭喜通过”、“你真厉害”的动画,以提升学生的学习自信心,引导学生可以继续学习,不断通过难关,学习水平得到相应的提升。另外还应利用网络,为学生找一些有趣的课外知识,以丰富学生的知识面,以此增强学生学习效果。
2.创设教学情境。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有许多的教学难点以及重点,学生理解起来较为困难,因此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为学生创设生活化教学情境,使得抽象的知识更加的直观化,在熟悉的情境中探索知识,有利于学生更好的分析问题以及解决问题。例如在学习关于行程问题时,教师提问学生:“大家假期旅行中都乘坐过哪些交通工具?”,引发学生联系生活实际,之后教师利用多媒体为学生呈现应用题的题目:“一辆客车与一辆货车同时从甲、乙两个城市相对开出,客车每小时行46千米,货车每小时行48千米。3.5小时两车相遇。甲、乙两个城市的路程是多少千米?”,为了学生能够更好的理解题意,教师利用多媒体,动画展示客车与货车从甲、乙两地同时出发的运用轨迹。学生观察教师播放的动画后,独立的思考、分析以及计算问题,学生思考后,反馈给教师,大部分学生都做对了这道题。由此可以看出利用信息技术创设教学情境,可以有效提升学生学习效果。
3.开展多样化活动。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还应利用信息化技术开展多样化活动,这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以及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具有重要作用。利用信息技术开展多样化活动过程中,应将学生作为数学教学活动的主体,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能力。同时数学活动的开展,还可以使得学生掌握正确数学学习方法,以提升学生学习效果。例如在学习“同分母分数加、减法”时,教师利用多媒体为学生展现一系列的计算题,并将学生分为几组,让各小组之间比赛答题,比一比哪个小组答题又快、又准确,通过这个比赛,增强了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强化了学生的竞争意识,使提高学生参与活动的热情,大大提高了数学课堂教学效率。
三、总结
总之,大数据背景下,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科学运用信息技术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以及创新能力,提升小学数学教学效率。所以还应加强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用,应根据小学数学教学内容,合理的运用信息技术,把握运用的尺度,不能过于过度的使用信息技术,应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辅助作用,利用信息技术,为学生创设教学情境,开展多样化教学活动,引发学生独立思考,强化学生的合作意识、竞争意识,提高学生数学学习水平,进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