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别的爱给特别的你
——浅谈班主任对“问题”学生的转化
2018-10-09张晨
张 晨
(成都市实验外国语学校(西区) 四川 成都 610213)
苏霍姆林斯基说:“从我手里经过的学生成千上万,奇怪的是给我留下印象最深的并不是无可挑剔的模范生,而是别具特点、与众不同的孩子。”“问题”学生,或者我们称之为特别的学生,在学生上,行为习惯上,或心理上都存在或多或少的问题,其原因也因人而异。一直以来,“问题”学生的管理办法困扰着不少的班主任,有的令人焦头烂额,有的令人束手无策。如果不管,会直接妨碍班级教育教学工作的正常开展,而且会使那些处于不稳定状态的其他学生受到影响。再者,班主任如果放弃了“问题”学生的转化,那对孩子的成长和一生极为不公和不负责任,教育追求的整体素质的提高也只能是一句空话。因此,“问题”学生的转化应是班主任工作中的重头戏。
一、认识“特别”,忽略“特别”
“在开展班级心理辅导活动的过程中,不免有那样一些学生,他们不断地扰乱班级心理辅导活动的顺利展开。其中,有的学生是活动一开始就如此,有的学生则是随着活动的进程逐渐演变而成的。如果对这类学生处理得不好,不仅该学生不能从班级心理辅导活动中获益,还会影响其他学生在班级心理辅导活动中的参与度。通常我们称这些学生为班级心理辅导活动中的“问题”学生。”1
每个班或多或少,总有那么几个特别的“问题”学生,这些学生的特别的行为表现大致分为以下几种:
1.废话多,爱捣乱。在班级中,确实存在一些学生,他们喜欢东拉西扯,公然捣乱,而其他的同学,要么是强烈地希望他闭嘴,停止捣乱,要么会对活动失去兴趣,感到沮丧,从而影响教育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这类学生要么是平时习惯了闲扯拖沓,要么是渴望被人关注,要么是为了掩饰自己内心的紧张而故意为之。班主任在活动中可通过其他学生的反馈来暗示他们停止废话和捣乱,如果无效,则在活动过程中,不要去理会这类学生的行为,让他受到冷落,成为被遗忘的行为,保证活动的开展,而私下再做交流。
2.消极、抵触情绪。这类学生总是喜欢抱怨、和同学抬杠、凡事都不同意别人的说法,对集体的任何活动持怀疑态度,对老师布置的活动不配合不积极。对付消极的学生,可以选择一个能让他发挥作用的角色,让他觉得受到重视,而有意识地把更多的活动交给积极的学生,通过他们来带动其他成员,避免用言语刺激消极的学生发言。如果是对老师和同学的抵触,则尽可能避免给予关注,在活动过程中忽略这种抵触,私下交谈更好。
3.刁难老师。故意刁难老师的学生通常对老师有敌对和不满情绪,首先老师要反思,然后和学生沟通,或者通过其他学生了解情况,消除这种敌对情绪。在活动过程中,班主任可以允许这样的学生享受一定的特权,也可以把重心转移到活动的主要形式上来,暂时忽略或孤立刁难的学生,过后再私下处理。
4.沉默不语。有的学生从头到尾一直保持沉默,有的学生会间歇性的沉默,有的可能是害羞、自卑或不善言谈,有的可能是在集体中没有归属感和安全感。有的学生的沉默是对活动的沉思和默想,这是有效的活动反应,是可以鼓励持续几分钟的。如果活动开始一直保持沉默,则班主任需要打破沉默,积极引导学生。对于害羞、自卑的同学,则要多多利用周围的同学给予他鼓励和肯定,并且私下要给予他更多的帮助和关爱。
无论是哪种表现的“问题”学生,班主任都应充分认识这种“特别”,了解其背后的原因和制定管理措施,再从心出发,忽略这种特别,不给孩子贴标签,下定义,客观公正、真诚地帮助他们。
二、追根溯源、引领协助
“问题”学生的行为表现有所不同,究其原因,从学生的心理根源上来看,大致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1.寻求关注型。我们班的小梦同学是典型的求关注的孩子。每堂课老师说一句,他就说两句,引起同学注意和逗全班大笑,每节课下来老师要招呼他好几次。每堂课的坐姿千变万化,不仅自己要讲话,还要带动周围的人讲话。在每一次情况发生,我都主动了解情况,找他谈心,沟通,分析每种行为的利弊,和造成的危害。并且创造合适的机会,让他的优点和才能得到充分展示,既满足他想被关注的心理,又能让他锻炼自己的能力,还能帮助更多的同学接纳他,一举多得。
在集体生活中,人人都想获得关注,获得心理满足感,当他们的需求得不到满足时,就会想尽办法取得关注。面对这样的学生,班主任可以通过集体的力量,班级的气氛,用舆论、传导、奖励和惩罚等方式营造氛围,通过这种无声的导向,来影响这种特别的学生约束自己的行为。而私下一定要给予这样的学生更多的关注和关心。“教师一定要善于在平凡中、在小事中播种关心学生的感情。不要只是播种,还要培植种子萌发的幼芽,一点点浇水、施肥,它才能长成参天大树。只要善于播种,就到处都有播种的机会。只要善于培植,你就能生活在幽深茂密的长满关心的感情之树的森林中。”2
2.心理对抗型。来自新疆的小谭同学,看起来没有什么特别之处。因为一句无心的话,小谭同学在课堂上公然和老师叫板,发脾气,下来一问,原来他觉得老师说的话在歧视他是新疆人,觉得老师在针对他,所以愤然对抗。另一个晚上十点过,他和同寝室的三位同学打架,还拿凳子砸人,现在三位同学都不愿意和他一起住,我立刻从家赶回了学校,找到了他,在寝室的走廊上和他促膝长谈到凌晨一点,原来他觉得其他同学也歧视他是外地人,都想欺负他,所以他觉得应该在别人欺负自己之前先动手保护自己。他想通过自己的方式来给老师和同学制造威胁,免受欺压。
对待这种同学,首先要避免他和学生及老师的正面冲突,让这种心理对抗不对其他人造成伤害。其次,在纪律方面,要求严格,态度坚决。再次,在生活中,对他多观察关心,多进行一对一的心理疏导和不公开地处理他和同学之间的矛盾,不让其他孩子对他有刻板印象,不断在问题解决过程中理解他、尊重他、鼓励他。在多次的教育后,小谭越来越开朗,越来越大度,到现在,已经能和大部分同学和睦相处,并且宽容忍让,对老师尊重且关心。
在我们班还有一位特别的女生,小叶子。她的抽屉里时不时地出现许多言情小说,明星海报,甚至还有一次发现了一封她写给别班男生的情书。在一次的清洁卫生中,同学在她的书桌里发现了她的小说和一瓶香水、一板双眼皮贴,立刻交到了我手中。她恼羞成怒,觉得自己的隐私被侵犯,在背后对同学和老师骂骂咧咧,极度不服气。
面对这样的学生,班主任应该改变交心的方式,在班上首先强调班规和校规不允许任何情况的违反。另外,同时公开处理每一个类似的违纪,让她觉得不是针对她一个人。可以再找和她关系好的同学对她进行关心和疏导。所以我改变了交流方式,给她写了一封信,利用晚自习的时间当面放在她桌上:
我看着她把信读完,大大的眼眶里晶莹剔透。从那以后,在每日的问候和与老师同学的交流中,她的眼神里少了一点犀利,多了一份温柔和肯定。
1.纪律松散型。小玉同学,长期迟到,作业迟交或不交,还屡有抄袭和让别人代写作业的情况,上课和同学传纸条,带零食到教室来,还带动其他同学一起吃,经常晚归寝,甚至无理由旷课。在一次课上,因为严重扰乱课堂秩序,被科任老师罚站在教室后面,她竟然还面带微笑找别的同学讲话。私自更改校服,在校服上和课桌上乱涂乱画,在笔记本和课本上画大量的动漫和编故事等等。
这种类型的学生,一般来说,家庭疏于管教,纪律意识淡薄。对于这样的孩子,可以借力家长,共同帮助。通过和她妈妈的多次交流,向家长说明孩子在校的情况和表现,家长也意识到长此以往问题的严重性,主动到校配合教育,每周都抽空来学校关心她,周末都在家陪她,带她参加不同类型的亲子活动和心理讲座。
自此以后,每周回家,妈妈都和孩子交心长谈,告诫她纪律和敬畏规则的重要性,我也定期和妈妈交流,随时跟进孩子的变化和情况。渐渐地,在长时间的家校配合下,孩子有了巨大的进步,比以前更加遵规守纪,更认真听课,还主动问题,主动思考,从各科老师的口中,都听到了她的改变。
2.心理自卑型。从进校以来,小阳同学成绩一直是在班级甚至年级的末尾。同学在欢笑嬉戏时,他也不参与不融入,只是闷坐在座位上。列操集会,他也从来都是弯腰驼背,脑袋朝下。老师和他交流时,问一句话,他也不回答,就盯着地板,有时老师多问几句,他会紧张得嘴巴颤抖。
面对这类特别的学生,班主任应多善于观察,寻找孩子的兴趣点和发光点,通过这些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教育的方法才能行之有效。为了更进一步地了解学生,走进他们的心理世界,我特意在班上设置了一个生活随笔本,每天让孩子们只花5分钟左右的时间,记录今天的心情,什么都可以写,并且收上来,我会一一回复。平时的小阳沉默不语,在班上一天可能不超过五句话,可是我发现在生活随笔里,他好像找到了情绪的释放口,每一篇随笔几乎都是满满一页纸,让我非常讶异,而同时,我觉得这是一个绝佳的机会。就这样,我不断地和他通过生活随笔本交流心情,增加了解,暗中帮他打开许多心结。有一次,他在生活随笔中提到了非常喜欢漫威的英雄人物,尤其喜欢美国队长,我在他的本子里回复到我对美队的欣赏,和他拉近距离。“美队从一个瘦小的小个子变成了一个拯救世界的英雄,在朋友生死未卜之际,他依靠自己的智慧和力量单枪匹马的营救了好朋友巴恩斯和俘虏们,他重情重义,有勇有谋,极具正义感,也是张老师非常欣赏的品质,小阳这么喜欢美队,一定也非常欣赏他的这些优点。”在不断和学生的文字交流中,我也在不断地考究和学生交流的语气和语言。我发现和学生的书信中,以平等的心态来交流,学生是最乐意接受的。“在书信中,学生可以向老师咨询,老师也可以向学生请教;教师可以向学生表达期望,学生也可以向老师提出建议。双方可以坦率地讨论甚至可以激烈地争论,但切不可把自己的观点强加给对方。即使教师的回信是目的性很强的教育引导,但字里行间仍然没有任何强迫接受的色彩,仍然只是一种来自朋友的诚恳劝勉。”另外,刚好,那段时间复仇者联盟3上映了,我悄悄地告诉他的妈妈,让她带孩子去看这部电影。周日返校,我惊讶地发现他和两个同学在讨论这部电影,虽然他的话不多,但是脸上洋溢着从来没有过的笑容。
其实,每一位孩子都有自己的长处,班主任应该用欣赏的眼光看他们,多发现他们的优点,以优点促进,让优点发扬光大。没有赏识,就没有教育;没有赏识,就没有成功。站在孩子的立场来看,他们是渴望得到赏识的,在某种意义上,用心赏识和真诚相待就是学生学习生涯中的阳光、空气和水。
“问题”学生转化的是一个破茧成蝶的过程,也是一个的凤凰涅盘过程。不同类型的“问题”学生有相通之处,相同类型的“问题”学生也有个体差异性。班主任需要付出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不断地接触和了解这些学生,才能开展教育工作,把握好教育的尺度,于无声中润物,如春风般化雨。当一个个“问题”学生在老师和家长的引导与呵护下,走出泥潭,冲破阴霾,眼里有光,心中有善,重新焕发生命的光彩时,我们心中涌起的是一种幸福感,满足感。我想,一个教师的价值和职业生涯也会因此而更加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