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优化小学作文教学
2018-02-25格桑德吉
格桑德吉
(西藏拉萨达孜区中心小学 西藏 拉萨 850000)
一、指导学生深入生活,在观察中积累作文素材
学会观察生活,对小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有很大的帮助。小学生在写作文时,常会出现语言空洞的现象,究其根本,是学生对平时生活中的事物缺乏观察力,写作素材的积累量过少。因此,为了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教师正在努力寻找能够提高学生观察能力的方法。
1.教师对学生的观察兴趣要着力进行培养。兴趣是动力,唯有学生对事物有了兴趣,才能将自己更多的关注点放在该事物上,在这些事物上才会更加投入。所以,在小学生学习语文的过程中,要注重小学生观察兴趣的培养。学生通过对自己周围事物的观察,将得到的感悟和启发以文字的形式记录下来,渐渐可以形成善于观察、善于思考,勤于积累的习惯。在培养学生观察兴趣的过程中,教师需要对学生加以正确的引导,使学生能够以正确的方式领会其中的道理。对小学生们自己喜欢的事物,需引导学生进行多次观察,加深小学生对该事物的印象,让小学生们对事物的观察兴趣能够越来越浓厚。
2.培养学生观察能力,要让学生对观察顺序能够掌握,并在观察时具有一定的侧重点。小学生们在面对复杂事物时,常会出现不知从何下手的感觉,最后导致得到的观察结果不全面,甚至抓不到事物真正的重点。所以,对复杂事物的观察,一定要培养小学生对其切入点的掌握能力,观察时要将事物分层,以一定的规律和顺序对事物进行观察剖析,例如从上到下,由远及近,从部分到整体等。
3.教师培养学生观察能力,要让学生对角度能够准确选取,还要尽力贴近生活。“世界上并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学生在对生活观察时亦是如此。生活中并不缺少有意义的事物,而是缺少发现它们的眼睛。唯有学生真正贴近生活,用心感受生活,才能对生活中的事物有所注意,发现有意义的事物。所以,教师在对小学生们进行教导时,要引导他们用心去感受世界,用自己敏锐的视角去感受周围的事物,使他们能够在自己普通的日常生活中,发现不普通的事物,感悟其中的奥秘,成为生活的观察家。
二、教授写作知识,做好课前作文指导
学生具有写作素材并不一定可以写出一篇优秀的作文。优秀的作文不仅需要学生具有一定的写作素材,还需要具有写作知识,使将多个素材能够完美结合。
1.增加学生的课堂阅读来提高其写作能力。在教学大纲中明确指出,作文教学和阅读教学两者之间具有非常紧密的关系,对学生进行更好的作文教学的前提就是阅读教学,现在的教材也是按照先阅读,后写作的顺序进行编排,所以,阅读教学不可被教师所忽视。在阅读教学中,要注意以下两点:一是通过阅读,丰富学生的写作知识;二是通过精读,了解文章作者的写作思想,将文中精彩字词加以积累,以便在自己的写作中,能够灵活运用。
2.最大程度发挥“习作例文”的作用。教师可以将优秀范文为学生讲解,使学生在对课文内容有所理解的前提下,对文中优秀的写作方法和写作技巧等进行讨论,并对其进行学习,为学生以后的写作奠定了基础。
3.搞好读写例话教学。这种教学方法主要是说,在对学生进行单元文章讲解时,可以将单元文章中具有代表性的重点文章为学生进行详细的讲解,并以该篇文章为例,将本单元的文章关于“读”和“写”方面的知识点加以总结概括,让学生对本章知识点能够更好地掌握。
三、认真负责,做好学生习作的修改和指导
在传统教学中,通常只是教师改,学生看,但这种教学方式对学生来说,并不能产生很好的教学效果,学生的学习越具有主动性,其学习效果才会越好。所以,培养学生的自我修改能力,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写作基础。
1.纠正错别字,诊断病句。学生写作文时,出现了错别字,最好的修正方法就是让学生去发现学生的错别字,相互检查,相互纠正,这样可达到更好地学习效果;在写作时出现了病句问题,则要学生自己对病句产生的原因进行明确,通过学生们自己的修改,将问题纠正,这样才可取得更大的进步。
2.指导学生修改病段及全文。由于学生对段落间的逻辑顺序并不十分清楚,所以常会有病段出现。此时,对学生的指导则主要在文章的逻辑顺序上,指导学生将文章内容写得更加连贯。关于全文的修改,则不仅要看文章的逻辑顺序,还要对文章内容,文章思想等,进行全面的指导,其中最重要的是要学生要对文章结构具有大致把握。
总结
在对学生进行作文教学时,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这是一个过程,每一步都是建立在上一步的基础之上,所以,对学生每一步的指导都很关键,也都很重要。只有将每一步都走得踏实,逐渐深入,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优化小学作文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