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导学、互促、竞争、合作
——构建初中语文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初探

2018-02-25张文山

新课程(中学) 2018年10期
关键词:组员导学组间

张文山

(广东省韶关市曲江区沙溪中学,广东 韶关)

在探索适合农村初级中学语文高效课堂教学模式中,我们逐步形成并采用了小组互促的导学模式,且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这一教学模式强调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主导”地位。教师的“导”必须真正建立在学生“学”的基础上,以“学”定“导”,为“学”而“导”,从而从根本上改变以“主导”代替“主体”的课堂教学现状。我的这次研究重点在于应用研究。研究重点:(1)如何精心编制适合农村中学生应用的导学稿;(2)如何使用好导学稿,获得最大效益,全面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

一、如何精心编制好适合农村中学生应用的导学稿

刚开始,我主要是从教材教案入手,根据教学程序设计一些问题,以填空或问题的形式交给学生,让学生提前思考,试答。

我们总结了“导学稿”的编写原则:

编写“导学稿”的要求:要遵循相关知识铺垫—本课基本知识的掌握—新内容循序渐进学习—巩固提高与拓展的顺序,同级同科老师先集体备课,一人主笔,形成电子稿后互相传审,大家满意后才付印。除此之外,还要注意三个事项:一是一定要根据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和学习能力设计导学稿,要让大多数的学生能通过自己的努力(看书、查相关资料、合作交流)学懂70%以上的基础知识,难度不要太大,以免影响学生的学习心理预期;二是一定要在“导”字上下功夫,让学生一看就明白首先需要做什么,有条不紊,切忌把“导”变为归纳知识,把重点放在知识的生成过程;三是“导学稿”文字要简单明了,文字不要太多,快餐式的阅读是现在中学生喜欢的形式。

因农村中学学生知识面有限,语文教师语文科还要注意拓展知识面。如:知识链接、附录等阅读材料。

二、如何使用好导学案,获得最大效益,全面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

编好导学稿发给了学生,并不等于活跃、宽松、民主的课堂教学气氛就出现了,学生个个就会主动自觉地参与进来了,但在课堂上是以学生讨论交流、教师点拨为主,稍微控制不好,课堂会乱糟糟,有时会在规定的时间完成不了教学任务,影响教学进度;有些懒惰的学生不把导学稿当一回事,只限于上课抄答案……这也是最实际、最要优先解决的问题。面对出现的问题,我们实验教师都积极思索对策——办法总比困难多!

首先按照“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把全班分为每6人为一组的互促式合作学习小组,在明确分组要求的情况下先让学生自己组合,然后教师根据性别比例、学习综合成绩、性格特点等适当调配,确保组内各成员之间有差异性和互补性,利于各成员互助合作,互相督促。小组与小组之间在自觉性、主动性、参与度等方面量化评分,公开竞争、竞赛。为了利于组员间的交流与合作,我们都是根据本班中上、中等、学困生各占1/3的情况,6人为一小组(中上2人、中等2人、学困2人)同组安排在一起围坐。成绩好的,有辅导能力的学生为正副组长,坐在中间,方便其他同学向其请教和监督组员。每个小组的组员编好号码:1号是组长,由成绩较好、管理能力稍强的学生兼任,平时负责检查、督促组员完成导学稿,也是其他组员学习的帮助者、辅导者;2号为副组长,也是由成绩较好者担任,协助组长完成工作;4~6号是普通组员,接受1~2号的监管。

其次是组间采用评分制,让组间开展竞争,形成一个组内合作、组间竞争的管理机制。每天检查导学稿的完成情况,全组完成得好的就给予加分,不好的就扣分;上课讨论积极,发言主动,善于动脑的就加分……每月统计一次,评出每月先进小组进行表彰;落后小组要找原因,争进步!这小组长的挑选就尤为重要:自己要有上进心,还要有管理能力,在小组内还要有一定的威信,使小组有凝聚力!

三、语文科用导学稿教学模式能有效提高教学效率

1.导学稿教学模式是一种能有效地创设活跃、宽松、民主的课堂的学习模式。即,在课堂教学中,可体现师生平等、教学民主、各抒己见、学生乐于相互探讨的学习氛围。在讨论交流中既掌握了知识又培养了学生说话交际能力。

2.导学稿教学模式能适应农村中学教学,“知识链接”“附录”能扩大学生的知识面,积累相关知识,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

3.导学稿教学模式能有效地促进优生与后进生不断提高学习成绩的模式。在学习过程中能让后进生得到多方帮助,组员间相互协作、相互督促,辅导与被辅导的学生都在教与学中共同进步。

4.语文教学“用导学稿进行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基本上消除了上课“满堂灌”的现象,很多老师都能感受并做到用“导学、做中学代替讲学”,效果更佳。

5.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6.个人与小组的“捆绑”评价,能激活学生的学习热情,同时也让学生学会在合作中竞争,在竞争中合作。

在农村中学的语文教学中,采用小组互促的导学模式积极引导学生在合作中学习,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和学习成绩都有了较大的提高;各层次的学生均有较大的进步,值得进一步探究。

猜你喜欢

组员导学组间
达格列净对预混胰岛素治疗血糖控制不达标的2型糖尿病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研究
三角函数考点导学
“概率”导学
当组长真不容易
回忆流金岁月
数据组间平均数、方差关系的探究
小组落幕
要背沟,不要“虎背熊腰”
更 正
“阉割课堂”,本不是“学案导学”的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