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课堂讨论中的问题设置浅究

2018-02-25翁晓妍

新课程(中学) 2018年10期
关键词:压扁沙子探究

翁晓妍

(正阳县实验初级中学,河南 驻马店)

新课程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它使死气沉沉的课堂充满激情和活力,而这一现象的出现都源于课堂讨论。课堂讨论的基础是教师设计精确、恰当的问题,这是激发学生讨论欲望的钥匙,可以开启学生思维的大门。所以说,怎样巧设问题激发学生的讨论兴趣,是讨论式教学一定要解决的重要问题。我们可以从三个方面入手。

一、讨论开始前,精心设计导入式问题,能有效激发讨论的产生

如何向学生提出问题?向学生提出什么问题?笔者认为,教学的主体是学生,应该用真实背景中产生的问题来调动学生的思维。因此,讨论开始前的导入式问题应与学生的经验与兴趣紧密相连。具体可采取以下两种方式:

1.走进生活,设计耐人寻味的问题

从学生的日常生活经验中提出讨论问题,引发讨论的发生。例如,在教学《吆喝》一课时,先导入问题:“同学们,一年四季,一天从早到晚,经常能听到街上各种各样的吆喝声,请大家模仿一下。”(学生自由即兴表演)接着教师播放收集的街头巷尾吆喝声的视频,请学生模仿并品评,看谁学得最像,最有韵味。从而引出要学习的文本——萧乾先生的《吆喝》。由于这一问题的设定与学生的日常生活有关,所以能够成为引发讨论的源泉。

2.接轨科技,设计引人入胜的问题

在讨论开始前,和学生感兴趣的科技前沿接轨,设计导入式问题。例如,在教学《被压扁的沙子》一课时,提出问题:看到题目《被压扁的沙子》,同学们想一想文本会写些什么呢?……可谁会想到本文讲的却是科学界对于恐龙在6500万年前灭绝原因的猜想呢?这与“被压扁的沙子”有什么关联呢?由于恐龙灭绝是学生关注的热点,故能在学生的内心世界产生共鸣,从而引发热烈讨论。

二、讨论过程中,巧妙创设递进式问题,能顺利引导讨论的深入

因为学生多年来已经习惯了传统的讲授式教学法,在讨论法实践的初始阶段,往往因经验不足容易在讨论过程中出现诸多问题,如讨论偏离主题或讨论突然停止等。所以,当讨论陷入僵局时,教师应该设计递进式问题,正确引导学生的思维走向,使讨论恢复生机与活力。递进式问题的设计可采取以下两种方式:

1.层层深入,设计寻根问底的问题

设计寻根问底的问题,这样才能正确引导话题的方向,使讨论不断深入,从而最大限度地提升讨论的效果。寻根问底的方法有以下四种:(1)探究原因。美丽的仙湖——罗布泊为什么会消逝呢?(2)预测后果。如果人类也进行克隆会有什么后果?(3)推测可能。不同的形态的云可能会带来怎样的天气变化呢?(4)寻求解析。我们应该怎样做才能保护我们的母亲河?

2.环环相扣,设计推波助澜的问题

在讨论过程中,结合学生讨论的需要层层设疑,从而保持热烈而高涨的情绪继续深入讨论。推波助澜的方法有以下四种:(1)寻找相似。你所讲的与前一位同学的发言有何联系?(2)比较异同。《日》与《月》两篇短文的异同是什么?(3)列举途径。“生物入侵者”入侵的途径有哪些?(4)摘取要义。你能概括一下你的观点吗?

三、讨论闭幕时,科学设计拓展式问题,能有力促进讨论的升华

当讨论将要闭幕时,教师建设性地设计合适的由讨论引发的新问题,让学生进行发散性思维,这就大大拓展了讨论的外延。问题设计可采取以下三种方式:

1.承上启下,设计铺垫型

为了让学生强化学习,为下节课的学习打基础,可结合相应内容设计铺垫型的问题。例如,学生讨论完“恐龙无处不在”和“大陆漂移假说”的关系这一主题后,教师可提出与之相关的另一深入问题:你是如何认识“不同科学领域之间是紧密相连的。在一个科学范畴里的发现肯定会对其他范畴产生影响的。”这样既预示新课《被压扁的沙子》,又激发了学生新的思考,使学生保持持续探究和继续讨论的兴趣。

2.联系实际,设计迁移型

根据教学目标精心设计迁移型的问题,这样能使学生举一反三,融会贯通,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例如,讨论完“接近地平线时太阳变扁了的原因”这一问题后,可以让学生课后继续讨论“为什么会有海市蜃楼?”这样既可加深学生对“光线的折射”这一科学道理的理解,又能使学生将该科学知识生活化。

3.大胆创新,设计拓展型

新课程标准非常强调课堂的开放性,可以以课内某知识为出发点,设计激发学生创新思维的问题,引导学生的课后讨论。例如,“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这一内容讨论结束后,可向学生提出问题:“大同社会中”的“壮有所用”在当今新时代有什么新内涵?这样课内引导课外,既开阔视野,又拓展思维,有利于学生形成主动探究、积极讨论的心理意向。

总之,巧妙设计问题是激发学生讨论欲望的重中之重。教师和学生必须以问题引领讨论的始终,在讨论的不同阶段设计不同的问题,这样才能使讨论顺利开展,深入发展,完美升华。

猜你喜欢

压扁沙子探究
一道探究题的解法及应用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
Carry-on Bags
一粒沙子的历史
沙子为什么会"唱歌"?
径向压扁变形对Zr-4合金管材氢化物取向的影响
塔架加强杆压扁成型实验及力学性能研究
楔形机构压扁工装设计与应用
探究式学习在国外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及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