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全媒体时代跨文化传播的信息安全

2018-02-25高哲琳

西部广播电视 2018年13期
关键词:跨文化信息安全民族

高哲琳

(作者单位:中央民族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

全媒体时代的全面到来,推动了跨文化传播的发展,同时也使得信息失真、信息失衡、信息失窃等安全问题层出不穷,如何在跨文化传播的过程中保证信息安全,已经成为人们集中关注的问题。

1 全媒体时代跨文化传播应树立保密与谨慎的传播理念

全媒体时代中,跨文化传播使得文化价值的相互渗透越来越具有隐蔽性,越来越难于发现,这就需要人们在发展实践中树立民族文化自觉。在跨文化传播的过程中,人们应该深刻认识到中国传统文化价值以及民族核心精神价值正在受到威胁的现实,同时这一情况正在随着文化传播速度的加快及文化传播中不平等现象的加剧变得更加严峻。在知识经济快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文化在全球范围内的快速传播,使得人类正在以更快的速度接触外来文化,这一现象可谓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使得文化发展逐步多元化,另一方面对民族文化的特性产生影响。“文化自觉”的建立重要意义凸显了出来,“文化自觉”应该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其一是从新审视民族传统文化,重新认识历史文化,确立民族文化的主体意识,强化民族文化的归属感与认同感,强化保护民族文化的责任意识;其二是如何实现民族文化的创新,从传统文化向现代文化转变的维度,将本民族的文化有效地融入到世界文化体系当中,并在世界文化体系当中准确找准民族文化的坐标与定位。

“三网合一”的发展形势中,信息的传播并不是对等发展的,发达国家在技术与资本上有绝对优势。基于这一时代背景,在跨文化传播过程中,塑造“文化自觉”的必要性与重要性凸显了出来,在实施跨文化传播时,必须正视传统与现代之间的辩证关系,冲破民族与世界对立的思想观念,抛开民族文化精神价值失落感,树立谨慎与保密的文化传播理念。

信息安全的构建是指将信息流中那些危害人类健康成长的信息剔除,使人们在社会生产与生活中可以对有效信息进行正常利用,所以构建信息安全是一种社会现象。“三网合一”背景下,信息系统是一个复杂化的庞大系统,在这一系统运行的过程中,人人交流、人机交流、机机交流构成了人机交互的基本特点。若想全面实现信息安全,传播者应该进一步强化自身的信息安全理念,在信息传播的过程中遵循信息保密原则,积极发挥主观能动性实现信息安全管理,在根源上阻拦虚假信息、杜绝信息的泄露与失窃,从而保证信息安全。

作为一名社会公民,在全媒体时代已经成为了信息的使用者与传播者,在进行文化传播的过程中,应该始终坚持文化本体性,提高民族文化本为意识;坚持推动文化多元化发展,积极履行求同存异,和而不同;集中强调文化交融,探索文化之间的共通价值,在传播文化、接收文化、消费文化的过程中绝不过分追求新鲜与刺激。

从信息传播的维度来看,文化始终是推动民族融合及种族繁衍生息的内在驱动力,积极树立民族文化的保护欲传承责任意识,秉承博纳创新的心态,怀着谨慎传播的态度是实现信息安全的关键[1]。从信息接收的维度来看,国内的开放水平依旧不足,对于有些人来讲,国外的文化较为新鲜、新颖、别致,所以在文化传播逐渐开放的今天,很多人对于外来文化并不进行科学的鉴定就盲目地接受,这造成了诸多信息安全问题。在跨文化传播的过程中,应该始终坚持谨慎的态度,不断强化信息道德建设力度,发挥主观能动性,有效抵制这一过程中的虚假信息、淫秽盗版信息,并坚决制止此类信息的传播与蔓延,实现对信息污染现象的扼杀与预防,从而实现文化市场环境的净化,还文化发展一片净土。

2 全媒体时代跨文化传播应综合官方与民间的传播内容

从文化传播内容的来源角度来看,跨文化传播的开源是官方与民间。在跨文化传播中只有对民族文化的深度与高度进行深入理解与认知之后,才可能实现民族文化与异质文化深入性的交融。在这一过程中,官方传达的文化与民间传达的文化所利用的传播方式存在着一定的差异。

官方对文化与信息的传播主要是通过颁布与实施政策性的纲领文件、召开新闻发布会、参与国际间的谈判等方式实现,所传播的信息与文化内容大多涉及国家利益、民族利益,所以在传播文化的过程中信息安全问题已经被提到了战略高度[2]。三网融合的信息化时代中,文化传播最直接的方式就是视觉传播,现阶段我国文化在进行对外传播的过程中,从媒介的选取上必须要树立现代化意识,同时应该坚守视觉的形象意识。中华文化实现跨文化传播必须以现代意识作为参照,以代表性与亲和力的整体形象实现对经典传统文化的有效包装,努力寻找民族文化与异质文化之间所存在的共性,进而实现文化传播的对等性。

民间对文化与信息的传播主要是通过民间组织之间的交流、个人在网络上发布信息等方式来实现,所传播的文化与信息内容一般都是与日常生活、社会热点等息息相关的。虽然在内容上不具有权威性,但是往往会在庞大的全媒体网络中形成“一呼百应”的效果,在这一过程中信息安全问题也是不可小觑的。

3 全媒体时代跨文化传播应使用控制与把关的传播技术

现阶段,虽然全媒体时代已经到来,但是媒介技术正处于初级阶段,虽然可以对所传播的内容进行有效的预测与把控,但是在三网融合的传播环境中,由于网络系统中的每一个节点都可以成为独立的传播源,这就使得跨文化传播过程中信息安全的控制与管理难上加难,不仅需要在技术层面进行严格的控制,也需要对信息的发布者进行有效的筛选与把关。

对于跨文化传播信息安全的管理与控制主要应该从法律法规及技术两个层面实现。从法律法规的角度上来看,信息安全相关的法律法规具有强制性的特点,是政府方面实现对文化信息传播管理的有效手段,例如《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联网暂时规定》《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条例》等[3]。信息安全相关的法律法规对控制信息安全的组织机构、文化信息的传播过程都做出了明确的指示,可以有效预防与治理跨文化传播中信息污染、非法性的信息传播、非法性的信息盗窃等问题,在法律的高度上实现了对信息安全的有效控制。在技术层面来看,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电子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技术已经是实现信息安全的强大力量。在人工操作的过程中,各类信息资源的检索、分类、过滤和遴选等技术水平正在不断提高,跨文化传播中信息服务水平正在不断提升。

就目前发展实际情况来看,跨文化传播中,国家虽然在技术及法律层面都积极做出了应对措施,相关的媒体管理者也对文化信息的传播进行了严格的把控,但是信息安全问题依旧层出不穷、屡见不鲜,当问题发生时需要紧急应对的情况下往往出现手忙脚乱、捉襟见肘的现象,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预防工作没有做到位,信息安全意识没有真正实现警钟长鸣。基于此,在全媒体时代跨文化传播信息安全水平若想得到进一步提升,相关部门必须做好有效的预防,将预防与治理有效结合起来,从根源上实现信息安全。

猜你喜欢

跨文化信息安全民族
我们的民族
一个民族的水上行走
超越文明冲突论:跨文化视野的理论意义
信息安全专业人才培养探索与实践
保护信息安全要滴水不漏
多元民族
高校信息安全防护
石黑一雄:跨文化的写作
求真务实 民族之光
跨文化情景下商务英语翻译的应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