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微电影发展现状看广播编导专业实践类课程教学模式

2018-02-25陈善宇

西部广播电视 2018年13期
关键词:编导广播创作

陈善宇

(作者单位:武昌理工学院)

1 以“微电影”方式进行实践类课程教学的局限性

在广播编导专业中,学生会选择以拍“微电影”的方式进行课程实践,主要是因为成本低、创作简单和可行性高。这种模式在一定程度上锻炼了学生的创作能力和实践能力,也创作出了许多优秀作品,但同时存在许多不足。首先是形式单一,存在抄袭现象。多数同学的作品题材相似,多是讲述校园爱情故事。故事题材缺乏创新,故事情节雷,难以出现别出心裁的作品。其次是质量不高,制作粗糙。虽然“微电影”制作相对简单,但如果不用心制作,会导致成品逻辑不通、情节不连贯等问题。

另外,不是所有的艺术院校都处于发达城市,一些学校所处的位置会对学生们的眼界造成一定局限。加之创新能力不足,在剧本撰写方面缺乏原创性,在拍摄时就很难凸显微视频的重点,难以表达中心思想,这样就会导致影片缺乏深度。从现在整体的格局来看,在创作“微电影”时,由于不能将教学和实践完美结合起来,学生创作的重点放在如何完成教师布置的任务上,难以加入自己创作的内容,所以很多作品的通病是新意不足,这就需要学生提升创新能力,开拓出“微电影”制作的新局面。

2 教学模式与实践相结合

在选择广播编导专业的学生中,绝大部分人是喜欢这个专业的,是对艺术充满热情的,他们有着对艺术创作的热爱,但由于传统的教学方式,学生在上课、学习时,大都被动地学习知识,按照教师的要求完成任务,在这样的学习模式中,很难发挥自身创造力,而创造是艺术之魂,这样的教学模式对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是非常不利的。对于这种情况,我们要考虑进行改革。把教学和实践结合起来,让学生在实践中发挥自己的创造力,提高自身的综合能力。

要想做到教学模式与实践相结合,就要做到让学生自主完成教师布置的任务,拿到教师题目要求,学生分小组去拍摄微电影,从编剧到演员的选角,场景布置和后期制作等工作都让学生亲历亲为,在实践中会遇到许多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生能学到更多知识,在实践中不断增强自身业务能力,在完成教师布置的任务后,对于做出的结果应组织同学对各个小组的结果进行评价,这样在评价过程中学生可以通过别人的不足来反思自己做的不得当的地方,也可以在同学评价中积极吸取教训,改正自己的不足。最后,由教师总结各个小组的优缺点,指出需要改动的地方,表扬处理得合理的地方,在这样的学习过程中,学生通过实践学到了知识,教师通过总结进行解惑,达到了更好的教学效果,比传统教学模式有更多的优势。

3 由“微电影”到广播编导专业教学模式的思考

从“微电影”创作状态,我们可以发现目前存在的一些问题,由于行业的相通性,我们可以吸取一些经验,以便于更好地建设广播电视编导专业。

第一,在本专业的学习中,涉及的课程非常繁杂,对学生的要求就相对来说比较高。学生的综合能力不能简单地由卷面分数体现出来,而要结合实践能力评定,这就要求学生要全面发展,不仅要好好学习书上的知识,还要拓展思维,培养实践能力,在实践中发现自己的不足,在改正自己不足的过程中取得进步,这样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能使学生的综合能力有效提高。第二,要对现有的实践课程教学模式做出一定改变。将实验课重点放在以下几方面。首先,加强对学生基础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对整个广播电视节目制作过程有一个深入了解。其次,在学生熟悉整个系统后,要对学习到的东西熟稔于心,变成自己的东西。最后,在有一定的知识储备后,对项目做出创新,以求能够提升学生创新能力。在整个实践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出现错误的地方进行针对性指导,这样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此外,还要提升教师的创新能力,转变传统教学方式,才能为教学工作注入新鲜血液,重新散发活力。这就要求教师转变传统思维方式,积极开拓进取,与其他教师定期组织讨论学习,相互借鉴,取长补短,寻找实践课程教学模式的新突破口。

猜你喜欢

编导广播创作
新媒体时代广播电视编导的创新与改进
《一墙之隔》创作谈
广播发射设备中平衡输入与不平衡输入的转换
周三广播电视
周二广播电视
论行进旗舞编导与舞蹈编导的区别
电视编导的机制创新研究
创作随笔
创作心得
想一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