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探究式教学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
2018-02-25高侠
高 侠
(山西省朔州市应县第四中学,山西 朔州)
探究式教学是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通过探究的方法学习知识、获取知识,并提升能力的一种教学活动。其目的主要在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这种教学方法将学生置于教学的主体地位,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继而达到提高学生综合素养的效果。作为高中生物老师,笔者结合教学的实际,探索探究式教学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希望能为教学提供一些建议。
一、探究式教学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现状
21世纪初期,探究式教学开始融入中小学教学当中,经过十多年的应用,探究式教学在应用中出现了一些问题,这些问题影响着教学的开展效果。基于这些问题,笔者进行了全面的思考后,总结为以下几点:
1.认识层面
目前教学中,部分教师对于探究式教学的本质认识还不是非常清楚。探究式教学中,有部分教师的学生观相对落后,没有理解探究式课堂和生物学科的关系,对于探究式教学中教师角色定位有一定的偏差。
2.操作层面
探究式教学操作中存在着模式单一、内容僵化、重结果轻过程或者重过程轻结果的情况;在引导中,探究教学出现形式化、神化的情况;此外,部分教师在引导学生自主探究的过程中出现课题与理论不符、引导开发未到位等情况;学生在探究学习中品质有待提升;教师的教学素养还存在缺陷等问题。
3.评价层面
探究式教学评价体系不够完善,评价目的偏离实际,评价内容缺乏鼓励性,评价模式过分单一等。
面对以上问题,教师必须要提高重视,并在教学实践中努力克服,以提高探究式课堂教学的教学效率。
二、探究式教学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1.树立正确探究式教学观,深刻领会内涵
探究式教学法主要是为了引导学生通过探究问题或者知识,学会一些相关思维方法,继而提升学生问题解决的能力。为了达到这一教学目标,教师需要转变传统的教学理念,树立正确的教学观念,引导学生全面地体会其中的内涵。
在生物教学中,教师要先了解生物学科对学生的要求,并结合高中生的心理和智力情况,调整教学中的内容和方法。此外,在教学中,教师还需要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多层次地引导学生,提升学生的素养。只有这样,才能够引导学生更好地把握知识的内涵。
2.结合课堂教学各个环节,积极地开发探究式教学
探究式教学需要在教师的引导下,鼓励学生主动研究其中的问题,并寻找问题的答案。这一教学活动对学生问题解决能力的提升非常关键。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遵循发现问题、寻找资料、处理资料、解决问题的模式,结合教学目标引导,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达到提升教学效率的目的。
在讲解光合作用部分知识的时候,教师可以为学生创造一个植物生长的情境。然后在情景的引导中,引导学生一同观察、比较、思考、探索两个植物在不同环境中生长产生气体的区别。这时,学生需要先理解植物光合作用的过程,并了解晚上和白天植物光合作用的区别。然后学生可以在小组中共同探索,形成一个合理的结论。通过这种方式引导学生,可以帮助学生及时调整不良的学习状态。之后,教师再结合学生探索出的结果总结分析,探索改进的方法,继而完成教学,让学生在理解实验原理的同时,加深对生物知识的认识。
3.完善评价机制,提高评价效率
在探究式学习中,评价是提高学生学习质量的关键要素。如果教师在教学中采用不合理的评价方式,不仅会影响学生的学习,还可能会导致学生产生抵触情绪,继而影响学生健康发展。因此,作为高中生物教师,我们要结合学生的实际分析,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并采用科学的方式评价学生,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如,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辩论会、成果交流会等方式,引导学生探讨小组探究获得的结果。此外,教师还需要遵循定性评价为基础、定量评价为辅助的基本原则,注重学生心理特征和能力提升,及时解决学生在学习中出现的问题,提高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
此外,教师还需要对所有学生一视同仁,客观、科学、公正地给予学生评价,从而提高学生探究的兴趣,让学生在自主探究中提升自身的能力。如,针对班级中基础比较差的学生,教师尽量以赏识态度引导他们。当学生出现问题时,也要帮助他们找到原因,并加以引导,从而加深学生对知识的认识。
总而言之,在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中采用探究式教学,需要教师结合教学的实际,积极思考教学中的问题,并结合教学实际努力探索,从而实现提高教学质量的效果。此外,教师还需要综合生物学科的特点,统筹分配不同的教学方式,转变教学的现状,以达到提升学生综合素养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