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体独立精备,集体资源共享”高中云备课模式初探
2018-02-25王曼铃
王曼铃
(黑龙江省大庆实验中学,黑龙江 大庆)
一、集体备课的概念与意义
集体备课是教师备课和学校进行教研活动的重要环节,主要是以教研组为单位,组织教师开展集体研读考纲和教材、分析学情、制订教学计划、总结及展望、反馈教学实践信息等一系列活动。随着新课程实践向纵深发展,云平台等现代信息技术的普及,新形势下的备课方式及内容也随之发生了巨大变化。
教师是教学活动中的关键部分,教师的知识、能力、观点直接影响着教学质量,如果教师将一些错误的认识带进课堂,对教学是十分不利的。在集体备课的过程中,教师应该注重集思广益,通过互相学习提高个人的教学能力,进而提高教师教学的科学性和有效性。2018年是黑龙江省高中新课改实施的第一年,走班选课对学校、教师、学生都是一个十分巨大的挑战,这种教育选课方式极大地凸显出了学生的个性差,教师如何备好每一个学生,因材施教,这与集体的力量密不可分。
二、云平台的概念与意义
教育云平台是一种新的教育理念和教育实践,其中包括教育信息化所必需的所有硬件计算的资源,这些资源经过虚拟化以后,向教育从业人员、教育机构和教育学员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平台,为教育领域提供云服务。学习者可以通过各种浏览器登录平台,随时随地获取学习资料,开展个性化移动学习,这种方式打破了时空局限性,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促进学生高级思维能力和群体智慧的发展,提高教育质量。
我们把传统集体备课与教育云平台的有机结合称之为云备课。教师无需了解教育云平台的运行原理,只需熟悉教育云平台的使用方法,就可利用教育云平台为自己的备课带来方便。在该系统内,教师可以根据自己所教学科编辑个人账号内的资源,并随时根据课程需要分享资源到相关课程目录下,供同教研组的人互相学习和探讨。在集体备课后教师根据他人意见,对备课内容及时修改并永久保存,不但实现了无纸化教研,同时资源的储存时间更长、可调用性更大。教师也可以对公共资源及私人资源进行精细化管理,根据被查看及被下载次数分析资源的优缺点,进行有效改进。同时,走班选课的实行、资源的丰富与灵活性也只有在云平台的帮助下才能得以实现。
三、规范集体备课流程
通过对现阶段我国高中集体备课现状的研究,提出了“个体独立精备,集体资源共享”的云备课模式,以期达到高效的目的。
“个体独立精备”即教师在集体研修前对教学内容进行自我认识和剖析,并在集体成果形成后加以改进和运用,相当于对备课内容的二次开发。“集体资源共享”即主备人将集体备课后的修改材料上传到云平台上供大家下载使用,共享集体备课成果,充分地凸显出集体备课中集体与个体共同发展的紧迫性与重要性。
我们不能把集体备课代替教师个人备课,更不能使我们的教学走进一个程序化的模式中。通过对高效课堂下集体备课的意义、目的及必要性的研究,制定了如下高中集体备课的系统流程,由点到面再到点,即由主备人出发到整个备课组成员的细致讨论再落实到每位教师的实际教学,一脉相承,环环相扣。为此,我们应共同探讨如下问题:
(一)集体备课到底备什么
1.备数学本身的知识体系
(1)备课稿,即教学详案,应包括新课标及高考要求、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流程、师生互动、课程小结、课后作业、板书设计等。必要时,还应添加备课小组的备课反思。此部分以Word文档的形式由主备人提前上传到教研平台上。
(2)微课。由教师利用录屏软件完成,主要是回顾课上可能会涉及的一些基础知识,帮助学生更好地预习,一般在5~10分钟为宜。
(3)课件。对于数学学科来说,借助多媒体课件可以让很多难以理解的几何图形(如多面体、旋转体、线面的位置关系等)直观地呈现在学生面前,一些视频的插入也可以形象地展示出事物。不仅如此,多媒体课件有利于加大练习容量,提升学生的应用能力。
(4)导学案。近几年来,为了实现课堂的高效性以及训练学生的预习和探究能力,我校各学科陆续出版了适合本校学情的导学案汇编。教师力求讲课时从学生的问题引入,引导学生主动思考,训练其自主学习意识,使课堂的探究性、趣味性大大增强。经过几年的探索,这种“导学促学”的方式,对学生的身心发展产生了很好的促进作用,是顺应新课标教育理念的必然产物。在集体备课过程中,导学案作为集体资源,教研组应通过讨论对导学案进行及时修改,使其更加完善。
(5)周末作业。在每周进行的集体备课中有层次地挑选典型题作为学生的周末作业,阶段性地让学生对所学的知识进行巩固和提升,使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系统化的反思和吸收。由主备人出题,其他备课组成员进行筛选和校对。
(6)单元测试。学习的一个重要环节就是阶段性的总结和反馈,而很多教师只是低头讲课却忽略了这一点。因此当集体备课处于单元末时,主备人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分层制定检测试卷,以便考查学生的阶段学习情况,从而制定下一步的教学计划。
2.备数学教学方法
主要是对教法、学法的分析,根据学生情况的不同,教学方法也会有很大的不同。针对文理分科的情况以及学生知识的掌握程度,教师要根据实际发生的教学案例,集思广益,因材施教,注意教学方法及手段,实现“对话理念”中师生交流与师师交流相结合。
(二)集体备课的基本流程是什么
主备人在备课前三天将下周的备课材料发送到组内公共邮箱,方便同组教师提前查阅。在集体备课的过程中,主备人利用教师平板对备课材料(包括校本导学案)进行展示,说明整体的教学思路与方法,教研组成员对教学设计进行补充说明,其他教师提出意见并进行交流,实现“师师对话”,经过修改最终生成公共教学资源,会后上传到云平台上供其他人下载。教师在进行具体授课时务必根据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在公共资源的基础上进行增减与修改,真正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从而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这样做既优化了课堂结构,变革了学生的学习方式,又大大提高了课堂效率。
在集体备课过程中要始终把握“个体独立精备”与“集体资源共享”相结合,充分挖掘教师的教育教学潜能,有效整合教学资源,为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服务,促进学生、教师与学校共同发展。
四、关于高中数学集体备课的几点思考
尽管理论从实践中生成,但在应用于实践的过程中一些问题还是不可避免地浮出了水面,比如:
(一)研究力度不够
集体备课时教师更喜欢讨论教学进度,研究教学设计的时间并不多;对学生的需求分析不到位;教师间多交换教学资源,很少研究如何根据教学需要恰当使用教学资源。
(二)教师自身素养和定位问题
作为教师,每个人的思想观念、教育理念,特别是工作态度等各不相同,个别教师对集体备课的认识不足,认为集体备课可有可无,甚至抱有一定的抵触情绪。
(三)反思意识不强
教学反思是教师对教学情况的自我剖析和检查。一方面教师可以通过自我反思发现自己在教学理念、教学方式、与学生沟通等方面存在的不足,从而寻求改进的途径;另一方面,教师也应该养成记录教学案例的习惯,通过个别学生的个别问题,思考是否在教育教学中存在着很多的共性问题没有被发现。
针对以上问题,仅对高中数学集体备课提出以下几点思考:
1.强化教师集体备课意识
(1)责任意识。教师在参加集体备课时,态度要端正,责任要明确,积极参与讨论,不能抱有事不关己的态度。(2)创新意识。教师的创新意识往往体现在个人初备的紧迫感,集体研讨时多换角度设想,课后讨论时提出多方面的意见和建议等。(3)合作意识。合作是进行集体备课的前提条件,个人的力量是渺小的,具有相同专业素养的人聚到一起,必然迸发出意想不到的火花。(4)反思意识。撰写课后反思,是教师个人反思自身教学行为行之有效的方法,应由专人负责搜集共性问题,寻找解决方案。
2.加强对集体备课的管理
(1)加强对集体备课过程的组织管理。首先,出台系列文件,逐步规范集体备课活动的方式,使工作有章可循;其次,完善集体备课记录表,包括教师出席情况、发言情况等,由专人记录,实行组长负责制。(2)鼓励开展多种集体备课形式。集体备课应以云平台为依托,“备课+上课+研讨+反思”为一体的方式进行。(3)引入竞争和激励机制,宣传和推广集体备课成果及经验。建议举行优秀集体备课组活动观摩及经验介绍活动,使集体备课成果得以保存,为新成立的集体备课小组提供参照样本。
集体备课对教师自身专业发展和学校教学质量提高的作用不言而喻,在实施过程中,需要教师开诚布公,积极参与,勇于探讨,也需要学校管理部门的政策支持,为教师创造良好的条件,以期为打造新课程改革下的高效课堂做好充足的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