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论培智学校音乐教育和康复训练的有机结合

2018-02-25常莉旭

现代特殊教育 2018年5期
关键词:智障节奏动作

● 常莉旭

一、培智学校教育的现状

据不完全统计,我国现有智障儿童约五百多万人,入学率近80%。由于智力水平、家庭环境等因素的影响,他们自理能力较弱,言语、注意力、平衡能力、认知以及情感等方面有明显的缺陷。对于智障儿童,在医学上没有特效的治疗药物,主要还是以特殊教育康复训练为主进行综合干预。调查显示,目前我国的培智学校常规教学中智障儿童往往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语言能力发展迟缓,存在言语沟通障碍

智障儿童由于生理及心理原因,语言发展很缓慢,理解能力很受影响,并且大部分智障儿童不懂也不愿用口语去表达自身的想法,因此,由于沟通不畅,会与同学发生冲突。

(二)感官反应异常,导致社会行为偏差

智障儿童不仅智力上有别于常人,在很多感官反应方面,也同样有很多异常。例如,他们会害怕强烈的阳光或光线带来的转变;他们不敢与他人进行目光接触,当直视他人眼睛时,就会不知所措,导致不当行为的产生,如不遵守秩序、出现攻击性语言、随意活动等。

(三)中枢神经系统发育较慢,导致动作不协调

智障儿童的中枢神经系统发育较慢,导致很多动作不协调或者很多动作不会做。如双手协调能力不佳,很难完成系扣子、系鞋带等动作,不会双脚跳,手脚协调能力差等。

二、音乐教育的作用和意义

音乐教育是对学生进行美育的重要手段之一,它利用优秀的音乐作品,包括各种题材、体裁、风格的歌曲和乐曲,使学生具有正确的审美观和初步的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音乐教育在感知的基础上,从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记忆能力和形象思维能力着手,启发和提高学生对音乐作品的感受和理解。

此外,音乐教育还能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爱好,使学生掌握最基本的音乐知识和技能,具有初步的音乐感受能力、表现能力和鉴赏能力。其中,音乐的感受能力包括对音乐的听辨、记忆和形象思维能力;音乐的表现能力包括演唱(奏)技能、乐感以及音乐想象能力;音乐鉴赏能力包括识别音乐作品的题材、体裁、风格及其所反映的情趣,区别音乐格调高低、好坏的能力和欣赏音乐的能力。

三、音乐教育与康复训练的有机结合

根据智障儿童的身心特点,根据目前培智学校对智障儿童实施教育教学中显现的不足,以及智障儿童对音乐的特殊喜好,近年来我校在音乐教育与常规康复教学的融合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尝试和探索,成果比较显著。

(一)综合评估是前提

音乐教育和康复相结合,首先要对智障儿童进行综合评估,包括言语评估、动作评估、情绪与行为评估、音乐评估等。对儿童有全方位的了解后,就可以有针对性地实施训练。

(二)教师配合是关键

音乐教师和康复教师都要对儿童的综合评估有全面了解,从而一同制定长期目标和短期目标。音乐教师要与康复教师进行及时沟通,随时掌握儿童的特点和康复的进程,及时调整音乐活动的方案。康复教师要根据儿童的状况随时调整上课的方式,儿童注意力不集中可以用短小的音乐游戏过渡,有进步及时用小律动进行表扬。总之,无论是康复课还是音乐课都是为儿童而设定的,要根据其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展融合性的教学活动。

(三)有序实施出成效

1.运用音乐活动,促进智障儿童的语言发展

语言沟通交流能力的局限性是智障儿童重要的障碍。智障儿童活动范围和人员接触的窄、小,使其常伴有语言少、内容狭窄、句法简单等问题。教师要把歌谣、童谣、儿歌与音乐中的节奏、力度、音高、速度、音色、音调等结合起来,发展智障儿童表达语言、接受语言和接受指导的能力。另外,音乐活动可以帮助智障儿童扩大语音的范围,提高音高辨别力、语音的清晰度。

(1)听觉训练

教师在听觉训练之前要先进行言语与语言的评估,对学生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分清言语障碍的原因,再进行听辨能力的训练。听准:让学生看一看打击乐器,听一听其声音,猜一猜是哪种乐器发出的声音。听清:音乐教师分别用不同音高发声,让学生听清楚,能判断哪个对、哪个错。找音:在教室内不同地点放置不同乐器或图片,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引下寻找物品。音乐教师可以通过各种音乐活动,如对各种声音的定位、识别和区分等活动,比一比谁听得准、找得对、分得快,帮助智障儿童增强听觉系统的功能。

(2)问好训练

音乐活动可以使儿童轻松愉悦有序地进行课堂活动。比如:小小智慧树开场歌《你好》,“你好你好点点头,你好你好笑一笑,你好你好拍拍手,啦啦啦啦啦啦啦啦,我们都是好朋友……”;《名字歌》,“xxx你好,xxx你好。”无论是教学课还是康复课,都可以通过这种方式解决教师上课问好时学生不回答或声音小的问题。教师可以变换不同音高和速度来增加难度。对此,同学们兴致比较高昂,每次回答都非常积极响亮。

(3)节奏与念、唱结合

根据智障儿童的实际语言及言语状况,将其熟知的儿歌、童谣、歌词等置于不同的节奏中进行训练,宜选用平稳、简单的节奏型。教师根据学生的问题可以选择发音训练,也可以选择有针对性的言语训练。如,随乐吟咏,教师演奏音乐或播放录音,让学生在音乐背景下自由吟咏熟悉的儿歌或古诗;让学生自由咏唱或跟着歌谱旋律咏唱;变换节拍和节奏,进行单一及连续节奏、节拍的练习。

(4)念唱与表演结合

把手势语言、面部语言等体态语言等加入念唱的活动中,以激发儿童语言训练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参与性。智障儿童通过模仿教师音量的大与小、音调的高与低、语速的快与慢、语气的强与弱及面部表情、肢体动作等,来学习语言和非语言的沟通技巧。歌词的接说、歌词的接唱能帮助儿童学习词汇概念,同时引发和促进儿童进行语言交流。

2.运用音乐活动,促进智障儿童的运动发展

音乐活动中的随乐而动运用了音乐的节奏,为智障儿童提供了运动的结构和动机,对视觉、听觉、运动觉、触觉进行了大量多重的感觉和机体刺激,使智障儿童在走、跑、跳的协调能力,身体各部位概念的认知、伸展与持久性、反应与平衡性、速度与灵活性、力量与控制等方面得到了拓展,恢复和补偿了大脑对空间、方位、大小肌肉等动作的功能定位。

(1)教师设定动作

播放音乐,教师先选择比较简单的有节奏、有规律的动作,比如,手臂随着音乐的节奏左右摆动,头部也跟着左右摇动,让学生模仿,也可以让学生手中拿道具,以增加学生的兴趣。然后增加难度,由坐着做局部动作到站立做全身律动,学生从平静走向兴奋。为了让学生回归平静,最后再将全身的律动逐渐变为局部的动作。教师的声音、动作表情等不宜变化多、速度不宜快、难度不宜大,要随时根据学生情况变换动作难易程度。

(2)学生随乐而动

播放音乐,学生根据听到音乐的感觉而自己舞动,教师可以模仿学生的动作,这可以提升学生信息接收与输出的能力、跟随与遵守音乐规律的意愿、忍耐与坚持的程度、肢体的控制、能量的掌握等。

(3)教师和学生各自舞动

播放音乐,学生听音乐而动,教师根据学生特点设定有目的的律动,吸引学生跟随教师的动作舞动。这主要是通过音乐进行律动的陪伴,使学生通过听、看、动的方式,将他人创作的经验,充实进自己创造肢体语言的记忆库,整合自己内心被音乐引发的情绪、情感,创造性地用肢体语言抒发出来,实现智力障碍儿童非语言表达技巧的提升。

音乐的节奏因素为智障儿童提供了运动的结构和动机,可以帮助智障儿童学习走、跑、跳等动作。同时,这些运动又会促进智障儿童的自我身体意识、平衡感、空间感、敏捷性、力量感、偏侧感、方向感的发展。对障碍程度较重的智障儿童来说,在开始阶段时尝试有节奏的运动这一过程比成功完成这一项运动更重要。当智障儿童能较自如地运动后,就可鼓励儿童按照音乐的节奏来运动。

3.运用音乐活动,促进智障儿童的注意、认知发展

音乐活动中,智障儿童的视听感觉反复受到刺激和训练,使儿童的注意力由无意注意转为有意注意。此外,音乐活动时可以适时插入认知训练,提升智障儿童认知能力。如在打击乐训练时,首先让学生认知打击乐,在听觉训练时强调名称,让学生多读几遍打击乐的名称以增强其记忆力,也可以提高其注意力。

可以用实物和图片相结合的形式进行音乐活动,例如:提供不同颜色、不同大小的气球、皮球及其图片,在音乐背景下让学生拍、抛、顶、吹气球和皮球,让拿大的、红色气球或拿小的、蓝色皮球的同学到指定区域进行活动等等。

4.运用音乐活动,促进智障儿童形成正确的社会行为

智障儿童通常都存在习得适当社会行为方面的困难。有组织的集体音乐活动,如歌唱、节奏与运动结合等活动提供了一个学习社会行为的环境,可以增强儿童合作、分享、遵守秩序、学习礼貌行为等体验。例如,《你好歌》让智障儿童学会说出小组其他成员的名字、形成正确的问好行为(如握手)以及遵守秩序的意识等。

此外,音乐活动带来的愉悦感对智障儿童的参与和配合来说是一种有力的强化剂。对大多数智障儿童而言,参与音乐是一种快乐的活动,不良的行为通常都会明显减少甚至完全消失。音乐教师要学会巧妙地把各种愉快的音乐活动,如乐器演奏、唱歌、聆听、音乐创作以及在音乐伴奏下运动等,变成一种强化刺激来增强智障儿童正确的社会行为。

猜你喜欢

智障节奏动作
吃饭有个最佳节奏
以积极行为引导胆怯型智障学生提升社会适应力
以积极行为引导胆怯型智障学生提升社会适应力
节奏学习也可以变得很有趣
如何有效进行智障学生的语言训练
智障儿童教学要抓好关键“三点”
动作描写要具体
YOUNG·节奏
非同一般的吃饭动作
国企反腐开启“一天查处一人”节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