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音乐鉴赏课学生激趣策略探究
2018-02-25刘姜梦
刘姜梦
(山东省胶州市第八中学)
一、在赋予学生充分表现机会中实施有效激趣
初中阶段的学生虽然有了一定的理性思维,但感性认识仍然处于主导地位,学生并非不喜欢音乐,也不是不具备音乐欣赏的能力,主要是由于教师在情境创设和机会创造上没有注重学生主体地位的强化。基于此,在教学中教师应当从学生的兴趣激发入手,有计划、有目的地对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改革,由以往的灌输式、教授式转变为学生的探究式和表现式的教学模式,这样对于学生表演欲望的提升是大有裨益的。在音乐鉴赏课堂中教师要尽可能地为学生的“自我表现”搭建平台,提供机会。在形式上可以引入小组合作学习的模式,让学生通过相互之间的思维交流碰撞,切实提升他们的审美思维和审美观点。可以让学生采取合作登台或单独登台的形式进行表演和展示,这样初中音乐鉴赏课的教学实效就能够伴随着学生兴趣度的不断提升而得到发展和增强。在初中音乐第二单元《四渡赤水出奇兵》这一内容的赏析教学中,教师可以结合教学实际内容需要进行合作小组的分配,让学生结合音乐学习内容进行舞蹈动作的设计和编排,让学生尽可能地将红军英勇地同国民党追兵斗智斗勇的情形进行淋漓尽致的表现,将红军不畏磨难、调动敌人、袭扰敌人进而跳出敌人包围圈后的胜利喜悦之情充分地表达出来,实现音乐与舞蹈的有效融合。在表演中很多学生都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实现了跳跃的舞蹈和和谐的音乐伴奏之间的相得益彰,促进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合作意识的培养。
二、在与其他学科的融合渗透中实现对学生的有效激趣
初中阶段的学生文化课知识学习的压力较大,在初中音乐鉴赏课中教师可以将其与其他的学科充分地渗透融合起来。这样一方面可以帮助学生对其他文化课的知识进行复习和回顾,另一方面也能够增强初中音乐鉴赏课的魅力。在《保卫黄河》一曲目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先让学生进行自我预习,然后教师将武汉被残酷的日本侵略者攻克、占领的一些历史的纪录片通过多媒体的形式播放出来,让学生对于当时日本的侵略行径和华中地区人民群众面临的痛苦灾难有较为充分的认知和了解,这样就实现了初中历史和初中音乐鉴赏课程的有效融合,以音乐创作情境的呈现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度,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对学生进行领唱,让学生对这一曲目的音律音调有基本的掌握,然后让学生分别以个体的形式到到舞台上进行演唱,对学生提出的要求就是:尽可能地将当时人民的悲惨生活充分的展现出来,这样学生的兴趣就非常高涨,原本一些对初中音乐鉴赏课畏惧和抵触的学生,在兴趣度上也得到了激发和提振。在《我爱你中国》一曲目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将祖国的长江、黄河、长城、五岳、珠穆朗玛峰等大好河山以画面的形式充分地展现出来,将祖国通过改革开放基本国策的实施后,不断走向繁荣与昌盛、国际地位和综合实力不断提升的画面展现给学生,让学生进行充分的思考和认知,将自身对祖国的热爱之情充分表达出来,这样就实现了初中政治与初中音乐鉴赏课的有效融合。
三、借助比赛的组织和举办实现对学生的有效激趣
初中阶段的学生总体上仍然处于感性认识阶段,他们的自尊心往往比较强,自信心相对比较脆弱,他们喜欢积极地表现自己,希望得到老师和同学们的肯定与认可。初中音乐课程之所以不被学生喜欢,主要是由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固化、死板的教学模式所造成的。在教学中,教师应当从教学的内容上、形式上进行有效的创新。比如,在初中音乐鉴赏课中教师可以将“音乐比赛”这样的游戏引入进来,让学生的兴趣得到充分的激发,从而获得理想的教学效果。对于某一曲目的教学,教师可以让学生以分组的形式,充分利用日常生活中的一些道具、服装和生活用品等进行积极排练,然后专门划定一节课堂让学生进行音乐演唱和音乐综合性表演技能的比拼,看看哪一组的学生更能够充分地展现音乐的内涵,更能够准确地把握音乐的旋律,更能够进入大家的内心世界,然后教师根据学生的情况进行综合打分。
在初中音乐鉴赏课程中,教师应当充分结合初中阶段学生的心理和年龄特点,有针对性地进行课堂教学的组织和设计,围绕学生兴趣的最大化发挥,赋予学生充分的表现机会,实现与其他学科的融合渗透,并且将音乐比赛积极地引入到课堂中来,实现对学生的有效激趣,让学生能够获得更多的音乐知识和音乐技巧。
参考文献:
[1]任松梅.新课程下初中音乐鉴赏互动式课堂教学的实践与探索[J].中小学教学研究,2015(7).
[2]胡薇.新课标下初中音乐鉴赏教学策略探究[J].未来英才,2015(4).
[3]沈清华.论初中音乐教学中的情感教育策略[J].初中生学习(师者),2013(10).
[4]施静桦.着眼提问细节,提升音乐体验效率:初中音乐欣赏教学中有效提问的策略研究[J].新校园,20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