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英美文学作品与其改编电影的关联性
——以《傲慢与偏见》为例
2018-02-25曹南
曹 南
(辽宁对外经贸学院 公共外语部,辽宁 大连116052)
多年以来,世界各国的文学名著不断被翻拍成电影,令无数影迷如痴如醉。华人文学圈作家严歌苓的《金陵十三钗》、莫言的《红高粱家族》都是文学作品翻拍成电影的受益者。另外,日本文豪川端康成的《伊豆的舞女》《雪国》,法国文豪大仲马的《基督山伯爵》、小仲马的《茶花女》、雨果的《悲惨世界》,改变成电影之后同样好评如潮。英美文学中也有很多作品被拍成电影,例如海明威的《老人与海》、勃朗特的《简·爱》、罗琳的《哈利·波特》等。饱受赞誉的电影《傲慢与偏见》,是由简·奥斯汀的同名小说改编的一部杰作。爱情小说《傲慢与偏见》被誉为伟大的作品,流传度极广,被多次改编为电影[1]。在众多版本的电影中,以2005版的《傲慢与偏见》最为著名,流传度也最广,也是有史以来观众认可度最高的电影。
一、文学是电影的灵魂
由小说改编的电影,一般来说都会在尊重原著的基础上,对原著进行一些改动,或者是对情节的丰富,或者是对情节的删减。小说对于情节的叙述要依赖于文字,而电影叙述情节主要靠生动的形象,通过图像和声音把情节展现给观众,这样一来,原著当中的情节不能被完全复制出来[2]。文学改编为电影,就是将一些有价值的文学作品以影音的形式呈现给观众。文学作为电影作品的灵魂,对于电影中很多场景的创建和人物性格的表现都有很大的帮助。电影创作者能够根据文学作品原有的故事体系对情节做出一些改动,使人物的性格更加鲜明[3]。
2005年,由焦点公司制作、乔·怀特导演的电影《傲慢与偏见》是对原作改编得比较成功的电影。电影讲述的是一个家族五个姐妹不同的爱情故事,以及在不同爱情观主导下不同的爱情选择。这部电影在拍摄时对演员的选取有很高的要求,力求在最大程度上符合小说人物的气质。在场景的搭建上,也很注重故事年代的氛围。例如在男女主人公相遇舞会的场景安排上,耗费了比较大的心血[4]。另外,为了反映男女主人公身份的巨大差距,电影对细节描写、人物穿着和语言下了很大功夫。每个人对于感情的选择都截然不同,这也是这部电影最大的看点[5]。
电影版的 《傲慢与偏见》并没有将小说的所有内容都反映出来,而是对小说进行了大量的删减和浓缩。小说情节的发展主要是在各种舞会上进行的,而电影却没有进行大量的舞会场面的拍摄,只呈现了两场具有代表意义的舞会,却对情节的发展并没有很大的影响。类似这样的地方,就是需要电影进行二度创作的部分。很多小说翻拍成电影都是需要改动的,毕竟小说和电影还是截然不同的两种媒 体 形 式[6]。
二、对于电影版《傲慢与偏见》的解读
小说《傲慢与偏见》讲述了女主人公伊丽莎白和男主人公达西之间的爱情故事,表达了18世纪女性爱情、婚姻意识的觉醒。男主人公出身高贵,在说话、做事方面有一定的优越感。在他们相遇的第一次舞会上,达西对伊丽莎白的一句随意评论——“长相一般”,导致伊丽莎白开始对他有了偏见。在伊丽莎白遇到约翰,得知达西并没有履行之前对于约翰的承诺时,更加深了她对达西的偏见。而达西却在一次次与伊丽莎白的接触中逐渐对她产生了好感。但他羞于表达自己的感情,直到在达西姑妈组织的一次聚会中,他才对伊丽莎白进行了试探性的表达,两人开始慢慢消除误会[7]。伊丽莎白爱情观的表达在整部小说中所占的分量非常大。一开始,伊丽莎白十分讨厌达西对于门当户对观念的赞同,并且对他破坏大姐的婚事耿耿于怀。但她心里明白,物质是爱情、婚姻生活中很重要的一部分,自己无法无视它的存在。没有物质的支撑,爱情很快就会被生活中的各种琐事磨灭,男女双方会为生计而发愁,甚至会开始互相埋怨,觉得对方已经变了,不再是自己当初爱慕的样子,这样,婚姻生活就会变得不和谐,甚至走向破裂。但是,没有爱情的婚姻也是不幸福的。物质固然重要,还有比物质更重要的东西,这就是一个人的品格。就算物质基础再雄厚,如果爱人没有一个优秀的品格,婚姻也同样不会幸福和长久。伊丽莎白明白,外部的物质条件,并不能决定婚姻的幸福与否,它们只是帮助婚姻幸福的一个工具而已。只有拥有优秀品格的人才配得上真挚的爱情。两个人一旦决定要在一起,就不应该被任何事情所动摇。家族地位差距,甚至家人阻挠,都不应该成为追求幸福的障碍[8]。
电影版的《傲慢与偏见》对于小说中经典的反讽语言进行了充分的发挥,同时还添加了一些现代化语言,使影片更贴近生活。影片对小说当中的幽默和浪漫情节基本没有什么大的改动。小说中的伊丽莎白小姐更像是不食人间烟火的仙女,而在电影版的 《傲慢与偏见》中,伊丽莎白形象更加丰满,更加“接地气”,更加具有现代生活气息。小说在对伊丽莎白人物性格的塑造上,加入了18世纪女性对美好生活和爱情的向往,反映了那个时代的女性已经开始有了对于婚姻自由的期待和向往[9]。电影版的《傲慢与偏见》并没有对伊丽莎白言辞犀利、敢想敢做的性格进行删减,而是在这个基础上又给她添加了一些灵动、调皮的性格,使她更接近现实生活,给观众留下深刻的印象。
小说《傲慢与偏见》具备扣人心弦的结构设计,机巧而扎实、优美而流畅的语言描绘,具备经典作品的所有特质。小说《傲慢与偏见》要求读者文化程度比较高,具有较强的阅读能力。但是电影版《傲慢与偏见》对于观众文化水平几乎没有什么特定的要求,这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傲慢与偏见》的传播与认知度。随着电影《傲慢与偏见》的播出,简·奥斯汀的其他作品也开始走进人们的视野并热销。
三、文学作品改编为电影的意义
电影版《傲慢与偏见》的成功,得益于电影制作技术的不断发展,促使越来越多的经典小说被搬上银幕,小说也成为电影素材的主要来源。尤其是英美小说,以其流传度广、受众数多等优势深受电影导演的青睐。电影是一种将文字转化为影像的形式,它容易被大众所接受,符合大众的审美情趣。大多数电影创作者在对小说进行改编时,都会结合社会生活实际,甚至要去迎合观众情趣,因此电影属于一种大众文化产品。将小说改编成电影能够更加成功地传达作者的思想情绪。具有较高价值的小说更容易被导演看中。一些不出名但有一定价值的小说,本不被世人广泛知晓,改编成电影,会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人们对它的了解。要将一部小说改编成电影,首先要熟读这部小说,对其故事情节有准确的把握和理解,一些晦涩难懂的情节更是需要电影创作者用通俗易懂的方式展现给观众。
小说出版之后,会赢得一定的粉丝数量和知名度,在这个基础上再改变成电影,更容易被大众接受。虽然小说和电影是不同的媒体,但是它们的传播目的一样,就是向读者和观众传达艺术审美和思想情感。如果读者和观众能够接受,甚至产生共鸣,毫无疑问,不论是小说还是电影,都是成功的。当代大众的审美要求越来越高,只有深入反映生活和情感的作品才能被大众接受和传播,一些不具有社会意义的小说也是没有改编价值的,就算被改编了,也不会被大众接受,经受不起时间和历史的检验。因此,在对文学作品进行电影改编时,一定要选择有较高价值的作品[10]。
小说饱含了作者对客观世界的理解和诠释,而读者阅读该小说的过程就是其认识作者观点的过程,读者如果和作者的三观相近,就很容易和作者产生共鸣。但是每个读者的成长过程、社会阅历不一样,年龄也不相同,对于世界的认知就会不同,因此某一部文学作品很难被所有大众接受。然而电影将这一切用影像的形式直观呈现给观众,再加上人物语言和音乐辅助,这样,电影比文字作品更加吸引人。
电影的核心就是故事,这也是电影吸引观众的重要原因。电影用音像作为故事的表达方式,观众是通过听觉和视觉来接收的。小说内容不是靠听觉来传递的,只是靠读者阅读文字来领悟人物性格和关系,作者将其自身的思索和精神寄托通过文字来阐释。这些不足与缺陷在电影中得到了弥补。看电影时,观众可以以一种全新的视角来欣赏这些经过排列组合的画面,通过这种方式,观众可以得到更具体、更清晰的信息。电影将抽象的文字叙述变为具体可感的音像呈现,让观众感到身临其境、置身于人物角色之中[11]。
任何故事的创建都离不开真实世界。小说即便有很大的虚拟性,也离不开现实相关性。电影在对其改编的过程中要尽量建造起一个能够被观众所感知和理解的世界,这对于观众了解故事内容是有很大帮助的。一部优秀的电影改编作品是能够通过小说建立起来的情感线与观众产生共鸣的。将文字形式转化为图像形式使得观众不需要进行理性思考,只要跟随影片中人物的行为观看就行了,能够轻松地了解故事情节,这为一些文化程度比较低,或者是对文字的理解能力较弱的读者提供了新的途径,从这个意义上说,电影的出现具有积极的意义。
四、结语
类似于《傲慢与偏见》这样的经典小说均具有生动感人、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容易引起读者的兴趣。经典小说的内容往往囊括了一个时代,人物关系错综复杂,故事线索多头并进,将读者深深吸引。电影更直观易懂,但是少了一些小说表达的神韵。二者对受众的要求也不一样:读者往往要知识较为渊博,而世人皆可为观众。同时,电影有时间限制,不得不剪掉小说中的部分故事情节,显得过于紧凑。2005年翻拍的《傲慢与偏见》对于情节的删减是很值得后来的电影创作者学习的——它虽然对原著情节做出了很大的删减和改动,但是并没有影响影片的故事情节发展和作者想要表达的爱情、婚姻价值[12]。将洋洋洒洒的长篇小说浓缩成几个小时的影像,确实有一定的难度。《傲慢与偏见》在这方面做得很好,具有很大的参考价值。在短短的几个小时之内,将人物之间的矛盾和男女主人公思想的转变自然展现,而没有显得很局促,是这部电影给后来的电影制作者们最好的礼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