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初中物理探究式教学应注重的几个方面

2018-02-25

新课程(中学) 2018年7期
关键词:灯泡探究性创设

刘 彪

(重庆市荣昌区仁义镇保安初级中学,重庆)

初中物理令学生头疼的是探究实验,分值重又容易丢分,答题时茫茫然,易失去方向,答题不准确,不全面。究其原因,是教师在教学中很少甚至没有让学生参与探究实验,对于实验结论只能被动接受,而没有深刻理解。学生在运用实验结论时思维固定不能变通、扩散和联想,导致答题出现偏差。探究式教学进入课堂,势在必行。下面,我简单谈谈初中物理探究式教学应注重的几个方面:

一、善创问题情境

学生的探究欲望往往是从问题开始的。教师如果能善创问题情境,激发学生求知欲望,再循循善诱,将收到奇效。

(一)用实验创设问题情境

实验是获取知识、验证猜想、提高实验能力的重要途径,也是呈现问题情境的极佳方式。根据物理学科的特点,教师可用直观、生动的实验来创设问题情境。例如:在学习浮力时,把塑料放入水中最后会漂浮,把鸡蛋放入水中最后会下沉到水底,向水中加盐鸡蛋会悬浮,再加盐会漂浮。又如在探究导体和绝缘体相互转化时,我用自制教具演示:把两个“220V 25W”的灯泡串联接在220V电源上,两灯泡都发光,说明电路是通路。接着取下其中一个换上另一个灯丝断了的灯泡(敲碎灯泡壁并剪断玻璃内的铜丝),发现剩下的好灯泡不亮。而当把玻璃加热到炽热状态,奇迹出现——剩下的好灯泡竟然亮了。伴随着新奇的实验现象,各种问题在学生头脑中闪现出来,学生通过比较、联想,很快得出了答案。

(二)用环境创设问题情境

物理来源于生活。如果用生活环境创设问题情境,问题将更生动贴切,学生思维也将更灵动,课堂更鲜活。例如:在学习串联并联时,启发学生观察教室中的开关、用电器,用为什么控制电灯的开关只能控制电灯而不能控制电扇,为什么电灯和电扇既能单独使用也能同时使用来创设问题情境。在学习液化时,夏天用冰冻葡萄、冰冻饮料罐壁会“出汗”,冬天用人说话时会吐“白汽”来创设问题情境。如果当天有雾,课前可让学生步入其中,用心感受,课中呈现问题——雾是怎样形成的呢?

(三)用多媒体创设问题情境

多媒体可以使课堂形象化、趣味化,大大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例如:在学习光现象时,学生对光的反射、光的折射、光的色散和海市蜃楼等一系列物理现象缺乏感知,不能形成有效问题。教师可先用多媒体逐一展示上述问题情境,启发学生在问题情境中产生疑问、讨论交流,然后再用演示实验或仿真实验加以演示解释。特别是教师在演示实验电路连接时,学生不易观察,就可以用多媒体仿真实验来演示,既直观又提趣。结果,教师一线一问,学生一答一对,分组实验时一连一准。

二、注重实践参与,强化主体作用

实践是探究的核心环节,学生做好课堂实验则是关键。当下,“包办式”教风盛行,一切疑难杂症,教师口到病除,负责到底。学生犹如一个旁观者,严重缺乏实践参与,实验能力低下。探究性学习就是要让学生动起来,去亲身体验;思维活起来,自主去摸索、突破、创新。如在讲“功”时,我让学生通过拉桌子来探究影响功大小的因素。实验过程如下:第1次,把桌子匀速拉1m,第2次把同一桌子匀速拉2m,第3次在桌子上放5块砖,再把桌子匀速拉1m,提醒他用心体会这3次做的功,然后告诉全体同学影响功大小的因素可能是什么。只有将学生变“观众”为“演员”,真正参与到实践中去,才能充分发挥其主体作用,理解知识才会深刻,运用知识解决问题时才会灵活自如。

三、抓住问题的关键点,提高探究实效性

问题既是知识的切入点,又是思维的发散点。学生在探究过程中难免会遇到一些突发性、偶然性问题。一笔带过,探究毫无意义;盲目探究,又容易偏离正确方向。此时教师应帮助学生抓住问题的关键点,引导他们全方位、多角度深入探究,抓住重点,突破难点,连点成网,结网成面,构建系统化知识网络,从而提高探究的实效性。

四、巧布探究性作业

课堂时间很有限,要切实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教师必须结合实际精心布置课外探究性作业并及时反馈,注意扬优克缺,保证作业的有效性。作业可不拘一格,走出课本,联系实际,形式多样,如:实验探究、分组讨论和创造发明等。探究性作业旨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良好的学习方法、思维方法,同时鼓励学生求异创新,提高独立分析问题的能力,达到以适当的训练实现知、情、意、行统一的目的。

探究式教学给课堂注入了活水,对优化课堂教学,促进学生均衡发展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可谓是素质教育的一个典范。教师唯有变包办为探究,学生才能充分发挥主体作用,最大限度去获取知识、发展能力。

猜你喜欢

灯泡探究性创设
灯泡创意秀
探究性学习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探究性学习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浅析初中化学探究性实验教学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创设情境 提高效率
点亮小灯泡
点亮小灯泡
灯泡创意展
“教、学、评”一体化视域下问题串创设的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