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近六年建安诗歌研究述评

2018-02-25李天琪

关键词:宴饮建安曹丕

李天琪

(阜阳师范学院 文学院,安徽 阜阳 236037)

建安时代,“三曹”“七子”并世而出,开创了中国诗歌新格局[1]。正如刘勰在《文心雕龙·明诗》中所说:“暨建安之初,五言腾踊,文帝陈思,纵辔以骋节,王徐应刘,望路而争驱;并怜风月,狎池苑,述恩荣,叙酣宴,慷慨以任气,磊落以使才;造怀指事,不求纤密之巧,驱辞逐貌,唯取昭晰之能:此其所同也。”[2]然而,建安时代囊括魏晋南北朝这个颇为特别的历史时期,此时的文学总体上似乎与声势浩大的前汉、后唐难以并提。所以,学界对于建安诗歌的研究在20世纪前成果寥寥。20世纪始这一情况有所改观,建安诗歌的研究逐渐深入,产生了丰富的成果,包括一些研究专著,如2012年出版的钱志熙《中国诗歌通史·魏晋南北朝卷》[3]第一章“建安与魏代前期诗歌”,阐明此期在诗歌史上的重要地位,以“三曹七子的作家研究”为主要版块叙述了建安诗歌的发展过程,并将造成建安诗风的各种历史原因、现实因素、文学背景以及音乐的影响容纳其中。2015年出版的张国伟的《中国诗歌发展史》[4]一书第二卷第三编第二章“诗歌勃兴的建安时期”,分曹氏父子、建安七子、七子以外的诗人三个部分对建安文人及主要诗歌作品进行了分析介绍。总的来说,这两部著作对于我们了解和分析建安诗歌具有参考价值,非常值得我们重视。据笔者粗略统计,这段时间内有关建安诗歌研究的主要论文有六十余篇,其中硕博士研究生成为了中坚力量,创作了37篇学位论文。本文就近六年来建安诗歌的研究状况进行介绍并略作评析。

一、作家作品研究

1.名家研究

近年来的作家研究依然集中于建安名家,热度不减,如曹植、曹操、曹丕、刘祯等。

(1)曹植研究

曹植的诗歌流传至今的有80多首,且成就斐然,后世对其推崇备至,多赞美之词。当今学界对曹植诗歌的研究依然热度不减,并且研究范围颇为广泛。

曹植的诗歌创作对先秦两汉文学是有所继承的,如陈璐的《曹植作品引<诗>研究》[5]一文中曹植诗歌引《诗》共39篇,计45处。并阐明了曹植诗歌引《诗》灵活多变、不拘一格,依诗意而引,纵横所如,故有独造胜境的特点。其次对曹植乐府诗的研究。杨胜勇的《论曹植乐府诗的文人化》[6]一文见解独到,从曹植乐府诗的文人化角度进行了分析和研究。作者对曹植的现存乐府诗进行了考证,从主观和客观两方面对曹植的乐府创作动因进行探究,并梳理了曹植以前的文人乐府创作历程。而且,文章论证了曹植乐府对于促进乐府文人化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另外还有对曹植诗歌其他方面的研究,如曹植诗歌的意象问题,近年来仍然很受关注。周清遐的《曹植诗歌意象研究》[7]一文,认为曹植诗歌包含了非常多的具有深刻含义的意象,并且个人情感色彩浓厚。又如胡晓杰的《从诗歌作品探视曹植政治思想的蜕变》[8]一文,阐明了曹植的诗歌不仅有着突出的艺术成就,且是挖掘其政治思想的有效窗口,在不同的人生阶段其政治思想的蜕变在诗歌作品中都有所表现,等等。

(2)曹操诗歌研究

学界对于曹操诗歌的研究,也是多方面的。张丽锋的《曹操游仙诗之成因及主题》[9]一文,从客观环境、思想观念、情感因素三个方面论述了曹操游仙诗创作的成因,并对游仙诗的整体思想以及主题表达从四个方面进行了分析。李德虎的《曹操诗词的文学解读》[10]一文,从曹操诗歌的内容和风格入手来剖析曹操的诗歌,进而探究其文学价值。于晓栋的《招揽人才的诗歌“求贤令”——曹操〈短歌行〉新解》[11]一文,从政治角度入手,具体阐述了《短歌行》(对酒当歌)是一首对歌形式的诗歌“求贤令”。

(3)曹丕诗歌研究

作为建安时期文学领袖之一,曹丕长期以来都没有受到很大关注。直到近些年来,学者们才对曹丕的文学成就日益关注起来。彭婷婷的《解读曹丕<燕歌行>的意境美》[12]对曹丕最具代表意义的诗作《燕歌行》进行了分析。郭威的《曹丕人格与其文学创作研究》[13]以曹丕人生阶段的划分方式,对其诗歌创作进行了论述,阐明了曹丕每一阶段的人格对其创作所产生了影响。而李鑫的《曹丕诗用典研究》[14],辨别和统计了曹丕诗歌用典诗句和相关用典的出处,分析了曹丕诗用典的背景情况,并讨论了曹丕诗歌的用典技巧。李鑫的文章对曹丕诗歌用典情况条分缕析,这对于曹丕的研究来说颇有价值。

(4)刘桢诗歌研究

刘桢是建安时期非常重要的一位作家,以诗歌著称,他的诗歌成就居于“七子”前茅。然而,学界对他的研究十分薄弱。近年来,随着文献资料的收集与整合,学界对他的研究渐有起色。向金光《刘桢诗歌研究》[15]一文,立足于刘桢生活的建安时期,以建安时期的政治、文化、思想的变化为根本,以诗人的思想性格和人生阅历为基点,研究了刘桢诗歌作品的内容形式与风格特征。而且,作者探求继承和发展刘桢诗风特点的后世作品,有利于更加系统全面地认识刘桢其人和他的诗歌创作。林丹霞的《刘桢诗歌研究》[16]一文,以刘桢诗歌为研究对象,详细论述了刘桢诗歌的类别、艺术特点以及在中国诗歌史上的典范意义。这些文章丰富了刘桢诗歌的研究成果,使学者可以更加系统地了解刘桢的诗歌创作以及他的诗歌价值意义。

2.群体、地域诗歌的研究

关于诗群的研究,主要集中于“三曹”和“建安七子”。李志慧的硕士论文《三曹诗歌用典艺术研究》[17],立足于三曹诗歌的用典情况,分别探究了三曹的诗歌创作特点及其融于作品中的情感表现,并提出三曹诗歌的用典现象之间具有继承与发展的特征出现。其他如王萍的《论“三曹”诗歌的艺术差异》[18]、张悦的《三曹诗品之我见》[19]等论文都对曹氏父子的诗歌做了比较与分析。王亚轩的硕士论文《建安七子诗歌研究》从诗歌入手,通过对汉魏诗歌的异同之比较、后世接受视域中的建安七子诗歌研究以及建安七子乐府诗歌的研究,对建安时期慷慨悲凉的诗风进行探索,以点入面分析建安“慷慨悲凉”诗风的形成原因以及建安七子思想的深层内涵。建安七子不但是建安时代纷繁多姿的文学实践中的重要参与者,且在建安文学这个大背景下,他们作为个体也呈现出不同的面貌和风格。另外,关于地域诗歌的研究,如于海峰的博士论文《汉魏晋南北朝边塞乐府诗研究》[20],从地域视角对边塞乐府诗的创作进行了论证。作者提出边塞乐府在承前启后的建安时期渐渐显露其对音乐性和徒诗化的融合,论证了此一时代边塞乐府诗以旧题写时事的文人乐府诗创作方法得到了确立,而且还将乐府诗的表现范围拓展扩大。于海峰的这篇博士论文继承了前期建安诗歌的研究视角,观点鲜明,持论平稳。

3.诗歌比较研究

近年来,建安诗歌比较研究主要在于曹植诗歌与他人诗歌的比较研究。如汪春泓的《在汉代诗学背景下看曹丕、曹植诗歌之比较》[21]一文,作者以“诗言志”来表现曹植诗歌特征,用“诗抒情”来表现曹丕诗歌特征,并通过对比研究阐明了曹丕、曹植对于诗歌的发展所起到的积极作用。从曹植与“建安七子”的诗歌比较的相关文章看,主要有钱刚《曹植、阮籍诗歌比较》[22]和吴珉煜《阮籍、曹植抒怀诗比较研究》[23]。钱刚的硕士论文以曹植所有的诗歌为研究对象,范围选择较广。他从诗歌创作背景、诗歌创作思想、诗歌创作艺术等方面比较分析了两位诗人的共性和特性。吴珉煜的研究对象较为细致,作者选择了阮、曹二人诗歌中的抒怀诗歌进行研究,深度探讨了二人诗歌作品的精髓,加深了对抒怀诗的剖析。王津的《阮籍诗歌与曹植<杂诗>六首》[24]一文,从视角转换、突转结构、矛盾冲突、化骚入诗四个方面阐释曹植的《杂诗》六首对阮籍《咏怀诗》创作的影响。

二、接受影响研究

后世接受史的研究是建安诗歌研究的主要分析角度和重点之一。郑虹霓的《从南朝模拟诗作看其对建安游宴文化之接受——以谢灵运、江淹诗作为例》一文,从文本对读的角度入手,从南朝模拟诗作中的典型作品探究一下他们对建安游宴文化之接受。[25]王津的《唐前曹植接受史》[26]一文对唐以前的曹植接受史进行考察分析,包括曹魏当代、两晋、南北朝以及江淹等重要文人对曹植及其作品的接受,表现出接受过程曲折、接受形态复杂的特点。祖秋阳的《曹操诗歌唐前接受研究》[27]从曹操诗歌对后世影响的角度出发,纵向考察在不同时间段读者对曹操诗歌接受方式、批评家对曹操诗歌的认知、文学家对曹操诗歌的理解等探究曹操其人其作的接受情况,横向梳理曹操诗歌在同一时代的接受特点,在历史的链条上从读者的角度考察曹操的诗歌,更全面地了解曹操诗歌的发展轨迹以及曹操的诗史地位。胡慧聪的《试论“初唐四杰”对建安风骨之承袭》[28]一文,论证了“初唐四杰”正是在对建安风骨的接受与继承中,指明了唐诗发展的正确方向,夯实了盛唐气象的根基。

三、诗歌体式研究

建安时期文学开始呈现出前所未有的、极具个性的文学创造力。从诗歌体式发展来看,四言诗似有起色,五言古诗迎来了发展高潮。

毕林林的硕士论文《建安诗坛“五言腾踊”现象研究》,论述了建安时期的五言诗具有丰富的思想内容和深刻的内涵,促使了建安风骨的产生,为后代诗歌创作树立了典范,备受后人推崇。从诗体、风格和创作的角度来分析建安五言诗对后世诗歌发展的影响。这有助于我们进一步了解建安文学,掌握建安时期“五言踊跃”这一现象。

郭乐的《魏晋四言诗探究》[29]一文梳理了魏晋四言诗的演化,并且论述了最古老的四言诗体,在建安时期也被赋予了短暂的新生。四言诗歌在走向衰落以后,却得到了曹操等建安诗人的青睐,使其境界较以前更为扩大。董梁的《曹魏四言诗的经典化》[30]一文相对于上文来说,研究范围更加细化,通过对历代涉及曹魏四言诗的文本资料进行研究,阐释其经典化历程,来全面展示曹魏四言诗在中国古代诗歌史上的经典地位。

四、诗歌题材研究

首先是对赠答诗的研究。王亚萍的《论建安赠答诗的新变及意义》[31]一文,认为建安赠别诗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并且其在内容上产生了新变,此时的赠答诗“不再专注于礼尚往来政治外交性质的赠言以及劝勉友人性质的箴言”[32],而是在叙友别离的赠诗中包含了赠者的种种情感,对后世产生典范意义。另有白杨青的《魏晋赠答诗与士人的精神世界》[33]一文,也论证了与前代或极具政治色彩、或寄托爱情的赠答诗相比较,建安诸子笔下的赠答诗真正地为这种题材的诗歌开拓了境界与格局。

此外还有对宴饮诗的研究。建安时期宴饮诗有43首,无论是内容还是空间上都有很大的开拓,具有很大的研究价值。近年来不少学者将视角放在了宴饮诗的研究上,从而使得宴饮诗的研究有所进展。王晓轩的《魏晋宴饮诗研究》[34]一文论说了宴饮诗的起源,分曹魏和两晋两个阶段论证了文人集团与宴饮诗的创作,并阐述了魏晋宴饮诗的总体特征与流变。王丹的《魏晋宴饮诗文献研究》[35]对魏晋宴饮诗文献做了整理与研究,探索了魏晋宴饮诗文献资料的全貌,论说了魏晋宴饮诗整体发展情况,论证了魏晋宴饮诗的重要地位。

五、诗风嬗变研究

王伟珍《论“汉音魏响”——以建安诗坛为中心》[36]一文以建安诗坛为主要关注对象,通过对三曹以及七子诗歌创作进行“汉音”“魏响”的划分来阐释汉魏的文学嬗变。文章从整体上,将曹操的诗歌归于“汉音”,曹丕和建安七子的诗歌划为“汉音魏响”的过渡,将曹植的诗歌归为“魏响”。在微观上,从作家诗歌创作的风格、艺术、审美三个角度又将不同时期、不同环境下诗人创作的诗歌划分为“汉音”和“魏响”两大类。最后,作者从全局观的角度分析“汉音魏响”视野下建安诗坛所呈现的“文学自觉”现象。胡油油的《邺下诗风的转变研究》中,作者论证了“邺下诗歌表现出明显的群体性特征,它规定、限制了诗歌的创作形式与表现内容,群体性诗歌创作环境中诗歌创作的个体性也不断增强,诗歌的抒情本质及审美特征逐渐成为文人的自觉追求并得到日益成熟的艺术表现”[37],加深了学界对邺下诗风的理解,拓宽了研究新视域。

总的来说,近六年来学界对建安诗歌的研究已经走向了更加深广的领域,与对中国文学的研究总趋势是一致的,并取得了颇为丰富的成果。研究力量的不断扩大,研究视角与时俱进,研究范围越来越广,并且出现了比较完善的研究专著。在回顾与总结这些成果的同时,我们还应该注意到目前有关建安诗歌研究所带来的一些思考与启示:其一,选题、立论等方面可以运用新的视角,以避免单一重复,也可增加文章的新鲜感。其二,相对于对曹氏父子的研究,学界对建安七子的研究以及七子以外其他作家的研究仍然稍显沉寂,与七子在文坛上所占据的地位不相称,除此之外,对建安七子的整体研究关注不够。其三,要充分利用已经考证的成果,来支持文章的创作。而且,在写作过程中要有理有据,用实证考据来支持论点。如此一来,对于建安诗歌的研究才能更加强劲的向纵深处行进。

猜你喜欢

宴饮建安曹丕
曹丕组织“驴叫葬礼”
建安区
《红楼梦》宴饮描写中礼制与人情的二元共生关系探析
“可惜并州刘越石,不教横槊建安中”谫识——从不合时宜楔入
给曹丕的建议
曹丕:武功比文采更好
酒中日月
曹丕的击剑比赛记载
在不幸的婚姻里抱团取暖
《诗经》宴饮诗中的民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