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语文教学中的“文本观”
2018-02-25
(哈尔滨市南岗区和兴路121号中实学校 黑龙江哈尔滨 150000)
上个世纪90年代末,语文界迎来了直至今天的新课程改革,如今已经走过20个春秋。在新时期的教育背景下,面对着不同时期的教育教学的主体,在不同的阶段有不同的目标与任务,教师思想转变着、角色转变着……语文的性质也再次被定义即“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教学模式与形式与以往传统的相比有着质的变化,要“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要以人为本。时至今日,在日常的语文常规教学中,早已褪尽了浮华,从天马行空到尘埃落定。语文课就要用语文的方法来讲,就要以文本为依托,以语言为基础,不断地品味语言,挖掘语言内部的“道”与“情感”等。教学时,要引导学生反复地揣摩语言,提高学生对语言的感受力,训练学生的思维。在品析语言的同时,一定不要断章取义,要有整体观,一篇文章是一个艺术整体,所以,在品鉴语言的时候,一定不要忘了文章的整体,不要忘了作者,他是始终存在的,也不要忘了读者,在教学中读者就是教师和学生。按照学生的实际认知水平和不同的需求,来设置有关问题。
在这里笔者重点说的“文本观”一个重要的问题就是语文教学中的语言学习与训练。譬如,一首律诗,如果是一课时,40分钟的一节课,如果背景及作者的介绍占了20分钟或以上,那么诗歌语言的鉴赏环节时间就少了,这也就是本末倒置了。普通高中新课程语文教材(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7年3月第2版 2017年9月第14次印刷)必修三第二单元第5课《杜甫诗三首》中杜甫的《登高》这首诗,杨伦称赞此诗为“杜集七言律诗第一”(《杜诗镜铨》),胡应麟《诗薮》更推重此诗精光万丈,是古今七言律诗之冠。在教学时,由这个层面讲到了知人论世,接着就会讲到了杜甫,如果把诗人一生的经历与重要诗作都介绍完了,恐怕一节课就过去了,这一节课的教学目标已经发生了变化,学生真正需要的这一课是《登高》的诗作本身,怎么就杜集七言律诗第一,古今七言律诗之冠了呢?所以,讲读诗歌、品鉴语言才是本课的重中之重,也是学生学习的重点。从语言入手,涵咏语言并触摸到语言背后的东西,从整体到局部,再从局部到整体,深入浅出地领略诗人以天下为己任的博大胸怀、出神入化的艺术笔力以及能把国运之多舛和个人际遇的苦难、壮志的未酬交织在了一起,这些都是分析语言之后所获得的知识与体验。在讲这首诗时,按照这一课的实际,既然是“古今七律第一”,恐怕“音律”“对仗”的知识,还是要讲的。
上面已经提到了“课的实际”,实际上这就是我所说的“文本观”的第二个层面,一定要立足于每一课最突出的特点和最重要的一面,这实际上是挖掘教材的功夫。在新时期的教育背景下,有一句非常时髦的话就是“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实际上这句话强调的是交给学生解读文章的方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方法,是学生在课堂学习的过程中使思维得到训练,对语言的感受力得以提升,而不只是每一课具体的知识,关键是各种能力的培养。所以,这句话并不是说每一篇具体的课文就不重要了。相反,把每一课最重要的东西研究明白了,在按照学生的实际需要,通过老师的指导,学生自己去学,形成能力。我想,这才是“用教材教”最终要达到的目的。譬如普通高中新课程语文教材(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7年3月第2版 2017年9月第14次印刷)必修三第三单元第9课《劝学》,这一课的思想价值、文化价值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核心素养的培养是非常重要的,尤其在学习方面的探讨可以说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如果只停留在这一层面确实是不够的。这一篇文章千百年来为人们所传诵,最重要的原因就是文章里使用了大量鲜活生动的比喻,并用比喻来说理,而且运用自如。所以在教读这篇文章时如果不指导学生文章是怎样使用比喻论证来说理的,说了什么理,而主要是从文言知识层面去引导,不免有失偏颇了。所以,必须要立足文本,吃透文本,即从微观出发,也得进行宏观思考。
语文教学中的“文本观”所涉及的还有一个问题,那就是教学方法与教学技术手段层面上的了,总之,一句话,用语文的方法教语文。笔者还清晰地记得上初中时候的语文课,语文老师采用的是前苏联的教学模式“读课文——分段——中心思想——写作特点”,基本上很少涉及到文章的语言,缺少了对文本的反复推敲与探究。即便是对文章的分析,也是重思想,轻语言,把语文课上成政治课,文章没怎么讲,学生们没怎么动脑思考,却得到了很多概念化的词语,不管什么内容、体例的文章,都用概念化的词语去套。令人遗憾的是,古今中外一篇篇脍炙人口的文学作品,承载着那么多本该鲜活的生命,那么多至圣先贤对宇宙、社会、人生的思考与探寻等,全被公式化的教学模式给抹杀掉了。譬如文学作品中有了人物,也就有了形象,有了形象也就有了生命力,所以我们在解读文章时,一定要注意到这一点,亦即把人物形象的分析作为教学中的一个重点,通过涵咏语言,还原人物的本原形象,一个特定时期特定背景下的人,活生生的人。另外,作者为什么要塑造这一形象,怎样塑造的,寄寓了作者怎样的情感和人生理想,这才是语文课的范畴。更为重要的是怎样把这些知识呈现给学生,这就涉及语文教学中的技术与手段的层面上了。是不是老师在上课的时候把自己所有的想法全都灌给学生,还是通过老师的“导”让学生自己去发现呢?笔者认为学生学习内驱力的形成关键在于发现的乐趣和获得学习成功的乐趣。在这个主导教学和学习方式的引导下,能否上好一堂语文课的关键在于“听”、“说”、“读”“写”四大能力,学生是否得到提高?“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以及核心素养,学生是否得以生成?形象思维,逻辑思维,创新思维是否得到训练?创造能力是否得到培养? “科学、民主、生态”式的高效课堂是否得以构建?实际上,所有这些目标的实现,在语文课堂上,都离不开对语言的字斟句酌,离不开咬文嚼字,这才是语文课中最基础的也是最重要的,离开了语言,字、词、句等谈思想、析形象、欣赏美、挖掘其现实意义等等全都是空中楼阁,这样就偏离了语文的轨道,走向政治的范畴了。所以从语言本身入手,深入浅出,最终还回到语言,完成了“文以载道”的过程,就是语文课程中最好的技术手段之一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