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打造高校课堂
2018-02-25马学良
马学良
(海伦一中 黑龙江海伦 152300)
习总书记的重要思想引着我们前进,督促我们要立足根本,发挥特长,每个人都需要为祖国的繁荣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虽然每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但是如果每个人都做到了,试问国家富强,全民小康怎么能做不到。这就给我们作为教师的提出更严峻的考验,师者传道,授业,解惑者,作为当代的教师是否就是只是这样就可以呢,面对知识繁杂,学生困惑,以至于就业困难的情况下,我们是不是应该转变思维,不能只让学生学习书本跳进题海,而是让他们解放出来,做学习的主人,充分发挥他们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只要让他知道你未来世界的创造者,这样他们就一定能做的更好。
2008年开始黑龙江省实施了新课程改革,新课改着重提出:教师应该鼓励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为学生提供从事数学学习的良好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和创新设计的过程中真正地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掌握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提高自身的数学素质。如何在新课改下教学改革的关键在于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实行以学生为主题教师为辅助的方式,建立新型的师生互动关系,那么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的任务将落在教师身上。为了完成这一任务,作为数学教师的我们必须进行自身角色的转变,以完成这一历史的任务。
一、 教师思想上的转变
自古以来教师就是扮演“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的角色,这一古训根深蒂固的影响了教师的思想,制约了教育发展的步伐,一直以来,数学教育强调的是知识的传授和技能的训练,强调的是学习成绩,分分学生的命根。学生基本上是听讲、模仿和记忆,在当今新课改下,要求给学生提供更多的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机会,从而能更准确的理解数学知识技能、思想和方法,所以,我们数学教师要转变以往只是教师讲,学生听,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传统教学方法,努力实现由知识的传授者到学生学习的导向员、合作者的转变。由原来教学中,以老师为中心、主导的教学方式向以学生为中心,合作交流的新型教学模式转变。老师应放下老师的身份和地位,尊重学生的人格,尊重学生的权利,转变成学生学习“共同体”的一员,以平等的心态关怀学生的成长。
二、教师知识上的转变
新课程改革对于数学知识体系有了很大改变,以模块形式进行教学,新增加了很多内容如算法与程序框图、概率、坐标系与参数方程等,同时,授课顺序和方式、内容与以往也有了较大改变,这必然要求我们数学教师认真学习新课标,专研新课标,努力领会新课程的理念,准确把握新课程标准的精髓,增加自己的知识储备,更新自己以往所任教的内容,分析好各个模块之间的联系与区别,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和顺序。各个模块之间的联系,模块之间知识点的相互融合等等。
三、教师能力上的转变
新课程改革无论对老师和学生都是一个严峻的挑战,所以,我们必须加强自身素质,以应对新课改。
首先对教师而言,要提高业务修养才能更好的适应新课改,转变以往“一言堂”的授课形式,这就要求我们数学教师能真正理解新课改的理念,并把它落到实处,所以我们要做到:
1.深入细致的研究教材,把握好教材的体系和内容;理解各章节的重点和难点,精讲、细讲,不做无用功,把大部分的时间还给学生,紧跟新课改的理论要求,真正达到新课改的真正目地。
2.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和课堂组织教学的能力,新课程改革后,教材内容增加的比较多,这要求教师要在有限的时间内能准确、合理的传授知识,课堂紧凑而不慌乱,内容丰富而不闲散,让每个学生都能融入其中,积极、自觉的学习。从而达到能吃饱,能吃好的境界。
3.增加运用先进教学手段的能力,现在计算机已经成为大家必不可少的学习工具了,做一个好的课件需要很好的计算机知识。所以,我们教师要加强这方面的学习,能让这一先进教学手段更好的为课堂服好务。
四、学生思想上的转变
学生刚进入高中,一切还处于懵懂的状态,很多初中的学习方法并不能全部搬到高中来,还需要老师来引导,高中的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需要一段时间养成,需要在学习文化课的同时逐渐的摸索高中学习的方法和技巧,从而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使自己在以后的学习和生活中能应对突如其来的困难和更好的发挥自己的特长,这样的话学的不累也不苦,让自己快乐健康的学习。充分体会到学习的乐趣。高中科目繁多,这无疑对学生的学习能力提出了更高更好的要求,初高中的学习方法有很多差异,所以,需要提高学生的运算能力、空间想象能力、逻辑推理的能力和独立分析能力和自主创新的能力。
总之,为了适应新课改,无论教师还是学生都需要改变以往的一些学习习惯、固有思想,以新课改的思想做基础,结合本校的实际情况,因材施教,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从题海中走出来,让教师跳进题海,逐渐养成学生的各种习惯,从而形成不能成为学习的奴隶,让学生充分理解他们是知识的传承者和发扬者。以新课标为准绳,以学情为依据,从而达到新课程改革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