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联动机制的实证分析

2018-02-25张安淇李元旭

统计与决策 2018年24期
关键词: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冲击

张安淇,李元旭

(复旦大学 管理学院,上海 200433)

0 引言

当今世界已经呈现出全球化、一体化和快速发展的特点,经济形式和经济手段愈加鲜明化,越来越多的国家采用了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作为宏观经济发展调控的手段,对于治理现有竞争市场经济、促进经济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1]。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虽然都是国家的宏观手段,但是这两种政策依旧存在着领域不同、对象不同、作用不同、调控不同等明显的差异,导致了这两项政策发挥的作用也不尽相同[2]。其中,货币政策对于经济的总量调控作用更为显著,而财政政策对于经济结构调控的作用则更为显著。通常情况下,经济萧条时,财政政策的作用更为显著。经济过热,需要紧缩时,货币政策工具更为有效。即:当经济处于萧条时,通过扩张政策实现调节;当经济处于过热阶段时,通过紧缩政策实现调节[3];当经济处于温和阶段时,财政和货币政策通过相反的策略实现调节。由于二者之间存在的差距,因此通过两种政策相互配合,来调控宏观经济。为实现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合理搭配,本文对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联动性进行研究[4]。

1 相关理论

1.1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

财政政策的主要目标不仅包括实现经济增长、增加就业、减轻经济波动和预防通货膨胀,同时还涵盖实现对宏观经济活动的控制[5]。其主要是通过政府支出、借债和税收的控制来实现的。

货币政策是通过对货币的供应量和利率的调节,实现对投资和整个经济形式的影响,以实现影响整个社会最终支出及总需求的状况,进而实现经济总体形式影响的需求。

1.2 搭配形式

当经济形势处于低谷期时,当前的投资不足、需求短缺,经济增长的程度低于就业的需求,此时,通过采用扩张策略、降低利率、促进投资增长来刺激经济复苏[6]。

当经济形势萧条但消费或投资仍然缓慢增长时,通过采用扩张型的财政政策与紧缩型的货币政策组合,使利率水平得到提高,及时防范通货的风险。

当经济形势通货膨胀且经济增长速度具有增长潜力时,通过采用紧缩性的财政政策与扩张型的货币政策组合实现财政风险的规避,维系财政的稳健运行。

当经济形势处于膨胀期时,当前投资和需求过多,物价大幅增长,此时,通过采用紧缩政策、提高利率水平、抑制投资需求来使经济的增速回到正常水平。

1.3 调控作用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联动形式大致分为两种:一种是财政政策部门和货币政策部门接受约束的主体完全不同[7];另一种是财政政策部门和货币政策部门接受约束的主体是一致的。前者是二者在考虑自身利益和社会利益的前提下,做出的博弈行为。后者则是在一致的经济理论、经济状况和政策目标的前提下,通过政策层面上的配合,实现问题的解决和调控。

1.4 DSGE模型及其相关理论

DSGE模型又称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具有一般均衡的思想,通过一种结构化的方法来研究经济波动的程度,是一个分析宏观经济强有力的工具,具有特征性、前瞻性、动态性、随机性和一般均衡性的特点。对于分析需求、供给或者政策冲击对经济波动的影响具有积极作用[8],目前已经成为宏观经济政策分析的主要模型工具。本文建立在DSGE模型的基础上,通过设定不同的相关因素的影响分析,为宏观经济政策的实证研究提供方式方法。本文引入了人均消费、调整资本成本、价格的粘性、垄断产品市场的竞争等因素,进行模型的应用与研究。

和DSGE模型相关的理论包括实际经济周期的理论和新凯恩斯理论下DSGE模型两种形式。本文在凯恩斯理论这个宏观角度的基础上实现对经济波动问题的研究和解决的,也就是基于深度习惯下的新凯恩斯理论的DSGE模型的设置。是通过区分刺激机制和传播机制,自身带有行为人的框架,主体在发展过程中,不会受到信息不对称的影响,在承认宏观经济学理论需求和微观经济学理论的基础上,利用政策工具做出被动的内生响应以实现的,自身具有反事实研究的特性[9]。并具有两个假设:一是厂商生产商品的价格是给定的,即商品市场是非完全的市场[10];二是一部分的价格的调整是在接收到信号的前提下实现,在未有信号的情况下价格保持不变。本文的研究就是在这两种假设下实现的,其中,后一种假设就是本文涉及到的因素之一:价格的粘性。本文通过对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之间存在的冲击的内生响应作出研究,实现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相互配合的宏观经济效用[11]。

2 DSGE模型分析

2.1 建模准备

为了实现DSGE模型研究过程中的解都是非线性的,本文将DSGE模型研究的条件、方程和资源约束方程定为一阶非线性的。

为了能够得到非线性差分方程组合的显性解,本文在实证分析之前进行泰勒一阶展开线性近似分析[12]。一般情况下,DSGE模型的非线性方程组组合为:

其中,在忽略时间下标的前提下,y和0均为n×1阶向量。s表示的是时间下标。

接下来,存在对数对稳态偏离:

考虑到以上方程式处于稳定状态时,即A( )y,y=0 ,可以简化得到公式:

其中,B

2.2 建模建立

在DSGE模型近似转换得到线性模型之后,可以得到普遍的线性形式:

其中,Fs为期望的运算符,表示的是s期间的信息集合对变量因素的未来值做出的预期值;ys为n×1阶的模型中的内生变量,不只包括前定变量,还包括非前定变量;E为系数矩阵;G为模型的结构参数函数;ε为外生的随机冲击变量。

将内生变量进行改写得到:

其中,y1s为n×1阶的内生前定变量。y2s为n×1阶的内生非前定变量。

2.3 建模求解

本文的求解方法为BK求解法。BK分解法即BLANCHARD&KAHN分解法,其通过将系数矩阵进行约旦分解,并根据特征值个数对结果进行分析。其中,当模型有一个解时,DSGE模型是稳定的;当模型有多个解时,DSGE模型是非稳定的。

BK求解方法的思路如下。

将系数矩阵Eˉ进行分解,并按照特征根绝对值的大小由小到大排列,得到:

Λ为对角矩阵。其中,Λ1为包含的稳定的特征根;Λ2为包含的非稳定的特征根。由此,得到矩阵P和G:

其中,P11对应的是Λ1。其他对应项以此类推即可。

当特征值的个数与非前定变量的个数相同时,线性差分是平稳的,具有唯一的解。得到的公式为:

考虑到非前定变量为Eˉ中非平稳的特征根,则得到方程:

依次叠加,得到:

2.4 参数估计

考虑到DSGE模型为一个庞大的结构化模型,具有参数多、维数高的特点,参数的标准差很难计量。因此,本文采取的参数估计方法为不存在以上问题的贝叶斯算法。贝叶斯算法估计的主体是似然函数。

本文假设方差是不为零且大于零的,且跨越周期的折旧率趋近于1。则存在一组数据集合,通过参数集合对数据集合进行合理的限制。针对观测数据集合由贝叶斯定理可得参数的后验分布:

3 实证分析

3.1 模型设定

假设本文研究的经济中存在的代表性家庭都是同质且无限寿命的。通过拉格朗日函数,得到一阶条件为:

其中,λ为家庭上的拉格朗日的结果;Q为资本的影子价值;T为时间段;v为中性技术冲击;m为最大化其效用的约束条件。

假设本文研究的经济中存在的厂商,其最终产品都是供给家庭、私人和政府购买的。通过最优价格的一阶条件,得到新凯恩斯菲利普曲线为:

其中,θ为边际成本;β为主观贴现因子。

假设本文研究的经济中存在的政府部门,债券、货币和税收是财政的主要收入。得到政府预算约束方程为:

其中,c为政府财政支出;I为货币供应;C为财政的资金额度;O为时间发生节点。

假设本文的财政政策包括可预见和不可预见两种冲击。其中,可预见的冲击和不可预见的4期冲击具体表示为:

3.2 数据处理

本文选定中国经济网络数据库中1998—2016年的数据作为研究对象。选取的观察变量和对应的指标如表1所示。

表1 实际变量与对应指标统计

本文设定研究的贴现因子β的取值为0.98,资本的季节的折旧率为2.5%,年度折旧率为10%,资本份额参数为0.5.价格粘性参数为0.74,中间产品的替代系数为6,厂商的价格的平均加成为1.2。根据模型,得到部分参数的校准值如表2所示。

表2 模型部分参数校验准确值

3.3 实证结果

根据上文,通过DSGE模型分析,经过计算得到结果如下页表3所示。

根据系数大小排列项目指标,由大到小分别为:政府支出对货币供应的冲击、家庭消费惯性、税收对产出、政府对产出、货币供应对政府支出的冲击、税收对债务、税收对债务、政府对债务、货币供应对政府支出的冲击。

根据税收对产出、债务的系数分别是0.5214、0.1268。政府对产出、债务的系数分别是0.3142、0.0258。通过比较二者之间的关系,得到结果为税收工具对政策的内生反应相对更大。

表3 DGSE模型结果分析

根据政府支出对货币供应的冲击为1.4214,税率对货币供应冲击程度为-0.9214。在经济形势为扩张的情况下,财政实行的政策为扩张性政策,实现增加政府的财政支出以及实现减少税收的举措。与此同时,货币供应对政府支出的冲击程度为0.2241,可见在政府扩张性的政策冲击下,货币政策也作出了相应的扩张性政策,且财政政策发挥的作用更大。同样的,当政府做出紧缩性的政策时,货币政策也会采取紧缩性的手段,且货币发挥的作用也相对大。

3.4 验证分析

针对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是否存在联动关系的这一属性,本文设定4期为研究的提前期时,研究模型的边缘数据密度最大。结果如表4所示。

表4 边缘数据密度的结果比较

由表4的结果可知,约束期间内的有联动反应模型的结果为1498.251,而未在约束期间的,没联动反应模型的结果为1474.325。由此可知,模型结果是满足可预见财政提前期为4期的假设,满足研究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联动关系的研究。验证了二者具有联动关系的结果,具有科学性和可行性。

4 总结

本文通过讨论两大政策的联动机制关系,得到了财政政策对货币供应呈现正向冲击响应的同时,货币政策对财政政策也呈现出正向冲击的反应,即在财政政策为扩张性手段时,货币政策采取的手段也为扩张性手段。同样的,在财政政策为紧缩性手段时,货币政策采取的手段也为紧缩性手段。

猜你喜欢

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冲击
预算执行紧缩下的积极财政政策
两次中美货币政策分化的比较及启示
正常的货币政策是令人羡慕的
研判当前货币政策的“变”与“不变”
“猪通胀”下的货币政策难题
下半年促经济稳增长积极财政政策将更加积极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财政政策转型
央行不能逃避责任
奥迪Q5换挡冲击
奥迪A8L换挡冲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