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丹参伍川芎对冠心病患者血液流变学的作用研究

2018-02-24程雷玉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2018年35期
关键词:血液流变学

程雷玉

【摘要】目的 研究冠心病患者采用丹参伍川芎治疗对其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7年6月12日~2018年7月5日收治的冠心病患者48例作为研究对象,采取动态随机分组法将其分为两组,各24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观察组予以丹参伍川芎治疗。观察两组血液流变学、患者满意度。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血沉、纤维蛋白原、红细胞压积、全血黏度、血浆黏度分别为(12.08±1.79)mm/h、(3.19±0.33)g/L、(0.43±0.05)L/L、(4.65±0.37)、(1.61±0.19),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总满意概率(100.00%)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冠心病患者采用丹参伍川芎治疗,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血液流变学指标。

【关键词】冠心病患者;丹参伍川芎;血液流变学

【中图分类号】R259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ISSN.2095-6681.2018.36..02

在心血管疾病中,冠心病是较为常见的一种,发病概率较高,好发于中老年人群,严重影响患者身体健康及生命安全[1],可见血液流变学异常、高固醇血症等特征,在疾病治疗方面,以药物、手术等为主,药物治疗从降压、降脂着手。中医药理论以独特理论广泛应用于疾病治疗中,可取得理想效果。本文旨在分析冠心病患者采用丹参伍川芎治疗对其血液流变学的影响,便于为实际工作奠定理论基础。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6月12日~2018年7月5日收治的冠心病患者48例作为研究对象,采取动态随机分组法将其分为两组,各24例。此次研究经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其中,对照组男15例,女9例,平均年龄(63.14±3.59)岁,平均病程(1.37±0.45)年,11例为稳定型心绞痛,13例为不稳定型心绞痛;观察組男14例,女10例,平均年龄(63.02±3.38)岁,平均病程(1.50±0.37)年,12例为稳定型心绞痛,12例为不稳定型心绞痛。纳入标准:经影像学等检查确诊为冠心病者;已签署知情同意书,积极配合者;病程超过三个月。排除标准:合并严重基础性疾病者;精神异常或沟通障碍者;其他系统或脏器严重疾病者。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根据实际病情予以对症干预,使用钙离子拮抗剂、β受体阻滞剂、硝酸酯类药物等,阿司匹林口服剂量为100 mg/次,1次/d,曲美他嗪20 mg/次,3次/d,单硝酸异山梨酯注射液剂量为40 mg/次,1次/d,静脉注射,将其置于生理盐水中使用,阿托伐他汀20 mg/次,1次/d,治疗时间为两周。

在此基础上,予以观察组丹参伍川芎治疗,选择丹参川芎嗪注射液,1次/d,剂量为10 ml/次,将其置于生理盐水中静脉滴注,连续使用两周。

1.3 实验指标

观察两组血液流变学、患者满意度。患者满意度采取我院自制问卷调查,主要分为三个等级——十分满意、基本满意、不满意,十分满意+基本满意=总满意概率。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1.0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血液流变学指标),计数资料以百分数(%)表示,采用x2检验(患者满意度),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血液流变学对比

两组治疗前血液流变学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沉、纤维蛋白原、红细胞压积、全血黏度、血浆黏度分别为(12.08±1.79)mm/h、(3.19±0.33)g/L、(0.43±0.05)L/L、(4.65±0.37)、(1.61±0.19),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患者满意度对比

观察组总满意概率为100.00%,相比对照组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 论

冠心病作为常见多发疾病,可见血液液体成分逐渐减少,且固体成分不断增多,造成血液黏度升高。此疾病好发于中老年人群,患者血管壁逐渐失去弹性,管腔越来越狭窄,进一步加重血粘度升高程度[2-3],血液流速随之减慢,引发心肌缺氧,出现冠状动脉血栓、心绞痛,故而,研究血液流变学变化情况对冠心病治疗、预后评估等均有重要意义。

本文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丹参伍川芎治疗,丹参活血化瘀效果较强,且具有养血安神、调经止痛等作用,研究表明,此药物存在一定降脂作用,能够有效改善微循环,扩张冠状动脉,通过抑制血小板聚集、降低血黏度,发挥避免脂质过氧化、保护细胞膜的作

用[4-6]。川芎活血行气、祛风止痛,现代研究发现,此药物活性成分主要是四甲基吡嗪,属于活性生物碱,能够降低血管外周阻力,改善冠脉阻力,进一步增加心肌营养学血流量、冠脉流量。此次结果中,两组治疗前血液流变学指标无显著对比价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各项指标均有所改善,其中,观察组血沉、纤维蛋白原、红细胞压积、全血黏度、血浆黏度相比对照组更低,分别为(12.08±1.79)mm/h、(3.19±0.33)g/L、(0.43±0.05)L/L、(4.65±0.37)、(1.61±0.1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总满意概率(100.00%)优于对照组,未出现不满意案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显然,观察组所用方式更具优势,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得到显著改善,这也在很大程度延缓病情发展,保证临床安全。

综上所述,冠心病患者采用丹参伍川芎治疗,临床价值较高,可有效改善血液流变学指标,控制病情发展,值得进一步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 冷玉杰.丹参煎剂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影响[J].吉林中医药,2016,36(3):249-252.

[2] 黄志梅,王思念.复方丹参滴丸对老年冠心病患者血液流变学的影响[J].河南中医,2015,35(8):1794-1796.

[3] 张丽杰.复方丹参滴丸治疗冠心病的疗效及对血液流变学及血脂的影响[J].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2017,12(6):841-843.

[4] 张 敏,张科林.复方丹参滴丸联合曲美他嗪对冠心病合并左心功能不全患者血液流变学影响及疗效观察[J].陕西中医,2016,37(10):1327-1329.

[5] 曹 华.丹参多酚盐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疗效观察及对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影响[J].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2016,30(8):823-825.

[6] 程 涌.丹红注射液对冠心病血液流变学特性的改善作用[J].内蒙古中医药,2015,34(1):7-8.

本文编辑:刘欣悦

猜你喜欢

血液流变学
协定方眩晕停对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患者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舒血宁注射液治疗肺心病高黏血症的效果及对血流变指标变化的影响
探究中西医结合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疗效观察
尿激酶溶栓治疗对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及血液流变学的影响分析
降纤酶在脑梗死急性期治疗过程中对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血浆凝血酶原时间及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不同温度的造影剂粘度对CAG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影响临床观察
丹参多酚酸盐对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血液流变学影响的临床研究
降纤酶与前列地尔脂微球注射液治疗糖尿病足的临床效果对比
血液流变学的测定在胃癌患者诊治中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