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纤酶与前列地尔脂微球注射液治疗糖尿病足的临床效果对比
2015-09-11张春霞
张春霞
[摘要] 目的 对比降纤酶与前列地尔脂微球注射液治疗糖尿病足的临床效果。 方法 选取2012年8月~2013年8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52例糖尿病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按照单双号随机分配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26例。两组患者均接受糖尿病教育、注射胰岛素降低血糖以及糖尿病饮食等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观察组加用前列地尔脂微球注射液进行治疗,对照组加用降纤酶进行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 结果 治疗后,两组足部动脉血流速度较治疗前均有明显改善(P<0.05),且观察组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2.31%,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0.7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与降纤酶相比,采用前列地尔脂微球注射液治疗糖尿病足可以更好地促进患者足部溃疡的愈合,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值得应用与推广。
[关键词] 降纤酶;前列地尔脂微球注射液;糖尿病足;血液流变学
[中图分类号] R587.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5)08(a)-0124-03
糖尿病足是糖尿病患者中很容易出现的一种慢性并发症,主要与患者周围血管的病变以及足部感染等因素有关。据相关调查资料显示,糖尿病患者出现糖尿病足并发症的几率在15%左右[1]。本研究探讨降纤酶与前列地尔脂微球注射液治疗糖尿病足的临床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8月~2013年8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52例糖尿病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符合世界卫生组织针对糖尿病足所制订的诊断标准[2],同时排除存在出血倾向以及严重心力衰竭患者。其中男29例,女23例,年龄38~82岁,平均(58.6±4.5)岁。患者足部溃疡瓦格纳(Wagner)分级为Ⅰ级14例,Ⅱ级19例,Ⅲ级13例,Ⅳ级6例。按照单双号随机分配法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26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以及Wagner分级情况等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两组患者均接受糖尿病教育、注射胰岛素降低血糖以及糖尿病饮食等常规治疗方法。在此基础上,观察组采用前列地尔脂微球注射液(哈药集团生物工程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84565,规格10 μg/瓶)进行治疗,将10 μg前列地尔脂微球注射液加入100 ml 0.9%氯化钠注射液(四川科伦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56626,规格500 ml/瓶)中进行静脉滴注。对照组则采用降纤酶(北京赛升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11022188,规格5 U/瓶)进行治疗,用法:第1天剂量为用10 U,之后降至5 U,加入20 ml生理盐水中静脉滴注,于1 h内滴完。此外还需要对患者足部继续清洗与消毒,并用无菌纱布进行固定,根据实际渗液情况确定换药时间[1-2]。两组的治疗时间均为1个月。
1.3 观察指标与疗效评定
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的血液流变学(包括胫后神经传导速度和足部动脉血流速度),并进行比较。以溃疡面愈合率评价治疗效果:足部的疡愈合率为100%,则为治愈;愈合率超过90%为显效;愈合率超过40%,为有效;低于40%,为无效。总有效=治愈+显效+有效。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 19.0分析和处理研究所得数据,计量资料用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率(%)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足部动脉血流速度的比较
治疗后,两组足部动脉血流速度较治疗前均有明显改善(P<0.05),且观察组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1)。
2.2 两组神经传导速度的比较
治疗前,两组的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CV)、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CV)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观察组胫总神经MCV、胫后神经MCV、胫总神经SCV与胫后神经SCV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表2)。
2.3 两组治疗有效率的比较
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2.31%,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0.7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3)。
3 讨论
糖尿病患者常出现代谢紊乱问题以及炎症和感染,因此会导致糖尿病足的出现,该病症的出现会引发患者的微循环障碍,致使患者血液与细胞组织间的物质交换受到影响,进而引发肢端坏疽以及创面难以愈合等问题[3-4]。糖尿病足是糖尿病患者中很容易出现的一种慢性并发症,主要与患者周围血管的病变以及足部感染等因素有关[5-6]。据相关调查资料的结果,糖尿病患者出现糖尿病足并发症的几率在15%左右。在不少国家中,糖尿病足已经成为导致人们截肢的主要原因[7-8]。因此,该种并发症的出现对患者的生活质量产生严重影响,甚至可能危及患者生命。应定期检测导致糖尿病并发症的危险因素和并发症预警指标,以便及时祛除这些致病因子,早期发现并力争逆转并发症。其中包括血压、体重、腰围,足背动脉搏动和踝动脉/肱动脉收缩压比值,肢体末端痛、温、触觉,眼底检查,心电图和大血管超声,肌电图等;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血脂、尿酸、半胱氨酸、C反应蛋白、凝血酶原时间及活动度、纤维蛋白原、血小板聚集功能等[9];尿微量白蛋白或微量转铁蛋白排泄率。纠正不良生活方式,避免过度精神紧张、控制体重、锻炼、低盐和低脂肪饮食、戒烟、限量饮酒可以预防高血压和减少心、脑血管疾病。研究证实,低热量、低脂肪、较高纤维的饮食可延缓血糖的吸收,减轻对胰岛素分泌的刺激。定期和有规律的活动有助于控制体重,提高胰岛素敏感性,减轻2型糖尿病患者的高胰岛素血症[10]。
糖尿病患者的凝血酶原时间缩短,血小板聚集功能和纤维蛋白原明显高于健康正常人,当合并微血管病变时,反映内皮细胞受损的第Ⅷ因子相关抗原明显增高,但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则仅轻度升高[11-12]。糖尿病患者的血小板功能异常主要表现为血小板容易活化、黏附、聚集和释放介质。由于血小板膜磷脂酶活化的增加,造成了血管内皮的损伤。2型糖尿病患者还常常伴有内源性纤溶酶活性减弱,因此而促发血栓形成和大血管病变[13]。临床常用的抗糖尿病患者体内高凝状态的药物降纤酶是一种丝氨酸蛋白酶单成分制剂,溶血栓非常强,同时可诱发患者内皮细胞释放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这样人体内的纤溶酶原呈纤溶酶就会被激活,血浆纤维蛋白浓度就会降低,引起发挥溶血栓作用,改善微循环[14]。而前列地尔脂微球注射液的主要成分是前列腺素E1,其可以对机体血管平滑肌细胞的钙离子起到抑制作用,机体的血管平滑肌细胞就会因此舒张,从而防止血小板的黏附聚集,以此防止血栓的形成[15]。该药物具有较好的持续性、高效性以及靶向性,可以防止动脉硬化的出现。因此在糖尿病足的治疗过程中,患者的足部溃疡可以获得更好缓解,治疗效果更好。
本次研究采用两种药物治疗糖尿病足以探析治疗效果,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经治疗后,足部动脉血流速度得到明显改善,且治疗后的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前列地尔脂微球注射液在糖尿病足治疗中的应用可以更好地促进患者足部溃疡的愈合,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参考文献]
[1] 任青松.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足98例[J].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2009,15(2):124.
[2] 袁淑君,张庚扬.糖尿病足中西医结合治疗进展[J].继续医学教,2010,21(31):54.
[3] 刘媛越.中西医结合外治法治疗糖尿病足临床体会[J].中国中医急症,2009,17(2):131.
[4] 陈佳丽.糖尿病足的中西医结合防治研究[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10,11(10):44.
[5] 汤晟凌,梁晓美,张国勇.前列地尔注射液的药理作用与临床应用进展[J].中国药房,2012,23(25):2383.
[6] 高玉霞,李宏建,李研.前列地尔注射液致呼吸系统不良反应1例[J].齐鲁药事,2010,29(10):629.
[7] Choi BI,Lee HJ,Han JK,et al.Detection of hypervascular nodular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s:value of triphasic helical CT compared with iodized-oil CT[J].AJR Am J Roen-tgenol,1997,168(1):219-224.
[8] Kemna MJ,Vandergheynst F,Voo S,et al.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 scanning in anti-neutrophil cytoplasmic antibodies-associated vasculitis[J].Medicine(Baltimore),2015,94(20):e747.
[9] Tabit CE,Chung WB,Hamburg NM,et al.Endothelial dysfunction in diabetes mellitus:molecular mechanisms and clinical implications[J].Rev Endocr Metab Disord,2010, 11(1):61-74.
[10] Endemann DH,Schiffrin EL.Endothelial dysfunction[J].J Am Soc Nephrol,2010,15(8):1983-1992.
[11] Izzard AS,Rizzoni D,Agabiti-Rosei E,et al.Small artery structure and hypertension:adaptive changes and target organ damage[J].J Hypertens,2005,23(2):247-250.
[12] Thie A,Fuhlendorf A,Spitzer K,et al.Transcranial Doppler evaluation of common and classic migraine[J].Headache,1990,30(4):209-215.
[13] Nicolls MR,Haskins K,Flores SC.Oxidant stress,immune dysregulation,and vascular function in type Ⅰ diabetes[J].Antioxid Redox Signal,2007,9(7):879-889.
[14] Gokce N,Vita JA,McDonnell M,et al.Effect of medical and surgical weight loss on endothelial vasomotor function in obese patients[J].Am J Cardiol,2005,95(2):266-268.
[15] Lteif AA,Han K,Mather KJ.Obesity,insulin resistance,and the metabolic syndrome:determinants of endothelial dysfunction in whites and blacks[J].Circulation,2005, 112(1):32-38.
(收稿日期:2015-04-29 本文编辑:李秋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