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的研究及对策初探

2018-02-24孙雯

读写算 2018年17期
关键词:法律意识教学情境道德与法治

孙雯

摘 要 初中阶段作为我国素质教育的重要阶段,有助于深化基础教育,为学生日后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道德与法治课程是初中阶段一门重要学科,重在培养学生的人格修养,端正学生的行为品德,强化学生的法律意识。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实施,对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应结合学科特点,制定出合理的教学对策,提升课程教学效果及质量。

关键词 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情境;法律意识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編号:1002-7661(2018)17-0175-01

初中阶段是学生人生阶段的重要转折点,从少年时期迈入到青春时期,心理特征发生了一定的变化,对世界充满了新奇和迷茫,想极力证明自己的与众不同,但是在面对各种新鲜事物的同时,又会使自己陷入到矛盾当中。处于初中阶段的学生心理较为脆弱,当遇到困难和挫折时,心理承受能力较差。因此,在道德与法治课程中,教师需要结合学生的心理特点,有针对性的制定出合理的教学策略。

一、将学生作为教学主体,提升课堂活力

当前,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课程受传统教学思想影响较大,导致教师在开展教学工作时,主要采用满堂灌教学模式,对学生进行理论讲解,空洞的理论学生无法理解知识点。因此,为了提升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效果及质量,教师需要将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体,严格贯彻新课程精神,将教学主体从教师转变为学生,教学形式的选择以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出发点,使课堂更具活力,以便能够取得更为有效的课程教学效果。例如,在《美好集体有我在》一课中,为了实现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建设,教师给学生提供了参与课堂的机会,要求学生结合自己的想法阐述集体的重要性及团结的方法。学生在讨论过程中,教师承担引导者角色,认真聆听学生的想法,并向学生提出善于合作、集体利益、团队精神及共同目标等内容,并结合每一点内容向学生进行举例说明。要求学生大胆说出自己在学习及生活中的团结事件,学生述说的团结事件包括运动会接力比赛、拔河、小组实验活动等,这些事例均与学生的实际生活联系紧密,更有助于激发学生参与课堂学习的兴趣,提升学生的课堂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促进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效果的大大提升。另外,教师还向学生提出:“同学们,在未来的学习和生活中如何与集体共成长”,学生纷纷进行畅所欲言。可见将学生作为教学主体,实现了对学生正确行为及学习观的指导,提升了课堂活力。

二、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开展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时,教师应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避免在教学过程中出现照本宣科的教学形式,需要将教学工作与学生的实际生活建立紧密的联系,防止在空洞的理论灌输下,学生会出现对课程厌倦情况,对课程学习丧失兴趣。为了解决学生的课程学习倦怠感,教师创设学生感兴趣的教学情境具有必要性,使学生能够充满课程学习的兴趣,以积极主动的心态进入到学习中。例如,在《师生之间》一课中,为了增进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情感,教师应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采用幻灯片的形式,制作出“师生情”视频,将教师与学生共同参与的课程及活动制作成幻灯片的形式进行播放,有助于唤起学生的记忆,引发学生的共鸣,使学生深刻的认识到在学习阶段教师一直陪伴在学生左右,并且学生也能够了解到自身在不同时期的变化情况。教师通过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使师生之间的互动更加亲密,课堂教学效率明显提升。

三、教学内容与实际生活相联系,增强学生法律意识

通过对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的特点进行了解可知,该项课程展现出了较强的时代特征,教学内容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紧密相连,课程内容实现了对学生真实生活的提炼。因此,在开展道德与法治教学实践工作过程中,各项教学工作应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相贴近,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需对学生进行引导,强化学生对知识点的进一步了解,使学生在生活中能够完成对知识点的有效利用,促进学生法律意识及普法宣传能力的提升。例如,在《法律在我们身边》一课中,为了引导学生学习法律知识,提升普法宣传能力,教师可采用案例教学法向学生提出问题,如,刘警官在一次普法宣传中,一个老爷爷比较棘手,他说自己的年纪大了,学习法律没有用,老爷爷说自己的孙子还未成年,不需要负法律责任。不仅是社会上的一部分人,大多数初中学生也会产生该种想法。因此,教师应不断的提升学生的法律意识,使学生树立知法守法的主人翁意识。

四、结语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要想提升课堂教学效果及质量,需向着素质教育方向发展,注重对学生基本素养的培养,对道德与法治课程中对学生有益的信息进行深度的挖掘,将课堂教学的主人从教师向学生进行转变,完成对良好教学情境的创设,教学内容与学生的实际生活建立紧密的联系,提升课堂活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法律意识,使学生的内心及思想观念得到升华和提升,为学生日后的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刘莎.针对情景教学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实践研究[J].山西青年,2018(16):144.

[2]张兴顺.体验式教学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中的应用[J].报刊荟萃,2018(07):250.

[3]唐志英.浅析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途径[J].考试周刊,2018(32):147.

[4]张金根.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有效教学策略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7(41):82.

猜你喜欢

法律意识教学情境道德与法治
法治意识融入高中政治课堂教学的策略探究
加强高中生法律意识教育的对策
苏教·中图版《道德与法治》小学低年级教材解读
论提高中学生的法律意识
信息技术下的小学语文高效教学探究
新课程理念下的物理课堂情境教学模式刍议
小议初中英语如何创设教学情境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中小学推出《道德与法治》课程
提高法律意识的实践与探索